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师长范哈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九节宣不宣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很自然的,军事委员会作出决定,让第七军暂时留在洁口营地。暂定任务为协防守军,阻止日军从长江登陆袭击南京。

    而至于接下来到底是会是什么安排,范哈儿早已经猜到,当然是参加泓沪抗战了。

    不过这时候老蒋的国内派系协调和兵力调度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这战事还没提上日程。

    会议最后的决议是在8月4日举行最高国防会议,商讨对日作战问题。

    即便到了现在,老蒋和国民政府。为了避免成为交战由。还是决定不作出对日正式宣战。因为宣战后,国际社会会对日两国实施禁运,日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生产武器枪炮,而国大部分武器枪炮却需要进口,所以当时的国民政府认为,禁运对国绝对会是致命

    击。

    当然,老蒋在是不是对日作战的事实上,还是很现实的,不宣战,也不等于我在打你的时候会留手。宣战了,也不一定等于我会拼了全国人的性命和你死磕。只要战争胜利就可以,至于是不是宣战,那也完全要为战争能不能胜利为前提来考虑。

    不过范哈儿,却是非常积极的想推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历史上,不管是国的严格学者还是传统西方学者,基本很少提重庆国民政府对德意日宣战一事。这并不是因为宣战不存在,而是宣战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在严格的历史学家看来,出于对历史的负责,如果只提蒋介石对德意日宣战,不提汪精卫向英美宣战,未免会有隐瞒历史的倾向。西方人不象国人强调“正统”而是注重“事实”政府不承认不代表历史学者不承认。就像法国维希政府仍旧在历史认定存在过一样,汪伪政权同样被西方学者认定存在,只是当时美英政府不予承认罢了。

    可能他们看来,当时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政府,而是有四个政府(名义上三个):重庆的蒋介石政府,延安的**政府,南京的汪精卫政府,满州国的漆仪政府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半国人(重庆、延安)加入同盟国阵营反对德意日,另一半国人(南京、满洲)加入协约国阵营反对英美苏。两个敌对阵营的英美和德意,都收到了自称是“国政府”发来的宣战书。可谓奇事一件。甚至在二次大战,还没有一个国家向国宣过战,这倒不是西方国家看不起国。不屑与国宣战,而是无法向国宣战,英美不承认汪精卫政府,怎么向汪精卫政府宣战?德意日不承认蒋介石政府,怎么向蒋介石政府宣战?所以国没有收到一张来自他国的宣战书。

    范哈儿当然不想让这样可笑的事情发生,如果现在国民政府正式以国的名义对日宣战,以后肯定不存在两个国互相宣战的问题。

    而且一旦将宣战拖后,国在很多事情上就要陷于非常不利的地步。比如战犯的审判,国际法庭上只对战争期间的战争犯罪进行审判,因为日战争是叨年7月7日开始的,所以,旺,年“一八事变”时的屠杀事件就不予起诉。如果国对日本的正式宣战日期是,呵,年口月口日。那么按照国际法”据,年口月口日前的屠杀事件就不予起诉。这样一来”叨年的南京大屠杀的凶犯岂不是无法追究了?日本人估计还巴不的国如此呢。

    历史上国民政府的对日宣战,最后只能采取了“兹特正式对日宣战”的非正规模式,而不写“自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起,国对某国立于战争地位”这一宣战书规范模式,正走出于宣战书的时间效益原因考虑。

    范哈儿还非常明白,老蒋想要通过不宣战,来维持非正式交战国的名号,以便从国籍上获得本国不能生产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物资,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国的主要武器输入国德美苏三国,德国和苏联方面,前者退出了国联,后者本来就不是国联。已经不存在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的可能。唯一需要考虑的老美,就算国民政府不宣战。在华北大战后,也只走向国提供了有限的援助,最后还在日本的推动下施行了部分禁运,但却一直对日军大规模输出废钢铁和石油,不宣战不让日两国处于非交战国状态。实际上日本在美国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国。

    所以就算此时宣战,先要自损八百,却是绝对可以损敌一千,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宣战对国更有利了。

    只是宣战是府院方面的工作,在军事委员会上讨论,就算是通过了也没有约束力。

    但当范哈儿把宣战的事情,跟行政院和国民政府主席方面一说,老蒋这个委员长还没有说,其他人就引进纷纷老调重弹: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关於战争开始的公然》,一旦一国对另一国宣战,不管另一国意愿如何,双方就已经处在交战状态。而一旦这种交战意向向第三国通告,第三国就有义务保其的一方。因此,如果我们对日宣战。日本便趁机以交战国的身份,通知各国不要将战略物资和武器卖给国,这对我们的抗战没有任何好处。我们是弱国,多数战争物资都需要从外国进口,一旦宣战,这些东西的进口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一旦宣战,我们在日本的侨民怎磨解决。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他们,相反日本在我们这翟的价民却可以进入其他国的租界。我们毫无办法。”

    而已经把范哈儿列为老蒋派系的汪精卫,更是很不屑的慢地说道:

    “我们跟日本交战是要亡国的。现在只能先抗一抗看看,千万不要宣战,这样连迪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如果说,老蒋不宣战,可能是受了外交部方面的影响,怕断了援助。那汪精卫不宣战,则纯粹是想打几下看看,打不过就和谈的意思。

    实际上,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物资和武器根本不是理由。现在国工业产值,已经相当与日本的三分之一,仅范某的西南地区,就能提供基本的枪炮、飞机等军用物资,不存在禁运就没法打仗的可能。

    何况日本对外国的贸易和物资需求,还远远超过我国,一旦禁运,彼国的损失,肯定还会大过我们,怎么可能错过这次仅凭一纸书,就折损日本几个师团实力的好机会?”

    范哈儿一条条进行驳斥。

    “至于侨民问题,更是可笑。日两国,目前日本在华的侨民多,还是国在日的侨民多?只要采取互换侨民的手段,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说不定还能给战事拖延一点时间,完全对我们更有利么。”

    “至于汪先生的说法么,呵呵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