返回

冒牌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介绍《檀香刑》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01年,曾引起文学界热议。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内容梗概

    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出来,也凸显了**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作品目录

    第一章眉娘浪语

    第二章赵甲狂言

    第三章小甲傻话

    第四章钱丁恨声

    猪肚部

    第五章斗须

    第六章比脚

    第七章悲歌

    第八章神坛[1]

    第九章杰作

    第十章践约

    第十一章金枪

    第十二章夹缝

    第十三章破城

    豹尾部

    第十四章赵甲道白

    第十五章眉娘诉说

    第十六章孙丙说戏

    第十七章小甲放歌

    第十八章知县绝唱

    大踏步撤退——代后记[2]

    人物介绍

    眉娘,父亲孙丙,丈夫赵小甲,公公赵甲,钱丁的干女儿、情人,卖五香狗肉。

    赵甲,京城刑部大堂的首席刽子手,当差40年,杀人无数,比高密县一年的西瓜产量还多。

    孙丙,眉娘父亲,因家人被德军所杀愤以加入义和团,被抓后施以檀香刑。

    钱丁,县太爷,清廷政府官员。

    赵小甲,杀狗宰猪的屠户,父亲是赵甲。

    钱雄飞,袁世凯身边的军官,钱丁的堂兄弟,因企图刺杀袁氏被凌迟处死。

    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因变法失败被斩首。

    余姥姥,赵甲师父,原刑部大堂首席刽子手。

    慈禧,晚清实际掌权者。

    李莲英,慈禧身边的红人,大太监。

    袁世凯,清朝大臣。

    在《檀香刑》[3]里,每个人都没有能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檀香刑》[4]里的人物,除了赵甲之外都获得了成功人物形象所具有的那种焦灼感,每个人都是进退两难,每个人都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如那段历史,那千年王朝受到坚船利炮攻击时的无所适从一样。如果说,眉娘处于三个爹: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尴尬是普通乡民的感性层次的话,钱丁的命运则是一个在历史选择面前的理性层次,也是最动人心魄的层次。旧式文人入仕之后封妻荫子、飞黄腾达的幻想,作百姓父母官的仕途理想在一个即将土崩瓦解的王朝那里早已没有了存在的根基,而为民请命、青天明断等等在对待外来强权的时候也早已更改了规则。从小说的叙述来看,钱丁的焦灼与其说是来自于情人眉娘的压力,还不如来自于作为知识分子在政治的运筹帷幄之中所显示出来的孱弱和无能。他仍旧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尽管每一次果敢和谨小慎微其实都出于个人仕途的考虑,但他又总是想在个人仕途和为民请命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孙丙守城抗德时候钱丁的单骑赴会是这个天真的书生在政治、权势面前最滑稽的表演,而他最终刺杀孙丙的行为又是这个终于认清世事的一介文士命运悲剧的最高点。

    作为国家律法和皇权的最高象征的赵甲没有任何焦灼感,或者说他作为普通人陷于人情世故中的焦灼感都被他异常强烈的职业意识淹没了。在职业和工具之间,赵甲不可能有清醒的判断,所以他的声音中除了志得意满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杂质。然而,他却与钱丁共同构成了作家批判锋芒的组成部分。如果说钱丁在理想的强大和现实的孱弱中迎来了悲剧结局的话,那赵甲实际上在表面的强大和实际的孱弱中迎来了同样的悲剧。危在旦夕的王朝其律法早已失去了为自己服务的力量而成了敌人的工具,而这个敌人的真正目的正是为了消灭这个王朝。悖论在赵甲那里并不存在,他彻彻底底的工具意识其实是权力的悖论,是一个面临外辱的当权者的悖论。然而,赵甲和钱丁却构成了权力规则的象征,也构成了一部小说批判锋芒的所指对象。在这里看不到上官金童们身上所负载的强烈的隐含作者的表达**,但是却产生了比那种表达更加让人回味无穷、欲说还休的效果。[5]

    点评鉴赏

    在《檀香刑》中,除了阴森可怖的庙堂生命以外,莫言还描绘了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民间生命形态。民间是与庙堂相对立的另一个生存空间。民间生命形态是独立于庙堂主流生命形态外的另一种生命意识形式,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形态土壤中。民间文化形态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概的自由自在。”因此,民间生命形态充满着原始的生命力意识,体现出一种自然、悲壮、强悍的生命美学。小说《檀香刑》中,民间生命形态的承载主体首先是孙丙的富有野性的生命意识,它是民间文化和民间形式的化身。戏子孙丙是茂腔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代言人和集大成者,一生演戏三十余载,最后达到戏我合一的境界,孙丙和茂腔融为一体,茂腔就是孙丙的生命形态的表现。如眉娘所说,“爹,你唱了半辈子戏,扮演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这一次,您笃定了自己要进戏,演戏演戏,演到最后自己也成了戏。孙丙的整个生命过程在他自身看来就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