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方才锦琳提到天庭崩塌的那一刻,虽然赵红妆神色并没有变化,但宋臻肯定那一刻她是无比惊骇的。是惊骇,而非惊讶。因为当中有太多带着无法接受现实的恐惧和畏怖了。
赵红妆是个普通的花妖,而锦琳却是龙女,想来作者天庭崩塌的真相,必定是真正的秘辛,只有如龙族这样的存在才知道一二。
如果未来宋臻想要踏上修行之路的话,这样的信息恐怕会发挥极其巨大的作用,即使现在知道这些似乎半点作用都没有,宋臻还是默默记下,放在心里。
只是天庭崩塌?怎么一听就觉得,这属于妖魔鬼怪修行者的世界,如今正是一团乱。宋臻之前还想过大气循环解决了降雨干旱的问题,但是如今看来,这个世界并不能依靠大气循环就解决这些问题,至少会有诸多旱灾洪涝。而没有一个官方机构管辖的时候,这些气候问题对于人类生活乃至更多其他生物的生活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总觉得,认识了宸昱就是自讨苦吃,一只脚踏进了深水里,现在好像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歪着身体往里面沉了。
然而宋臻却也明确地知道,他自己是没有办法拿宸昱怎么样的,甚至难以远着对方。说到底宋臻并没有足够和宸昱这样的非人划清界限的力量。不过关好歹,人类的世界和这些的距离还算遥远,在短时间内,这样浩大的问题不至于波及到如今还完全就是个小蚂蚁的宋臻身上来。
天庭崩塌这四个字,对赵红妆造成的冲击要远远胜过宋臻所想。就像一个外国人是很难体会到当年苏联人一夜醒来发现苏联已经不存在的感受的。不过到底作为精怪,时间给了如赵红妆这样的存在足够冷静理智的心性,让她在短暂的时间里调整好情绪。
所以赵红妆很是自然地对锦琳说:“家里也没有旁的事可做,倒也无需你劳累。只是公子出身贫寒,加重也没有多少财物,也仅只三间屋子罢了。公子一间,公子好友顾公子一间,你便只好与我共用一间房了。”
并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说夏侯就直接呆在玉佩里,赵红妆也可以不用占据一间房间的。但是毕竟锦琳才是那个不请自来的人,若是赵红妆主动退让,把房间让给了对方,岂不是太过退让?这并不合礼。
宋臻也不至于为了怜香惜玉在这个时候插嘴改变赵红妆的打算。虽说是两个姑娘共用一间房间,但是想来她们都并非常人,自然是能够使用一些手段的。比方说扩大一个空间?或者自己变小?
反正宋臻知道这两个姑娘绝对不会让自己不舒服的。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家里另外两位,顾衡恩和夏侯也知道了锦琳的身份。虽然觉得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宋臻还是有些担心出现类似于这两位突然爱上了龙女然后私奔之类奇幻的情节的。知道了锦琳的身份,很多东西自然就可以不必多担心。
府试之后,宋臻一下子就闲了下来。
按理说他并不该这么悠闲的,毕竟府试之后还有院试,备考是一方面的事情。而另一方面,还有锦琳等着学习呢。
只是如教导锦琳人情世故这样的事情,宋臻还没想好怎么做,反正只要带着她到处走走看看,想到什么就提点一二应该就成了。
至于院试?和每年都举行的县试府试不同,下一次院试是在一年之后去了。而另一方面,宋臻能够找到县令知府想办法得到对方的赏识,可是主持院试的是上边儿派遣下来的官员,根本就不是宋臻能够碰见的。
如此这般,宋臻倒是真没有什么事情急着做的。于是焉开始思索不得不答应下来的,给连江吟诗作赋的事情。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是不同的世界,即使宋臻照搬他人杰作,却也要做一定的修改。否则没有宋朝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直捣黄龙”?历史典故和文学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历史总会带来不同的文化。相似是可能的,但是毕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点,宋臻自然明白应该小心。
他可不是那些照抄《将进酒》的时候傻不拉几地跟着写“岑夫子,丹丘生”的小说主角。
不过,这闭门琢磨诗词,却不意味着宋臻能够从此清静了。毕竟他在这整个卧龙府,都是因为诗词才出名的。听说他钻研诗词,对此抱有兴趣的诸多书生自然会想要拜访一二。到底还是宋臻不太注意,他要是说自己闭门苦读,考虑到科举的问题,他就可以清静许多了。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拜访者,宋臻看重的,还是那一两个罢了。
比方说和宋臻一拍即合,两个人越发熟稔起来的封晟。
因为宋臻常常要和人交游的缘故,白天的时候,锦琳就充当了书房里的侍女,也不需要她做太多事情,仅仅是因为在这里她能够看见宋臻和旁人是如何交流的罢了。因为丽色被遮掩殆尽的缘故,这位低调的侍女也没有引起旁人注意。
“即使不过是只言片语,也可见宋臻所做诗词将是何等精彩。”拿着宋臻涂改了无数次的纸张,看着上面残留的一两句话,封晟感慨着。
之所以说是涂改了无数次,也不过是因为宋臻不乐意一次丢出一堆诗词出来罢了,许多他觉得或许能够使用的诗词,写下来之后,就立刻被他用墨汁狠狠涂抹污去,到了最后,这张记录他所思索想法的纸张上,全是黑色一团,只有零星几个部分才是干净清晰的字迹。
饶是如此,留下来的也绝对是诗词精品。
因为宋臻只记得精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当真是好句,我却尚未来得及见这连江夜景,如今读了宋臻的诗词,却当真想要夜游连江了。”封晟念诵着这么一句,一副马上就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的。
宋臻当然知道这是好句,但是如杜甫这样的诗人,一句开阔的内容,下一句就要落入现实。难道现在的宋臻敢继续写下去“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吗?倒是最末一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身为一个孤独的穿越者,他颇有触动。
想的是一回事,开口的时候宋臻却对封晟笑道:“若是秉烛夜游,倒也是一番风雅之事!”
“古人自在,我不及也!”封晟摇着头笑道,却自然而然地提议道:“待到宋臻诗作完成,便交给我将之付梓,以传天下,如何?”
这是诗都没写好就上门来要印刷了呢?宋臻陡然之间觉得自己好像得到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