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恶心你们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算苛亥,似乎孟觉晓没有找他算过去墙头草的那笔帐。

    可越是这样,高进心里越害怕。孟觉晓是给了期限的。九月初必须正是开工,腊月十五之前必须完工。孟觉晓还强调,任何人敢在工程上动手脚,被抓到了一律严惩。不能按期保证质量的完工,武强县就等着挨收拾吧。会议之后,高进提出私下与孟觉晓谈一谈的要求,孟觉晓也答应了。单独在书房里的时候,高进拿出了红包,结果当时孟觉晓脸色就变了。冷冷的蹦出一咋,“滚”字,高进抱头鼠窜。

    这么大一个工程,七面硬压下来又不能不接,接了上面以后找毛病的机会就更多了。所以高进才害怕,开工已经三天了,他每天都呆在工地上。这天又下起了小雨,凉飕飕的对那些干活的百姓而言不算什么?对于高进而言,这样的天气他更愿意呆在家里,在后院的亭子里看着斜风细雨,围着红泥炉子品茶。而不是像现在,在细雨之中吹着瑟瑟秋风,心里还在担心着哪里出点啥事情被上面抓了把柄。

    后来生的事情让高进忐忑的心悬的更高了,孟觉晓好像完全忘记了之前高进的不敬,一次性下拨了十万贯给武强县,虽然派了几个账房下来管账,但这是堂堂正正的。武强县所需款项只要是有正当的理由,一律没有卡脖子的时候。只是州府派下来的官员,在购买来的物资质量检查上非常严格,这也是应该的,算不上打击报复。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才官?明明之前武强对孟觉晓算是不敬了,上任两个月也不去拜访。你眼睛里还有没有领导?就按照这个思维,高进认为孟觉晓一直在憋着坏,等着自己出毛病,好来个一击致命。要不然的话,肯定私下接见自己时收下红包表示原谅了。高进心里异常的纠结,只好天天呆工地上盯着,确保不出任何意外,不给孟觉晓借公事行打击报复之举。

    其实高进完全想错了,孟觉晓在怎么能耐骨子里还是个官场新鸟。所谓高进担心的下属的不敬,孟觉晓还真没往心里去。只要高进把吩咐下去的事情做好了,孟觉晓才没那个功夫跟他生气。

    这会孟觉晓正在书房里火呢,不为别的,就为户部下拨的救济钱款,公文上说的是朝廷下拨一万贯,可是到孟觉晓手里时异有六千贯了。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过程是这样啊。先户部仓库里出来的是一万贯,尚书大人高风亮节,救济款嘛大家都客气一点。于是与两个侍郎大人商议之后,规矩不能坏了。拿出一千贯来,两位侍郎各取三百贯,大头归尚书大人。不要小看这三百贯,这可是尚书大人一介,月的俸禄。京城米价虽高,一斗米也不过就是二百文。

    尚书和侍郎们客气,下面的郎官主事们可不客气,按惯例雁过拔毛,九千贯钱方方面面的都伸一下手,于是钱送到了大名府那里,就剩下七千贯了。巡抚孟蜀一看这架势,不冷不热的吩咐了一句,“河间府等着钱救济流民呢,大家别太过分了”小于是,过了一道手儿”小名府众边的各方面都比较客与。钱送到河间府就剩下与小忱六

    孟觉晓哪晓得这些啊,钱师爷来汇报说户部下拨的一万贯到了,孟觉晓还听开心,因为上面说陛下点头是三万贯。有这三万贯,孟觉晓手头不是宽松一些么?结果一看第一批拨款来迟一点也就算了,居然到手的只有六成,当即就拍了桌子。

    凹。一群贪官污吏,连老百姓的救命钱也要伸手孟觉晓很没风度的骂了一句,钱师爷在边上苦笑道:“大人,这还是好的,一般这种钱到地方上,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这不是还有六成么?”

    “看来本府还得感谢他们?”孟觉晓连连冷笑,心里也清楚钱师爷说的是事实。想到自己来的那个年代,大地震的捐款地方官都能拿去买豪车,物资也敢忘家里的小卖店搬。老百姓的死活,在一些人的眼里还真不算什么。

    “这是多少年来的规矩了,天下哪一个州府不也是一样?钱到了县里,那更是少的可怜。”钱师爷叹息一声,很多事情一两咋。人能改变的。

    孟觉晓怒道:“别人怎么搞我不管,河间府不行。回头得拟个章程出来,疏俊运河这个工程,所有款项必须账目透明清楚,只要有人胆敢动这个钱,查出来一律往死里整。”

    “大人,御下之道,还是要张弛有道。任你官清似水,奈何吏滑如油。下面的人有的是办法应对,让他们不伸手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的控制钱师爷非常含蓄的劝了一句,孟觉晓听着心里其实很清楚,这是制度的问题,也是人性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孟觉晓也没打算就这样算了。

    “上次会议上,本府已经三令五申了。回头让孙先生那边盯紧一点。现有疑问的就查

    钱师爷听了还想劝,孟觉晓飞快的摆手道:“不用劝我了,就这么定了

    钱师爷叹息着离开,孟觉晓拿起纸笔来,刷刷的开始写奏章。奏章的内容很简单,孟觉晓决定装傻,明知道层层卡油是潜规则,还是在奏折上据实上奏,朝廷下拨的第一批救济款到了,账上是一万贯,可是到了河间府只有六千贯,孟觉晓问皇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到手的钱少了四成,孟觉晓心想不能拿上面的老爷们怎么样,恶心恶心你们也是好的。

    这样一份奏折快马送到京城,德裕皇帝看过后真是哭笑不得。内阁议政的时候,当着内阁大臣们的面,德裕皇帝拿出孟觉晓的奏折说:“这个孟觉晓,就知道找联的麻烦。”这奏折一干内阁大臣都看过。“病愈。归来的茅调元立刻一阵剧烈咳嗽,好像是旧病复的意思。户部尚书沈应龙当即哼了一声,低着头不说话。很明显孟觉晓这么干在他看来有点不上道,历来的规矩都是这样,多少年来大家都这么干。按说这样的奏折,陛下不该拿出来商议,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种事情,皇帝的处理方式都是把奏折打回去,批三个字“知道了”然后再无下文。

    被禁足了一段时间后,月网回来继续参与朝政的楚妻则铁青着脸,低着头不说话,捏紧的拳头上青筋绽露。孟觉晓这么干,有打楚王脸的嫌疑。户部和工部,都在他的监管范围内。难得有机会参与旁听的齐王李雍,则是一脸的正色,端正的坐着,连忙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李雍在朝议的时候是没有言权的,除非皇帝开口问。

    其他人嘛,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做没生这回事情。左右孟觉晓这份奏折,不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

    要算账,最后还是落到户部和楚王的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