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公元前207年。中国在经历了长达十数年的中原混战之后,北方社会终于开始由乱转治了。社会秩序的重建,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使得经受十数年战争创伤的北方社会开始恢复生机和活力。日益平静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使得很多避世隐居的士族和颠沛流离的北方流民开始响应东汉朝廷的号召,回归故土。这一切使得东汉朝廷的元气逐渐得以恢复,而此时的东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曹孟德大丞相在经过十数年的南征北战,逐步的平定了中原群雄之后,终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还没有归顺的汉水、淮水以南的荆州、扬州、益州地区。平定他们,实现统一大业将是这位乱世枭雄的最后心愿!
而这个时候,在荆州襄阳城以南二十里的隆中,一户平凡的人家中的一对父子却注定将打破这位乱世枭雄的一切伟大的梦想,并最终开创更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当然此时的他们都不会知道这些。曹丞相依旧做着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而这对父子孩子偏僻的隆中过着他们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
“老爹,你咋干嘛?”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大步走进诸葛老爹的书房,瞪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诸葛老爹羽扇纶巾的摆弄他的那些破竹简。
“看书!”诸葛老爹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哪有时间搭理这个小屁孩呢?顺口回答他。
“看什么书?”这个小孩名叫诸葛瞻是诸葛老爹的长子,不过其实也是诸葛老爹唯一的儿子。今年五岁了!长的唇红齿白,肤如白雪,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几分灵气。对于有着严重以貌取人倾向的汉朝人来说,这孩子无疑是极为招人喜爱的。诸葛少爷丝毫不为老爹的漠视所动,继续不屈不饶的打扰诸葛老爹看书。
“《春秋》!”诸葛老爹继续保持着这一贯的惜字如金的风格。
“昨天不是看过了吗?”对于老爹总是来来回回看同一本书的陋习,诸葛少爷极为不理解。这不是无聊吗?
“再看一遍!”诸葛老爹耷拉着眼皮,不想理他。
“记性真差!”诸葛少爷不屑的翻了翻白眼。对于诸葛老爹的反复看同一本书的行为归结出让诸葛老爹差点吐血的原因。诸葛老爹顿时无语。看着面前这个长得极端可爱的小家伙,心里万分的郁闷:靠!怎么生了这么个东西?
“去去,一边玩去?”诸葛老爹开始下逐客令了!
“玩什么?”这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小孩傻傻的站在那里思考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
“隔壁小孩不都出去玩陀螺了吗?”诸葛老爹赶紧给儿子出主意,以便于赶紧将这个打扰自己看书的小家伙驱逐出去。
“幼稚!”诸葛少爷满脸的不屑。
“那我教你认字吧!”这倒是好主意,诸葛老爹对于教育儿子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可能是自古以来所有中国家长的通病吧!
“都会!”诸葛少爷对于诸葛老爹的这个提议兴趣缺缺。
“天才也是需要继续努力地哦!”对于生下来就认识字的天才儿子,诸葛老爹还是有些小小得意的。
“可是你的书我都看完了呀!”诸葛少爷的过目不忘和一目十行的超强学习能力有时让诸葛老爹也羡慕不已。
“再看一遍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葛老爹不屈不饶的继续教育小诸葛。
“可是读一遍就知道意思了为什么还要读一百遍?”诸葛少爷对于诸葛老爹的书读百遍的观点极为不赞同。诸葛亮听完后顿时无语!
“老爷,有客人来访了!”正当这对父子相持不下之时,一个十五六岁的青衣小童恭恭敬敬的缓步进厅禀报道。
“来访的客人是谁?”诸葛老爹隐居在隆中近十年了,交际圈并不是很宽,经常在一起搞基的也不过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徐元直四个家伙。可是四个货最近相约一起到鄱阳湖一带厮混,算算时间,应该没这么快回来呀。
小童闻言,用手搔了搔头,一脸苦瓜道:“老爷,这家伙名字好长,我没记全,就记得叫什么什么黄书来着!”
诸葛少爷一听,噗嗤一乐,道:“还有人叫这个名字的?他父母还真猥琐,估计起名字的时候正看春宫呢!”
诸葛老爹一听,一阵恶寒,斥责道:“混账,小小年纪,说什么呢?”
诸葛少爷见老爹发怒,赶紧闭嘴,低头,数手指,做可爱天真状。
诸葛老爹见诸葛少爷认罪态度良好,这才转过头来,继续问道:“除了黄书,你还记得什么?”
小童又搔了搔脑袋,想了半晌,突然一拍脑袋,说道:“豫州牧,来人说自己是豫州牧!”
诸葛老爹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轻摇羽扇道:“恩,我知道了,你去告诉来人,就说我与徐庶去洞庭湖求仙访道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让他先回去吧!”
小童闻言,拱手,躬身退下。
见小童退下,诸葛老爹轻摇羽扇,一脸得瑟,翻看《春秋》继续阅读,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一旁的诸葛少爷少爷见状,用手摸着下巴,点了点头,道:“有奸情!”说完,起身,迈着小短腿,除了厅堂门,尾随小童而去。
小童来到前院,打开门,见门口三个人还在,笑着拱手歉意道:“让三位久候了!”
为首一人面如冠玉,美须垂胸,笑着回礼道:“客气了!先生可在?”
小童笑着摇了摇头,道:“您来的真不是时候,昨日我家先生与友人去洞庭湖泛舟游玩去了!”
那人闻言,面露失望之色,随即又问道:“不知道先生何时能回来?”
小童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家主人每次出游,短则数日,长着几个月,每个准头,你问我,我也不清楚呀!”
来人还要问,其身后一人,豹头环眼,黑面虎须,上前拉着来人道:“大哥,既然卧龙先生不在,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来人转头,身后另一人红面长须,身长九尺,也劝说道:“兄长,既然是大贤,哪里会这么容易就见到,既然先生不在,我们权且回去,等下次来之前,派人先来打探一下,等先生在的时候再来拜访,岂不更好?”
来人闻言,点了点头,笑着道:“二弟、三弟所言有理,那咱们就先回去吧!”说完,辞别小童,三人上马,沿着山间小道,扬长而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