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农业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原来如此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梁三平微微一笑,心头恍然。原来如此啊,难怪邢承安这位场长忽然跑出来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生产科干事兼队长的职务。

    说到底,他肯定是收到了消息刘老等人对自己的看重。所以这才马上给变了脸。而此时夏振东才给邢承安等人开始打招呼。

    邢承安夏振东也是见过的,大家都是在一个系统里的。总局开会的时候,总是会见到。说到熟悉倒是谈不上,只不过见过面点头之交。

    看着这部绿色吉普车,和笑语盈盈的给夏振东打招呼的场长。刘干事的心里越发苦涩。他可没有想到,才不过这么一会儿梁三平就老母鸡变鸭了。

    他刘干事熬了这么些年,也没有个下连队的机会。人家梁三平这一来,马上就是生产科干事兼十一队副队长。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夏主任要留下来吃个便饭再走么?!”邢承安笑吟吟的对着夏振东客气道,而夏振东则是笑着道:“邢场长客气了,老专家们现在都在热作所里等着呢!我还得带小梁过去找他们呀……”

    “这吃饭就免了,倒是你们的小梁我得借用一下啊!”邢承安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光,状若开心的笑着道。

    “哎呀!小梁也是我们这里的技术人才呀,你们这么借调过去可有挖墙脚的嫌疑哦!要知道,小梁可是我们江海农场的生产科干事呢!现在还兼任十一队的副队长。”

    “喏!他今天不是就跟着自己的队长过来场里办事嘛……”

    夏振东闻言哈哈一笑,道:“邢场长啊,这件事情我可做不了主哟!刘老点了小梁的将,我这哪儿能不执行呢?!不过你放心便是,人我肯定给你送回来的。我们两院到底不是占你们的便宜嘛!”

    在场部的门口,夏振东和邢承安就这么说笑寒暄了好一会儿。然后夏振东才带着梁三平上了小车,离开了江海农场。

    “大昌哥,麻烦你回去给我哥说一下。我和领导去县里办点儿事情,晚点回来……”梁三平还不忘了让王大昌回去告诉自己的大哥一声自己去哪儿了。

    而王大昌则是没滋没味的应了一声了事,今天的事儿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精彩刺激了。甚至到了现在,他也弄不明白梁三平这开始连聘请工都批不到的人。

    如何能够一跃成为了自己的副队长,还能身兼生产科干事的职务。

    这戏法到底是怎么玩的啊?!王大昌不由得感叹,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难怪我到底都只是一个队长而已,这大机关的事儿太复杂了……

    车子呼啦啦的向着县里开去,而路上夏振东则是笑呵呵的和梁三平说起了他离开后所发生的事情。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刘老在拿到了梁三平所提供的想法后。随即便和赶来的几位专家再次进行了论证。

    在结合了技术情报部门给予的一些资料后,专家团认定这份方案的可执行性相当的大。于是联名给华南农垦总局打了报告。

    请求总局批复一片垦区来给他们做实验,而同时几位专家都突然对梁三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夏振东则是适时的提议,让梁三平来一趟给诸位专家见见。

    刘老当时也表示赞同,因为之前和梁三平多数是在聊橡胶白分病的问题。从梁三平所提出的那些个看法,刘老认为梁三平的实践基础极为扎实。

    加之年纪不大,培养一下很可能会为两院增加一位新的实践型人才。于是,才有了夏振东带着司机来找梁三平的情况。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梁三平呵呵呵的笑开了,他没有想到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给刘老他们提了个醒,然后刘老竟然在给总局的报告里提到了自己。

    难怪今天作为江海农场场长的邢承安会亲自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而且竟然还白白的给了自己一个干事兼副队长的职务。

    “老夏,我的方案刘老他们已经完全论证过了吗?!”梁三平跳过了这个话题,向着夏振东问道。

    “那是肯定的,刘老等几位专家整整花了一个晚上。好在在来之前,院里就已经针对这个方案做过了一定的论证,刘老他们的工作量不算是太大……”

    却见夏振东笑呵呵的道:“这件事情现在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了,所缺的就是总局的认可。不过刘老他们的报告,我相信总局肯定不会为难。”

    顿了顿,夏振东笑着对梁三平道:“根据你给的一些情况,刘老他们觉得关于‘三唑酮’还有更深的潜力可挖。所以,让你去县里的热作所一趟。看看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想法。”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即心里苦笑。刘老这帮子老爷子果然不是盖的,三两下的他们就已经察觉出了三唑酮的其他功用。

    事实上三唑酮最为重要的功用,并非是橡胶白分病。而是水稻、小麦的病症。尤其是对小麦根腐病、腥黑穗和散黑穗病,水稻稻叶尖枯病、纹枯病防治效果和作用极为明显。

    上一世梁三平曾经前往东北的农垦进行过考察,当地的农垦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而国内最好的稻米之一,便是产自东北的大米。

    他们就在大面积的使用三唑酮及其混合剂来用于稻叶尖枯病、纹枯病的防治。

    甚至梁三平的脑海还清晰的记得,当时东北农垦的介绍人员递交的资料上标明:每公顷用450g喷雾,对叶尖枯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而因为这也用到了三唑酮同时琼岛当时也盛产稻米,所以梁三平对此印象极为深刻。

    “老夏,刘老他们的意思如何?!”梁三平笑着对夏振东道:“说实话,关于三唑酮我所知道的不多。但据说马来西亚那边,倒是有用三唑酮来做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而且毒性、抗药性很低……”

    说着,梁三平叹了口气道:“就是现在三唑酮的引进还是一个问题,我们国内目前并没有生产三唑酮的技术……”

    “你怎么知道没有?!”夏振东眉头一挑,梁三平顿时心里一个咯噔。对啊!自己是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年轻小伙子,怎么可能知道国内的农药生产状况?!

    “我这是猜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之前你也不是说了吗?!这药是德国人发明的,我可不认为他们会轻易的卖给我们。而且他们好像才发明这种药物并没有多久。”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