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只是笑着却不吭声,她将帕子里包裹的几样东西拿出来摆在桌案上。
红绸好奇的拿起一份,瞧了瞧:“这是粟乔表妹几个月前起诗社的帖子?”
周粟乔喜欢弄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每张帖子本身的造价就值一两银子,当时收了这帖子,芳菲最先注意的不是上面的内容,反而是东西本身。
说句不客气的,周粟乔的字远不尽人意。
红绸摇摇头,嘴上不说,其实心中已经有了评断,她转念又去拿另一张签纸,上书着闵云凯当日在雨花台所做的短句。
闵云凯在富春也算得上是师从名家,炼字斟酌上已不是周粟乔能匹敌的。红绸笑道:“原来府上的三表哥还有这等文采。”
芳菲指着闵芳华和闵云泽的字签:“你再瞧这两张。别的不用看,只点评点评这几个人的字。”
红绸叫人撤下碗筷,将四样纸笺依次排开,瞧了又瞧,才道:“因不是同样的东西,所以不好评断,可若一定要叫我说......大表哥的字好似烟霏洁露,若断而连;三表哥略逊色些,却也是横如列阵之排云,钩似百钧之弩发。”
红绸与闵云泽、闵云凯未曾有过一面之缘,却能一语道破二人特点,可见也是个内行。
芳菲忙问:“那你瞧瞧这两个呢?”
红绸捡了周粟乔的花笺,笑道:“洮云彩笺,一两银子一张,未免喧宾夺主了。”
芳菲难掩笑意。
周粟乔大约也是知道自己的书法难入眼,所以另辟蹊径,想从信笺上下功夫。结果适得其反。
“至于闵婕妤的这张旧字......”红绸似有疑惑,忽的放下东西,转身进了室内,不多时,却从自己的书信里取出一样东西。
芳菲瞧的真切,这是前些时日。大太太给李家送端午节礼,吩咐芳菲写的礼单子。
而今红绸在李家管着小半个内宅。李夫人记不住的,红绸都能提点她。这些送往内宅的拜帖,礼单子,有一多半收在红绸的手里。她早知道闵家端午送来的单子出自芳菲手笔,所以赶忙找了出来。
“我就说觉着眼熟。”红绸得意的一甩手:“你瞧瞧,你和闵婕妤的字像不像?”
红绸指了个“酒”字:“要是不说,我只当一个人写的呢?纤浓得中,刚劲不挠。而且意态精密,想必练的是欧公的楷书。”
芳菲点头笑道:“表姐神了,我们四姐妹原就是同一个闺学先生。临的帖子也一样,只是大姐姐这个是几年前的字,这二三年她更喜欢《多宝塔碑》,说颜公书是忠臣烈士,道德君子。我也是偶然翻了几年前的东西,才觉得眼熟。不然还真要怀疑自己什么时候写了它。”
芳菲将闵芳华多年前的信笺小心翼翼捏在手中,心里对那件事已经有了定论。
“瞧你一脸笑模样。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我?”
芳菲忙露出好无辜的表情:“我能有什么事儿?就是觉着好玩,请红绸姐帮我猜猜。对了,刚刚你说的洮云彩笺,究竟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竟要一两银子一张?”
红绸笑着叫自己的丫鬟将书房里收着的各色彩笺取来,她挑出几张款式相同的给芳菲瞧:“喏。可不就是这个?”
她挑的是淡黄,绯红,暮蓝,春绿等四款,红绸的审美眼光与芳菲相仿。只以拿出来,芳菲便爱不释手。这些信笺上绘有浮雕似的图案,搭配也巧妙。
比如淡黄色的便是秋菊,绯红色的便的春桃,暮蓝搭配了成串儿的藤萝,春绿便是佛手莲。
在这样的信笺上写字,芳菲都觉得有罪恶感。
她笑道:“怪不得要一两银子,这么漂亮的东西,就是留着收藏也好。”
红袖自己单独留了一整套,十二枚,张张不同色样图案。红袖的月钱并不比芳菲多,李家对孩子们的用度也是奉行了刻简的宗旨。红袖攒这一套洮云彩笺也历时将近三个月。
虽然珍爱,不过见芳菲实在喜欢,红袖并不吝啬,大大大方方的就将这一套都送给了她:“这才哪里到哪里?听说宫里的彩笺更别致。那一年我还在老家,有广东往京城去的官员拜会我们老太爷,送的便是一套镂空十二生肖彩笺。祖父转赠了翰林院的崔翰林,对了,我记得你那三哥就在崔翰林府里念书?”
芳菲一瘪嘴:“是啊,不知道这会儿是不是闹着要回家呢!”
“怎么说?”红绸好奇不已。
“我三哥是什么人,别人不知,我倒是清楚几分。吃不得苦,受不得罪,想当人上人,偏不肯流血流汗。”
红绸收起了信笺匣子,颇赞同芳菲的话:“你这话倒是不假。我听说,小崔大人是位严师,门下弟子分化极端,要么出类拔萃,要么碌碌无为。崔家的门规又严谨,一个月才准那些学生出门一次,整日憋在巴掌大的地方,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芳菲想着闵云凯此刻过的苦哈哈日子,不由得笑意盎然:“那好啊!正好板板我们三少爷的性子!”
......
此刻,被芳菲和红袖议论的中心人物闵云凯,正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从他第一天进崔家就没吃过饱饭。
不是崔家穷的揭不开锅,而是小崔大人立下严明规矩,学里每日一考,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四样饭菜。闵云凯从上课那天起就没从“差”这一栏里离开过。
崔家给的那点吃的,还不够他塞牙缝。
他的那些小厮被统一丢去前面做府里的苦力,据说日子还不如他。闵云凯一个三尺男儿,几次躲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
和他同室的同窗是个老油条。
这一日又见闵云凯在那儿抽抽嗒嗒,不由得撇嘴冷笑:“既然呆不下去,早回去就是。你不知外面多少人想在先生门下念书,却不得办法。有些人就是可悲,没出息也就罢了,还不知几斤几两。我要是你,趁早退学,也免得给家族丢脸。”
闵云凯几时被这样奚落过?
他连忙擦干眼角,扭身看着同窗室友,恶狠狠道:“你说谁?”
这一屋子里总共住了四人,在家里也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爷小祖宗,可来了崔家,一个个都是自食其力。他们比闵云凯进学早,已各成团体,对闵云凯这个次次“差”的倒霉蛋,也有人幸灾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