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也是让你宽宽心,省得在家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杨氏擦了擦眼泪,“二姐,你倒是不用担心什么,家轩结了婚,家胜利考了学,你有盼头,哪里像是我,没个盼头,往后这日子怎么活?”
“别哭了,叫孩子们看了笑话。”
李采薇见刘家惠哭得厉害,走过去牵着她的手,帮她擦了擦眼泪,“家惠,你娘说这话肯定是气话,你别担心,若是你娘不想养你,你过来跟着嫂子?”
刘家惠抿着嘴,尽量克制自己的委屈,可看到嫂子,一下忍不住,眼泪瞬间决堤,“嫂子,我不想这么早嫁人。”
周氏叹了口气,“老三,日后可别再说让家惠嫁人的话,你瞧瞧,看着都叫人辛酸。”
李采薇牵着刘家惠的手,让她坐在炭炉旁边暖暖手。
杨氏有点不好意思,“行行,我不说了,免得又说我多嘴。”周氏看了一眼厨房,“采薇,红薯买好了没有?”
“买好了。”
周氏点了点头,“这过年必须得做红薯油炸圆子,寓意团团圆圆,今天你三娘也在,红菱也在,应该来得及赶出来。”
周氏打开装红薯的袋子,看到袋子里的红薯个头大,满意地点头,“老三,你负责削皮,红菱,你负责蒸番薯,采薇,这上午做完红薯圆子,下午还要做糍粑,糯米准备好了没?”
“二娘,准备了二十斤,不知道够不够?以前家里穷,没做过糍粑,就估摸着买了。”
“够了够了。时间很紧,大家都要打起劲来。”
一个小时后,番薯削好了皮,洗干净后,放入木甑蒸熟。
再过了一个小时,周氏用筷子往木甑里面的番薯试试熟的程度,筷子如果很容易就插入红薯里面那就说明熟了,如果插不进去,就得继续蒸。周氏将盖子打开,吩咐红菱道,“你过来搭把手,把木甑抬起来。”
两人把番薯抬起来,倒进一个大木盆里面。又赶紧将木甑放回锅里面,李采薇则将刚才洗好的糯米倒进去,准备蒸糯米。
周氏麻利儿地将面粉倒进去,放入少许盐,和已经蒸熟的红薯搅拌均匀,开始揉,和揉面差不多,直到红薯和粉变成有韧性的面团便可以。
面团揉好,剩下的工作还要搓红薯圆子。
杨氏手搓着圆子,昨日听说她在县城盘了一个酒楼,当下便有了一番心思,“采薇,听说你要进城开酒楼,三娘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三娘,你有话只管说。”
“哎哟,还是采薇丫头爽快。你看你娘有家成这麽一个能干的儿子和一个这麽贤惠孝顺的儿媳妇,三娘很羡慕呢。说说你二娘,家轩取了一个能干聪慧的媳妇,家胜又高中,日后没啥可担心的。可你三娘就不同了,家林还小,家惠总归要嫁人,你三娘我比不得你大娘二娘,现在你爹又闹了这麽一出,往后家里更没有我的一席之地。”
“采薇,你能不能给我在你酒楼李找个活,你让我打扫卫生我愿意。”
“三娘,我怎么会让你打扫卫生,你若真的想要一份工作也行,可家林家惠怎么办?”
“我让你二娘管着,她在家看着我也放心。”
周氏道,“采薇,你三娘也不容易,你就帮帮她。”
看来杨氏就打算好了,安排得天衣无缝,让她没拒绝的余地。李采薇微笑道,“三娘,酒楼刚开张,肯定会很忙,你要是在店里面帮忙,我可能随时会使唤你,到时你可别有意见。”
“当然不会,你三娘我还是有点眼力见的。”杨氏露出前所未有的笑容。
下午的时候,刘家成将李才斌接过来。
这才两三个月不见,哥整个沧桑了很多。胡子拉渣,面色蜡黄,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衣,棉衣又冷又硬,根本就不保暖。“哥。”喊这句哥的时候,她有种想哭的冲动但还是忍住了。
“哥,你等着我去给你拿棉衣。”
李采薇冲进房间拿出一件棉衣,递到李才斌手里的时候,“哥,你怎么穿这样少,人都要冻坏了。”
李才斌接过衣服,只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哥不冷。”
苏红菱从灶里面铲了烧红的木炭,装了一个火笼,把火笼递给李采薇,“采薇,让你哥暖暖手。”见李采薇情绪有些激动,安慰道,“采薇,你哥接过来了,你也不用担心,以后会好的。”
李采薇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现在总算熬过去了。“哥,你去灶台前边烤烤火,等热乎了,咱要打麻糍。”打麻糍是一件力气活,得需三四个有力气的男人轮流上阵才吃得消。连一向不问家中事情的家胜也跃跃欲试。“嫂子,我也要加入。”
“家胜,你确定有力气?”
“嫂子,你可别小瞧我,我和家成哥掰手腕,两人不分上下呢。”
李采薇微笑道,“行,那你们四个个负责打,我们负责捏。”
打出来的第一吊麻糍,是最新鲜最美味的,可以趁热,用手将麻糍捏成团,沾糖,吃起来软糯香甜。
李采薇分出五个碗,倒了半斤糖,粘稠滚烫的麻糍带着糯米的清香,沾糖后更是可口,站在旁边的家近已经忍不住,扯了扯杨氏的袖口,“娘我要吃。,”
“家林,嫂子喂给你吃。”刘家林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李采薇见他虎头虎脑的,尤其是那双乌溜溜的黑眼睛,总是像睡不醒。
用筷子夹着麻糍在糖里面沾好后,送进他的嘴巴里,怕太烫,她先吹了吹,“好不好吃?”刘家林直点头,软糯地声音快要把人融化,“好吃。”
“好吃那就多吃几块。”
“家成,哥,家轩,家胜,你们都过来吃吧。”
“二娘,你们先吃,我把这碗送到爹那边去,哥,你给娘喂两块,她爱吃这个,不过你少放点糖。”
杨氏一听,气得半死,“采薇,你给你爹送去,还不得让刘春红那小贱人吃掉。”
“老三,由着他吧,还有几年活着,土都起脖子了。好在儿女都还孝顺,总算是让人宽慰许多。”
杨氏也就没再说话。
怕麻糍冷,李采薇特意带了个暖手袋,这是上次是县城的时候给娘买的。余氏躺在床上怕也没人看着,虽然曾经对自己多番刁难,可想到也活不了几年,也就不想计较。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