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此番赏莲,与圣上同去的臣子并不多。不过是五六位近臣重官,而且携带的家眷、丫鬟、小厮等也都是从简了带的,人员数量减了再减。莲徘这样无家眷的官员,尽管位高为一品,也只携了梅三一个丫鬟。
此次出游的名目,晏徊也是在莲徘过目时瞧过了的。
统共摸约四十来人。
这其中除了莲徘,还包括太傅张大人、大理寺少卿秦大人、帝都巡抚杨大人以及……薛沐。
这几人的情况,她也都略通一二。
太傅张大人,是宝和帝还是太子时候的老师。这老爷子为人极有气度,一直都是中间派,如今也鲜少插手朝事,对朝中事态呈放任之态。行得端,做得正,也放得下。张太傅之子早逝。倒是张太傅之孙张尘轻,与莲徘暗中关系密切,在莲府她也曾见过本尊一两回。的确气度与他爷爷相像。不过,这位年轻的吏部侍郎近日来告病在家。此次也未能出席。
大理寺少卿秦大人,与张太傅类似,因同样难言他投身哪个阵营。却也能言与张太傅相反,因着他明着是薛沐的人,暗地里却也与莲徘有往来。不知该用“老谋深算”,还是“老奸巨猾”来形容他更恰当些。他的夫人是监察史李大人的女儿。家中有妾侍两房。只是至今无所出。
帝都巡抚杨大人,此人的阵营也依旧是模糊难辨。他的为人也倒是没他的家事有说头——他是凭着科举成绩入朝为官的,同样平民出身的发妻早逝,倒也为他留下了一儿一女。家里妾侍有十三房,儿女甚多。
至于薛沐……他的夫人是徐太保的独女。家中有6位侍妾。不过说来倒是也怪,薛府至今只有千金而没有少爷。府中有5位小姐,其中夫人所出的有2位。
出行当日,微云和风弄轻阴。薄雨若有还无。
正宜出游。
临行前,莲徘又照着那日的朱砂印记,在晏徊的侧脸上用特殊的朱色染料抹了印子。
他拿巾帕沾了朱色染料在她的脸颊上轻柔地细细抹开。
隔着巾帕,她也能感触到来自他指尖的淡淡的温度。
她微微垂着眼帘。
眼睫轻颤。
直至他搁下帕子,淡淡地道:“好了。”复又叮嘱道:“尽管这染料沾了水不易落,仍需仔细些。”
她依旧敛着眉眼:“是,公子。”
莲府的马车到了南湖湖畔之时,张太傅、秦少卿、杨巡抚都已经到了。
梅三低眉顺眼地跟在莲徘身后,听他与三位大人寒暄。
不多时,薛府的马车也到了。
罗锦幕帘,红木车架。轿角悬挂的玉玦脆声作响。
掀起锦帘,四轮马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接着是两个与她年岁相仿的少女。
那中年男人个子并不高,微微有些发福。眉毛很浓,嘴唇也有些厚。眼睛不大但是目光显得锋利。面上显出些许的桀骜的意思来。
她不过望了一眼,便垂下了眼帘,敛下了黛眉。只是指尖依旧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栗。
这便是薛沐。
目无王法,一手遮天的薛沐。
晏家灭门一案,他脱不了干系。又或者可以说是,十有**为他所为。
她爹当年在世的时候,但凡战事告捷回了帝都,便总会看不过去当今圣上的作为,忍不住上言劝勉宝和帝。宝和帝面上只是不耐,却也并未发作,只因他再昏庸也明白晏家为当朝重要的望族将门,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臣,何况晏韩两家还有婚姻联系。这两大将门,是全朝武将的领军人物,他无正当的理由,还尚动不得。她爹也可说是坏过薛沐不少“好事”,也经常被他下绊子。只是那些小事始终未能撼动晏家这巨树。
但他终于还是以“叛国”这样诛九族的不赦罪名,将晏家连根拔起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