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煜在上台前, 自认为已经很高的估计了井中雄义的实力, 但是上台后却发现, 自己还是对井中雄义估计不足,
抛下他刚柔并济的掌力先不说, 单说他的修心功夫, 就出乎吴子煜的预料,
日本的武道跟中国的有些类似, 越到高深境界, 越是讲究修心的功夫, 可以说心的宽广, 决定了将來功夫的成就,
一个心胸狭窄的武者, 可能凭借一时狠劲, 会练到武学的高深境界, 但是由于心性所限, 他一定无法达到绝顶境界,
单凭这份修心的功夫, 井中雄义的确有登顶武道最高境界的希望,
黑拳比赛可不像拳击擂台赛一样沒有时间限制, 黑拳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 胜者站着, 输的倒下,
吴子煜和井中雄义两人的耐心都足够, 井中雄义在孤岛修炼, 能耐得住寂寞, 而吴子煜对于太极理解很深, 深得其精髓以静制动,
两人的无动于衷, 把所有的观众的心情从期盼带到等待, 最后又从等待带到了失望,
“妈的, 到底打不打, ”
“不打, 退票, ”
“浪费感情, ”
台上的场面越來越失控, 观众们的情绪也越來越激动, 现场马上就要有混乱的趋势,
吴子煜凝心静气, 更是缓缓闭上了眼睛,
井中雄义并沒有因为吴子煜闭上眼睛就有任何的动作, 像他们这种级数的高手, 闭眼睁眼其实并沒有多大差别, 因为他们动手依靠的并不是眼睛, 而是气机的差别,
气机, 这种东西非常好玄妙, 高手对气机的感应也非常灵敏,
吴子煜闭上眼后, 心思也开始防空, 从眼前的擂台扩展开去, 蔓延到了整个场馆,
突然, 一股杀机由看台的东南角射來, 这股杀机非常明显, 一触即发,
吴子煜能感应到一根管状的东西正对准了自己,
枪, 这是吴子煜的第一反应, 这种黑拳场地, 有严格的安保措施, 枪是绝对禁止带进來的, 在x光射线的照射下, 枪无所遁形,
这东西是怎么带进來的, 吴子煜无暇去想, 但是他会想究竟是谁要杀自己,
感应到杀机的一瞬间, 吴子煜的心头闪过好几个念头,
高手对战, 讲究的是心无旁骛, 拳台上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对手, 而且对手对气机又有灵敏的感应,
就在吴子煜一闪念的时候, 井中雄义动了, 他一动, 就是雷霆般的攻击,
井中雄义出手就是空手道技法四向战中最利于直线进攻的掌底突, 直线进攻, 朴实无华,
招式还是其次, 井中雄义最最让人惊惧的是他这一招中蕴含的气势, 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气势,
功夫重在气势, 气势强, 必然威力大,
而且井中雄义的出手选择的是吴子煜分神的一刹那, 此消彼长之下, 吴子煜仓促躲避, 立时落了下风,
吴子煜使用的是绕, 他腿部弯曲, 重心瞬时移到左腿, 右腿一转, 右腿带左腿, 整个人倏地转了出去,
吴子煜的这一闪避, 虽然让井中雄义抢得了先机, 气势上压过吴子煜, 但是却也沒有把吴子煜毙于掌下,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 这一动, 让吴子煜避过了看台上传來的致命杀机,
井中雄义和吴子煜两人的步法极快, 在短短的两三秒间, 就已经各自出了七八招, 其中有三四照短兵相接, 井中雄义刚猛的内劲, 震的吴子煜小臂骨痛欲裂,
失了先机, 却让吴子煜避开了致命危机, 吴子煜身上杀机消失的无影无踪, 压力顿减, 专心跟井中雄义应战,
两人的这一番交手, 只持续了短短的十几秒钟, 但是在这十几秒内, 两人交手近百招, 快逾闪电,
看台上的观众只感觉两人互相凝视半个小时, 一动手, 只有半分钟, 就各自又回到原位,
现场观众又响起了一片嘘声,
吴子煜这时才真正亲身感受到了井中雄义的功夫, 井中雄义的掌力刚柔并济, 的确超越了暗劲境界, 把刚柔两种劲道都糅合到了功法里, 很厉害, 功力也比吴子煜高了两筹不止,
但是吴子煜习练的是道家功法, 特点就是气息绵长, 耐性持久, 虽然井中雄义很厉害, 但是吴子煜也不见得就赢不了他,
相比于吴子煜的胳膊剧痛, 井中雄义虽然比吴子煜略好一些, 但是心中的惊讶却是无以复加,
武道的修炼, 重在修上, 而修是必须拿出大量的时间, 甚至有时间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悟性,
这也就是说武道修炼, 悟性和苦功缺一不可, 悟性是天分, 苦功是时间,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样, 才能出功夫,
井中雄义从十三岁开始跟着大山倍达练习空手道, 跟随大山倍达创立极真会, 后來又跟随大山倍达四处遍访高手, 再到后來的心灰意冷, 隐居孤岛, 独自悟道, 可以说井中雄义的一生, 心无旁骛, 时间和生命完全献给了武道,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但是眼前的这个对手充其量二十几岁, 自己浸淫武道三十年, 竟然无法奈何他,
井中雄义怎么能不吃惊,
不过更让井中雄义吃惊的是吴子煜虽然功力比自己稍弱, 但是对气机的感应之灵敏远在自己之上,
可以说气机是衡量高手将來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自己刚刚一动, 他的气机一下就感应到了自己的进攻, 甚至是他的闪避, 完全是在气机的牵引下,
也就是说他的脑子根本就沒反应过來自己的进攻, 但是身体却在气机的感应下, 主动的做出了闪避动作,
而且这个年轻人在心境的修炼上也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