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在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辛亥革命一鼓作气把皇帝赶下了台。一个两千多年根基的社会消失在了这片土地。几乎没人知道没有皇帝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孙中山终究是没有给出答案。蒋介石算是一个过度,试图努力创造一个新的王朝。当然这种政治色彩浓厚的新时代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紧接着就是第二件大事发生了。毛**在实力悬殊的环境下把蒋介石逼去了台湾岛。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然后是颁布施政纲领。那时的信息传播没其它途径。主要靠人员下来宣讲,还有就是把什么都刷在墙面上。所以在那个年墙体广告出现了一个小顶峰。随处可见土砖房墙面上刷出一块白漆。字体工整的写着各种布告。中央的政策,各种文书,处理意见,新闻传记等等都会及时的传递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后都会加上一句毛**万岁。神一样的毛**早已深入人心。很快,白漆上出现了中央土地改革的政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责任田。老百姓算才是彻底从皇帝时代苏醒了过来。原来土地并不是跟着谁姓的。属于大伙的。当然,那时也没人再去追问这个大伙是什么。有田种,交完税还能剩下大部分做口粮。这就是天大的恩赐。当然这些恩赐都是毛**给的。于是家里都会用红漆喷出个毛**像,在下面在写上个表决心的忠字。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向毛**请示。今天要做什么。饭前再过来述述衷肠。临睡前的汇报当然也少不了。讲讲一天做了什么工作,背了多少语录。就在大家顶礼膜拜的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来了。对于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对中国的底层百姓来讲,更是少有的新风尚。一张大字报,就能把看不顺眼的人绑起来批斗。一个经受了几千年奴化教育的国家,人们的自我意识空前的膨胀。不用再逆来顺受,凭自己可以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一件令人热血沸腾的事。于是,稍有些主见的文人志士几乎在那场风波中打击殆尽。薄康宁便在那股浪潮中被打成左。在政法委中几个私交的帮助下倒是没有受太多人身打击。只是流放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劳动改造。薄康宁时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副委员长。在同事眼中是一个一身正气,工作一丝不苟的好领导。但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要有人想扳倒一个人是很容易的。随便编几句口号,写个大字报往胡同口一帖就有人来抓。审讯工作也是极其野蛮的,只是问你交不交代。交代定罪,不交代押到广场上公开审判。在失去理智的人群中接受鸡蛋烂菜叶的羞辱后再定罪。薄康宁知道话都是**小组的人在说的。疯狂的群众也不可能会听一个被自己“战友”挖出来的罪犯的话。自己多说无益。所以从审讯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开口讲过一句话。薄康宁到达新疆的时间是一九七三年的冬天,那年气候特别的寒冷。车到了乌鲁木齐后转上了一两解放大卡车。最后在五家渠停了下来。那是新疆建设兵团102团的驻地。薄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地位得到优待。那会中央的高官下放的又何止一个政法委副委员。到对第二天便分到五连三排开始最基层的拓荒工作了。而此时北京的家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薄康宁流放后,剩下夫人刘燕和儿子薄立军。刘燕虽然没有在这个风波中受到连带处罚。但已经从北京制纱厂的办公室主任降为了普通制纱工人。每月工资44。5元。由于担心丈夫在外面受苦每月还要邮去十块钱,母子俩的生活顿时变得拮据起来。七三年十八岁的薄立军念高三,他的生活也是在那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他眼中,父亲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的。突然的变故让他迷惑了。几天以来,他去上课走在校园里同学都在他后面指手画脚的窃窃私语。由于薄康宁在京城的名望,他的事很快就被大伙传开了。没人知道他具体被判什么罪,道听途说他要搞资本主义那套要攻击社会主义政体,甚至说他胆敢质疑毛**。母亲几乎不跟他讲父亲的事。主要是怕他在外面说什么让别人再抓到把柄。总是让他安心念书,将来父亲回来了会把一切告诉自己。薄立军现时的脑袋都是空着的。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告诉他处理父亲是毛**的决定。他不敢再去相信父亲是受了什么委屈遭到流放的。他不清楚父亲当时正在拟草的那份报告都写着些什么内容。但如果真的对毛**不敬。那他肯定是不会原谅的,就算是自己的父亲。自从有了如此思想后,他更加的内疚起来。觉得自己也犯了很大错似地。对不起党和国家,更对不起伟大的毛**。第二年春天,薄立军高中毕业了。为了响应毛**的号召。到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66年开始,所有毕业生都会分到全国各地的农村支援建设。每年的分配方案都不一样。北京的一般都是到北京市郊,天津,安徽农村也有远点的根据需要被分到云南,东北吉林,哈尔滨。今年薄立军班上情况也差不多,大部分到了天津,安徽,浙江。薄立军被分在天津蓟县农垦大队。据北京较近。有两个稍远点的分到了湖南。一个叫陈同,一个叫王薇。王薇的爸爸是北大的教授,在七零年被学生贴大字报拉出来批斗。在文人的观念里,这种侮辱是没有办法接受的。终究没能等到看着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长大,用条白布在自己每天讲课的教室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里还剩下母亲和奶奶,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很辛苦。王薇深知自己爸爸的为人和理想。他只是珍重每个生命,觉得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应该是平等的。人权该得到保障。这本就是每个人内心向往的。为什么一旦扯到人权就是在抓西方资本主义的尾巴。自从父亲走后,王薇打心里痛恨那些打着毛**招牌到处逼迫好人的红卫兵。由于她的不屑,也没少在学校里被欺负。几年下来倒也炼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在薄立军父亲出事后,同学们纷纷避着他时,也就只有她不怕跟他说说话。她不断的告诉薄立军,要他相信自己的父亲是被迫害的。但薄立军已经认定了毛**不可能犯错。只把王薇的话当好意。并没有在内心原谅父亲。另一个叫陈同的其实薄立军并不是很喜欢此人,仗着自己老爸是革委会的委员,自己也在学校成立了一个红卫兵分支。在学校一直是趾高气昂。看谁不顺眼都叫嚣着不要让他抓着把柄,要严肃处理。学校里没人不怕他。人的胆量很多时候都是环境助长的。在北京时,陈同嚣张的很,有个老爸在背后撑腰,身边又经常不缺帮人跟着作威作福。但这等到要上山下乡就蔫了。一个人去那么远又是整天劳动。每天回家哭着吵着让家里找找关系把自己留在北京附近。陈同爸被闹得没法子。硬着头皮找到了负责分配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