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温柔的夜晚大家能毫无防备,侃侃述说那些平日不说的真话。在吕子娇眼中,原以为这一群娇滴滴,生活潇洒的男女同学都是城里人来着。这会子才知道绝大部分也是农村来的,不少还是很偏僻遥远的村落。在饭桌上,在喧嚣的ktv,你是不能倾听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那么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的。蔡建明的母亲在三年前去世了,不算太严重的病。家里穷,只是因为拿不出三万块的手术费就没有去大医院治疗。在村里挂了段时间吊瓶后病重走了。他说他忘不了市医院医生那双决绝的眼睛。因为钱把一个患者挡在门外,放任一个生命从世间消逝。一个大男孩,在这么个夜晚哭的很伤心。大家都安慰了他一番。良久才从这种悲伤的气氛中解脱出来。后来聊得话题也就轻松的居多。雷军是从甘肃来的,说他们那地方才叫穷。农民基本没啥收入,交通也不方便,去哪都远。小学离家四五里地,到初中就十几里了。早上为了不迟到,从来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一路跑步去上课。所以现在体力出奇的好,迎新杯球赛时就被队里发现挑到足球队去了。逗得大伙一阵笑。女生的情况好点,除了那日苏来自内蒙比较偏远的科尔沁。其它的都属于小康之家。吕子娇一直对班上很多人名字很好奇。那日苏就是其中一个。原来很多少数名族学生之前都是有自己另外的名字。到了大学才改用到汉文的名字。像那日苏在蒙语里是松树的意思。吕子娇之前跟班上女生接触的倒也不多,这会仔细打量了一下,人如其名。身材高挑,带着点混血儿的气质。不过她平时很安静没有内蒙人与生俱来的那种粗狂,皮肤很细,个性温柔,竟像个纯净的江南女子。当然也挖出来不少富二代。像平时生活上有所体现的周小波,龙刚之外素来节俭的曲斌家居然是开煤矿的。原来只听说过山西产煤,没想到在山东也有煤矿。但不管在哪,煤老板必定是有钱人无疑了。还有一个最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薄艺。从不张扬的他居然是个官二代。老爸这官还不小,北京政法委书记薄立军。听着大家讲各自的故事都没困意。一直到天边泛白李攀才提议大家都散了去睡会。等天亮叫车来接着回去。五一过完没几天,新闻上开始出现西藏四川青海一带藏民打砸抢烧的报道。电视上也出现了很血腥的画面。大致情况是danai集团在境外通过渠道号召国内藏民参与暴力活动反对政府的管理。主要攻击的对象就是当地的汉人。连续的报道在学校引起了极度愤慨,虽然是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比列大。但就单个比列来讲,还是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很多人开始带着仇视的眼光审视周围的少数民族同学,开始是藏族,然后扩大到全部的少数民族。中午的时候,李攀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要求速去办公室。针对目前学校出现的对立形式。学校已经多次开会研讨,而且国家民委也给各个学校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尽全力维持稳定维护学校的次序不受干扰。现在导员把每个班长叫来主要交代的有几点:1,任何人不得针对此次事件公开或私下发表有损团结的言论。2,汉族学生不得找任何借口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挑衅,近段时间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斗殴和冲突将直接开除学籍。3,近期各班级不得组织群体性活动。最后交代班上任何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因为李攀宿舍四个人都是汉族的,所以到了晚上他才敢把学校的政策说出来。很少看到学校有这么严厉的措施,都感觉这次事件的严重性。最主要关注的对象还是童迪,班上就他一个藏族的。这段时间童迪的确是变化很大,明显看得出他心事重重,但还是得装出一副什么事没发生过的模样。没人知道事情发生以来,童迪都没有再和家人取得上联系。他总是不停的往家里打电话,都是没人接听。他感觉很孤独,班上同学都是一如既往的对自己好甚至更加刻意的让自己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但这种感觉不好,像施舍还是怜悯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大概一周后,学校办公室来人叫童迪过去谈话。从办公室回来后,童迪就开始彻底不说话了。脸上也看不到一丝丝神情。李攀赶去导员那问清了情况。公安部那边传来消息到学校,童迪的父母参与了暴乱。已经被羁押了。学校方面把情况反馈给了童迪,还做了很多安抚工作。让他安心在学校学习。到了六月份,童迪已经渐渐和周围同学疏远了。吕子娇好多次想和他刻意说上几句话,他基本是回避。目光也越来越不对,最开始还带着点歉疚,慢慢有了些恨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电话却多了起来。总是不停的用藏语在跟人交谈着什么。还不时会有争吵。同学们看着童迪没几天光景变成这个样子无不感到心疼。偶尔看着他通完电话气急败坏的摔手机都想上去安慰几句。期末考前的一天,有同学发现童迪整个上午没来上课。他是从不逃课的,大家发现不妥纷纷跑去宿舍找他。去的晚了,童迪已经离开了学校。东西都打包收拾干净带走了。没人知道他走的时候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千愁万绪还是毅然决然,不能理解怎么能连招呼都没有就悄然离开了。手机也已经关机,看来他是不打算再和这里有什么联系了。到了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也没有来报道,辅导员也在开学好长段时间后才确认童迪不会再回学校了。到了大二,学校对网络的管制取消了。大部分学生都买了电脑。吕子娇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申请了三年的助学贷款,暂时不用家里为了学费的事操心。自己上年度也拿了国家一等奖学金,有五千块。他拿这笔钱买了电脑。当初每个人都是带着有助于学习的冲动和理由伸手像家长要钱买的电脑,后来发现硬盘只够存放游戏和a片,根本没有和学习相关软件的空间。网络绝对是老师眼中的小三,自从电脑开始普及。课堂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点名的压力明显没有网络的诱惑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