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妖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若个书生万户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咕咚!”

    安静,一片安静。

    铜雀台内,陆九渊已经远去。但是剩下的众人一个个神色变幻,喃喃间说不出一句话来。唯一有的动响,就是一阵吞咽口水。所有人都压着不敢喘大气,像是被什么东西震慑住。

    铜雀壁上,陆九渊留下的诗文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尖刀将四周划开。旁的诗文,都已经退避三舍,倒像是印证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诗名起的非常普通,也很刺人——陆九渊赠房师兄。

    乍听这个名字,还以为两人是知交好友。一个姓房的师兄即将远行,另一个叫陆九渊的诗人做了一篇诗文相赠。

    但是仔细看看内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房玄清脸色憋的通红,饶是体内的浩然气都开始絮乱起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当有人忍不住心中热血,轻声念出这首诗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房玄清,有怜悯有失望亦有鄙夷。堂堂一个书院弟子,比斗诗文竟是败给了一个武夫。

    而且陆九渊的这篇诗文,注定将和《长恨歌》一样名动天下。如此一来,《陆九渊赠房师兄》的故事将会流传恒久远。只要一提起这首诗文,那么两人的故事就不得不提。房玄清的名字,将会成为文坛笑柄!

    感受到无数道情绪各异的目光,房玄清通红的脸色开始转而苍白。眼中的难以置信与黯然,昭然若现。突然,他只觉得胸口一闷,再也压抑不住,一口鲜血喷出都来不及用手遮挡。

    “陆九渊,我不如也!”

    说完这句话,房玄清再无颜面呆在铜雀台内,当即快步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帘。

    “这个陆九渊,究竟是什么人。”

    “临场发挥,两篇传世佳作注定名动文坛。《长恨歌》催人泪下寓意深刻,这首新作更是气象非凡豪情万丈!”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吴钩!

    去收取那后来被北荒占据,关塞河山的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这首诗文在天策武院生陆九渊作来,那便是年少豪情志气高远。在场无不是儒生,诗文“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腔热血,纵然是读书人亦想要指点江山,决策千里。当初关山外丢失,是神朝开始衰败。但纵然如此,天策人无不想收复山河,甚至是占据北荒、南蛮。

    戎马生涯,杀敌建功,是每一个天策人心中的抱负!陆九渊最后一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更是激励起无数读书人心中的渴望。

    读书人为什么不能封侯,只要我建立莫大功勋,说不定就是第一个以文名封侯之人呢?!

    “好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

    许多儒生开始拿来纸笔开始抄下陆九渊的诗文,感慨对方提笔写的字也是风骨非凡时,铜雀台内忽然传来一声赞叹。

    这声赞叹就像是平地惊雷,令所有人都心神一荡。眨眼之间,铜雀壁前一名儒袍老者啧啧声看着陆九渊留下的两篇大作感慨:“此子非凡,不行,我得让他来铜雀台!”

    众人还等不及反应,儒袍老者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他们的眼帘。

    站在十四皇子身旁的老儒瞳孔一缩,惊讶道:“居然是吴老先生!”

    “之前的文华阁大学士,吴文清?”

    小十四爷的反问才出口,人群中已经有不少人认出了吴文清来。

    “居然会是吴大学士!”

    “这个陆九渊,发达了。”

    “吴大学士如今执掌铜雀台,刚才那话肯定是要邀请这个陆九渊加入天策书院了。”

    “陆九渊,天纵奇才,才情非凡。单单是这两首诗文,足以让文坛震动。邀请他进入书院,也是无可厚非!”

    不过,马上就有人反驳道:“他是朱雀武院的院生,怎么可能加入书院呢?”

    “是啊!”

    “可惜,可惜。”

    “如此英才,居然误入了天策武院。”

    在者都是儒生,对于武院没有恶感。但比起书院来,自然是书院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更高。如今看到陆九渊这等文采非凡,心中不自觉的就将他归入儒生一派。

    堂堂一个文采非凡的少年,进了天策武院,不是误入歧途又是什么呢?

    就在无数人为之扼腕的时候,人群中传来幽幽一声:“谁说进入天策武院后,就不能进入天策书院了。当年的那位陆少卿,一样是姓陆,一样是朱雀武院的院生。可是最后呢?他进入了铜雀台!!!”

    嘶——

    这一声幽幽的感叹,就像是阵风掠过,令无数人哑口无言。

    大理室少卿,陆处玄。唐国公幼子,自小武道天赋纵横,号称神朝第一天策郎。最后弃武从文,进入天策书院——铜雀台。浩气长河宛若九天星河,令人仰望!

    从古至今,能够成为神朝第一天策郎的,唯他一人。

    因何?

    只能他是天策武院的武冠,后来又是天策书院的魁首。

    如此人物,这一刻竟然被拿来和陆九渊相提并论。许多人心中虽然觉得两者差距甚远,但谁又敢保证陆九渊此子在儒道不能骤然崛起呢?至少这两首诗以及这手字,足以令他傲笑无数儒生。

    就在无数人感慨万千时,铜雀台后的梅林中忽然出现一排书院生。他们一个个铜雀儒袍摆动,快速进入铜雀台。

    “诸位暂且退开一下,让出铜雀壁前。”

    为首一位铜雀儒生开口,语气中没有半点傲然,但是一身气度令人折服。其余的铜雀儒生将人群隔开,在铜雀壁前露出一个大平台来。

    “这是有书院大人物要来。”

    “诗文浩气冲天起,肯定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我今天有幸看到两首传世佳作,还能见到书院的高人,当真是好福气啊!”

    很快,数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慢悠悠的进入铜雀台,然后汇聚在铜雀壁前。

    他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