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子弟很少有继续涉足仕途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顶不住父辈头上那圈光环的压力,同时呢,一个高官成长之路上,总免不了结下诸多的仇怨,花无百日红,谁都不希望自己当年结下的仇怨最终着落到子女的身上。
只不过相对于那些高高在上、派系分明的官员来说,临海市虽然也有相当多的权力纷争,但彼此间的矛盾却还不至于过分激化,故而廖新民、刘思海还都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进仕途争取一番作为。
孙秉云对市团委里面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有些了解,正如老头子说的,临海市团委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现任团委书记蔡廷,是去年的全国优秀团工作者荣誉获得者,人很能干,酒场上可谓是难逢对手。团委副书记楚晓彤是位女同志,容貌清秀、性情泼辣,最重要的是,她老头子是临海化工的老总楚一峰,交际面广的很,临海市响应国家号召搞得第一所希望工程小学,就是楚一峰个人捐资办起来的,当时学校建成典礼上,楚晓彤出尽了风头。至于说方静和陈思胪,这两个人的来头孙秉云还不清楚,不过可以想见,他们作为团委里的老人,即便是单纯的论资排辈,也要比刘涛靠前的多。
团委是个升迁度相对来说比较快的地方,可作为团工作者,如果三十四五岁之前没能爬上去,那再想起身就很困难了。刘涛比孙秉云大一岁,今年二十二,大学毕业之后,他也就二十四了,那时候他再进团委一步步向上爬,即便前面没有挡路的,时间上也卡得比较紧,更何况现在团委里的情况很不乐观,他所要面对的挡路者着实不少。
孙秉云听老头子说了这番话,或多或少的也就琢磨过味来了。很明显,这背后又有一桩交易。
刘涛也好,廖萌萌也罢,他们要想在仕途上获得比较快的升迁度,除了从基层做起之外还有另一个路子,那就是进入国企或者是市属的集体企业玩一手跳转。走企业党委的路线,朝市团委系统里跳,这样的先例有很多,比如说现任团委书记蔡廷,他当年就是市棉纺厂的党委副书记,两年前跳入市团委担任团委副书记,随后不久转正。
这条路子要走的话,的确可以算的是一个捷径,但话说回来,其中的风险也很大,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必须做出足以令人叹服的成绩,如果没有成绩,那什么都是白饶,背景关系再硬也不行。
“爸,你的意思是将来让刘涛进咱们创业?”心里想到一些可能性,孙秉云试探着问道。
孙向南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停留在电视机屏幕上,此刻,新闻里正在播报的新闻,是一则关于分税制大讨论的,其中具体讲的内容,孙秉云这两天也在关注,那就是中央国税与地方税收分家的分税制问题。
在孙秉云前世的记忆中,分税制的实施是在九四年,当时他并没有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毕竟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市民,根本不会去考虑临海市的税务局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两家了。
而在重生之后,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开始着重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同时联系事实,从根源为这些政策的实施寻找缘由。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现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先是国家对粮价放开,短时间内导致物价飞涨,同时呢,北朝出现十几年来罕见的灾情,粮食大范围歉收,中朝边境走私猖獗,屡禁不止。国内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粮食加工企业,什么精米、面条之类的粗加工投入陡然增大。
针对这件事,孙秉云专门查了一资料,最终弄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毫无疑问,这年头做面条搞出口都能实现暴富。
其次,就是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财政部向各省财政厅求援的事,从这种近乎矛盾的现象中,孙秉云察觉到国家财政赤字激增,财政上“弱中央,强地方”局面的形成,已经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了障碍。国内现在通胀压力持续增大,连国债的行都很困难,面对粮价持续攀升的局面,国家数度出台政策却始终未能实现平定物价的效果。
现在,刚刚经过重新组建的国务院,抛出了分税制,要在财政上全面确立中央的主导地位,但从目前颇具争议的舆论环境来看,这里面存在困难很大。
联系前世的所知,孙秉云很清楚下一步会生什么,想来用不了多久,“抓一批人,杀一批人”的反**斗争就要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旨在保证税收工作中中央财政占大头的分税制也势必会得到全面推行,原本相对独立的人行系统,也将被纳入国务院的监管体系......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一个强势的中央即将出现,那么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什么?
重点的税收项目都被国税抓走,地方财政一改之前宽裕自如的局面,捉襟见肘的生活显然不能让地方政府满意,大家都需要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而这个财富增长点又在什么地方?
一个纠缠了孙秉云前世半生的答案呼之欲出。
“刘涛将来是不是会进创业,现在还不好说,”孙向南沉了沉,说道,“不过现在赵志军的意思,是财政局也不算富裕,景河项目不仅拖着天利公司,还拖着财政局原本就不太充裕的一笔资金。原本,马胖子是打算把这个项目吃下来的,但是市里有市里的考虑,财政局也有财政局的利益,所以这件事就一直拖着。现在既然有了创业公司,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创业虽然没有自己的项目,但是却有几百万的闲散资金。所以,赵志军是希望创业能够先调动这一笔资金,缓解天利公司紧绷着的资金链,如果可行的话,刘涛和廖萌萌将来或许就会选择创业作为毕业后积攒经验的起步点。”
孙秉云嘘口气,脑子里将老头子刚刚所说的这些,与自己这段时间关注的焦点新闻结合在一起,最终拢出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老头子口中所说的景河项目,就是市里天利房产开的一个别墅式住宅区项目,这个项目当初是由市财政局牵头搞出来的,而天利房产也是市财政的下属企业。景河项目最初的投入预算是三千万,其中财政局与市里几个部门共同出资一千七百万,剩下的一千三百万通过银行贷款获取。但是就在项目确立之后,土地出让金也缴纳完毕的时候,承贷的建设银行突然出了问题,一千三百万的贷款项目被省行砍掉,由此,景河项目成了一个烂摊子,天利房产的资金链也不能用紧绷来形容,而是完全断裂了。
现如今,老头子和市里准备把创业立起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