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毕业那一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第一份工作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接下来,我便一天又一天地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切身感受着这个城市所拥有的独特的魅力,当然,偶尔心虚的时候,我也会买份报纸寻找下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但渐渐地,我感觉到了周围异样的眼光:

    首先是嫂子,之前还会经常和我谈及北京的名胜古迹,但现在她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找到实习的地方了吗”;其次是光哥,他每次见到我,都会酸溜溜地说道“又玩了一天呀”;还有就是和我同住一屋的几个民工,他们经常羡慕地说道“做大学生真好,也不必上班”。

    在他们无形压力的迫使下,我不由地心慌了起来,每次看到周哥的时候,我竟然都没有胆子去面对他了,我知道,我应该要认真地去找工作了。

    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开窍,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报纸的招聘信息上,但这些招聘信息好多都是相当扯淡,我每次电话过去,电话那头总会找出不同的理由对我拒绝,渐渐地,我开始烦躁了起来。

    有一天,我又无聊地翻开了报纸,突然,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吸引了我的注意,那里赫然写道:招聘兼职,每天100-500元,保证安排工作。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只在北京呆上一个月,兼职才是真正适合的工作,当然我之所以会这么想,保证安排工作几个字也占了很大分量。

    于是,我顺着上面的地址来到了四通桥双安商场附近的一个居民楼下,沿着黑暗的楼梯爬上了三层,便看到一个小屋的门上赫然写着“招聘”两个大的楷体字。我轻轻地敲了下门,便听到里面传来“请进”,于是,我忐忑不安地走了进去。

    迎面坐着的是两个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们两个人似乎小声地交谈着什么,另外一个阿姨模样的女人则在后面一个柜子前整理着文件夹。我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道:“您好,我想做一些兼职工作,请问,您这里可以提供吗?”

    那两个阿姨打量了我一番后,对视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说道:“你应该是个大学生吧!”

    我连忙点点头,只听得一个阿姨说道:“你带毕业证了吗?”

    “没有,我今年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

    “哦!”那阿姨似乎非常为难,只见她眉头紧皱,继续说道,“还没毕业,这就不好办了。那你带其他有效证件了吗,身份证或者学生证之类的?”

    “嗯,”我连忙接道,“这两个我一直随身带着!”

    “嗯,好!你先填写这个表格,我们会根据你的要求给你安排合适的工作!”

    表格更像是一份简历,我便想也没想就认真地写上了姓名、出生年月、电话、毕业院校等信息,最下面一栏是工作经验,我想了一下,便写道:本人在校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曾是人文学院足球队的主力中后卫。这样写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能干、开朗的体格健壮的青年,如果工作的地方发现我还是个足球天才可能会和我切磋下,甚至会对我另眼相看。

    那阿姨给我复印好身份证和学生证后,接过我填写的表格仔细看了下,不禁笑了起来,问道:“你叫吴用?军师呀,梁山好汉!”

    我傻笑着附和了一下。

    “你这个名字很特别,天生我才必有用嘛,以后你也肯定会是个成功人士。”

    不管她真心与否,听到这样的鼓励我还是忍不住激动了一阵,我连忙说了声谢谢,心情也随着放松了许多。

    “你是浙江林学院的?” 其中一个阿姨问说道,“那可是个名牌大学呀!你们是重点学校吧?”

    我不由地一惊,没想到地处京都的她们竟然还知道浙江林学院这么一个不为人知的学校,难不成我们学校的确有点牛逼?为了给自己增加几分光环,我忍不住附和道:“我们林学院在浙江是非常出名的,林学专业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嗯,你是广告学毕业的?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

    “我希望可以找个专业相关的工作吧!这样可以丰富我的专业知识!”

    “看你也是个非常懂事的学生,我们一定会格外照顾你的!”那阿姨笑了一下,转过身朝着后面的阿姨叫道,“小王,你找下广告方面的职位。”

    接着,她递给我一个名片,说道:“这是我们的会员卡,半年之内都有效,如果工作不合适,你可以拿着它随时来找我们,我们会重新给你安排工作。我们是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的下属单位,根据规定要收取100元钱的手续费。”

    我吃了一惊,说:“100块钱?你们不是招聘的吗?还要收费呀?”

    那阿姨鄙夷地对着我笑了下,平静地说道:“我们隶属于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是发布求职和招聘的一个平台,收取费用也是有国家相关规定的。你想想,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各种工作,你半年之内找工作都是免费的!”

    经不住她们的狂轰滥炸,我终于还是掏出了100元钱,那阿姨接过钱后才把我的身份证和学生证还给我,同时把三张纸条给我,说:“我们根据你的相关信息给你推荐了这三份工作,地址上面都有,到时候你只要把这个纸条给他们,他们就会录用你的!”

    “交给他们,他们就会让我上班?”我很是诧异地问道。

    “是的!”那阿姨自信满满地回道,“怎么样,这100元值吧!”

    不必面试就可以直接上班,如果这一个月,我赚了1000元,那这100元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于是,我连忙感激地向她们鞠了一躬,很有礼貌地退了出去。

    三个纸条就像是诸葛亮交给赵云的三个救命“锦囊”,我忍不住一下子全打开了,只见一个上面写着青学市场研究公司——市场调研——三元桥和详细地址,一个是西坝河附近的电器销售,最后一个是静安庄一家广告公司的广告设计。

    这时才下午两点,时间还早,我便很是兴奋地搭上公车向西坝河方向奔去!由于那时我对北京的地理还不是很熟悉,下车后转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那个大楼,幸好有位北京本地的大婶很是热心,不但给我指明了方向,甚至还带我到了那个小区门口。我顿时间感动的热泪盈眶,有一种立即想认她做干妈的冲动,但冷静下来一想,也许她只是看我面善才如此热心的,说不定我想做人家儿子,人家还不想做我的妈呢!

    来到那栋大楼17层03号房间门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