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行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41 惊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终究是不能突破最后一道防线,陈墨不能那样做,让小丫头受到伤害他没法交代。〖微书网 www.103shu.com〗www.23us.com

    生活回归了平静,幸福再继续。在翰林院和太医署之间来回穿梭的陈墨这段时间有的忙了,太医署的招生工作开始。

    按照朝廷的规程,太医署招生依旧要招收吏员子弟,陈墨进入太医署的那次属于特例,学医的贫家子弟想要进入太医署这次是不可能了。

    陈墨一直很看好在民间招收上来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医学基础,也有着更为勤奋的优点,上一届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学生进入角色非常快。可惜,陈墨左右不了什么,朝廷仍旧要按照规程办事。

    太医署的人手足够,考核的事两位太医令也不用亲自出动,这次全是年轻人的事情。

    忙忙碌碌就要进入三月,在太医署进行招生考核的同时,陈墨新的任命下来了。

    屯田郎中,从五品上,另外兼任太医署令。

    陈墨估计自己是大唐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医署令了,医生这个职业越老越好,能够在二十余岁当上太医署令,虽是兼任,可也算独一份。

    太医署令是陈墨希望的一个职位,他也不想脱离医生这个职业。问题也来了,屯田郎中官职不低,是尚书省工部四司之一,负责屯田政令,在官员中也属于肥差。可以陈墨的功劳和表现,让他进入工部根本不正常。

    陈墨的才能被掩盖了,能够收复京师。能够做天成军掌书记,人尽其才,天下不宁。正需要陈墨这样的人才,陈墨绝对应该进入兵部。虽然同样善于屯田和兴修水利,此时此刻,陈墨无疑成为了妥协与平衡的牺牲品,就像他自己预料的一样,太医署无所谓,进入机要部门的兵部几乎不可能。

    皇帝有皇帝的考虑。宦官有宦官的考虑,兵部的权利更大,升职的机会更多。他们绝对会进行阻止,这就是事实真相。

    陈墨当庭打杨复恭等人的脸,文官们爽了一把,但后果也不是特别好。谁也帮不上忙。哪怕是三位宰辅出面。皇帝仍旧没有改变让陈墨进入工部的决定,只有工部,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杜怀山也有了新的工作岗位,他将进入尚药局担任尚药典御,也算是升的不慢。

    陈墨就这样成为了新任工部尚书郑昌图的人,皇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最好的医生,陈墨的翰林待诏的继续兼任。至于那个天成军掌书记,大家选择性遗忘。没人提。

    工部属尚书省,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而是以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时代在不断变化,文官控制了,可随着国势的衰落,内外战争频频爆发,宦官成为了受益者。

    陈墨的上任平平无奇,除了在吏部跑一趟,在老熟人工部尚书郑昌图那里报到,随后拜见工部侍郎巩繁。

    这就算上任了,水部郎中是刘恒是自己人,另外的工部郎中、虞部郎中和陈墨是同级。工部郎中喻秀杰四十来岁,也算之正当年,虞部郎中穆文玖年龄太大了,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做不得事,只剩下致仕养老了。

    以往的名声加上对宦官的胜利,陈墨很受欢迎,一个视宦官为无物的人很受追捧。

    不过仅此而已,当陈墨在几名下属恭迎下进行争正常工作过,他发现整个工部其实没多事情可做。大唐大部分地区都掌控在节度使和观察使手中,政令无法传达,也无法执行,这个工部简直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养老院。

    增加了一个官职,几天不到也没人过问,屯田只针对京畿之地,手下的员外郎和两名主事足够用了。

    想到过工部屯田郎中的工作量不大,山一样的各种老文档堆积在库房,陈墨也没心思看。工部成为了一个歇脚之地,这是陈墨万万没有想到的。皇帝给的差使,算是把弹劾的事情揭了过去,陈墨只能认了,他算是看清了,这位皇帝陛下终究还是最信任宦官。

    ......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的就是此景的写照,如烟如丝的春雨降临,雾样的春雨落在深青色的宫墙上别具风情。

    韩全海在奔跑,气喘吁吁的他跑的飞快。

    翰林院没找到陈墨的影子,韩全海立刻咬着牙,在几名禁卫连拉带拽下跑往太医署。

    陈墨仍旧不在,韩全海累脱了,心中咒骂着这个陈墨,多当几个官没关系,为什么这样到处乱跑?为什么还这样远?

    工部的屯田司,陈墨正在给两位主事安排工作。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他要求两位主事去各处乡间看看,看看今年的春耕情况,其实陈墨不担心什么。钱粮、农具、耕牛都支援了,水利工程基本完工,只要不出现大灾,一个丰收年值得期待。

    “陈...陈待诏...赶紧入宫...”

    韩全海终于在工部屯田司找到陈墨了,不过看他的样子好像要断气。

    光启四年三月初三皇帝突然病重,五日,皇帝疾甚,群情骇愕。

    陈墨知道这一天还是来了,他知道这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个新皇帝即将上位。无论对这位光启皇帝是不是有足够的尊重,陈墨还是要做出样子,他和韩全海做的一样,跑 ,拼命地跑,跑向太极宫武德殿。

    冥冥之中仿佛有定数,武德殿与东宫邻接,光启皇帝感觉心情不好,他突然到了武德殿,然后让太子来拜见。

    看着太子在自己面前朗朗的背诵了一段诗文,光启皇帝露出父亲应有的慈祥微笑,随后毫无征兆的一头栽倒在书房中。

    杜怀山今天就随侍在皇帝身边,当宦官把杜怀山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