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校长。
王校长用心提醒老同学说:“你可别把老行当甩了,要知道三天不练手生,在家常把备课本拿出来看看。虽然书本不一样,但这教书的感觉可别丢了!”
发伯笑着表示同意:“那是,那是!”
王校长将烟灰重重弹在地上,侧脸对发伯说:“记得这事儿暂时别讲出去啊,你知道的,有很多事都意料不到!”
发伯当然明白老同学叮嘱的意思,他说:“不会不会,这八字没一撇的事儿,我怎么也不会讲出去,何况这对其它人也不公平!”
王校长进一步解释说:“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李老师家爱人原来不是在学校代过课嘛?这你知道的。她那时候也是带六年级,刘老师来了之后就把李老师爱人退了。若是要让她知道你来的话,心里会不好想,也影响他的情绪。既然乡里优先考虑了你,到时候把手续办好了就说是县里批的就行!”
发伯一听情况是这样便有些难受,思索良久抬起头对王校长说:“这样的话学校应该优先请李老师爱人回来才是,我是从中学下来的,再说又是自己辞的……”
王校长说:“这是乡里出于对学生和学校负责的态度作出的结果,你毕竟是正式老师,有上岗证的,还是年年评了优秀。你教学生肯定比李老师爱人带出的质量要好,这是肯定的,也毕竟是个代课老师。”
发伯还想说点什么却被王校长挡下来,他打气说:“别想那么多,反正我们学校是等着你!”
发伯点点头说:“这样的话,你们多帮忙操心。时间到了我就来!”
王校长笑着说:“等你来了我就不怕这几年升学率总是全乡倒数了!”
校长说的对,冯老师绝对是个好老师,这点发伯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以前在小学都的几年,基本上考入镇中学的占毕业班的百分之七十。
给冯雨沐报完名,回到家时正午已过,瑶妈不高兴地站在廊下等着发伯。见他们回来便没好气地对发伯说:“去报个名,别人早都回家半天了,你比他们近还这么晚才回来,做什么去了?”
发伯今天心情很好,一是把儿子送上学了二是王校长带给他的喜讯,这不得不让他开心。面对瑶妈的问话在,他心不在焉地说:“没事,遇到王校长聊了一会儿,耽误了点时间。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等着做,老同学见面总不能不打个招呼是吧?”
瑶妈不耐烦地说:“等你回来带冯雨瑶,等半天了!”
发伯奇怪地问:“你这不带的好好的嘛,等我做干什么?你这要上个厕所什么的,不还有她奶奶在家里嘛?”
“她奶奶上山砍柴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要出门,到这个时候还没动身,一会儿就要天黑了?”,瑶妈显得很焦急。
之前从没听瑶妈说起过要出门,就到今天早上发伯离开的时候也没说。发伯不解地问她说:“你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瑶妈不屑向发伯更多地解释,只是冷冷说道:“娘家有事儿,跟你说了也没有用,你什么时候操过心呢?”
“不跟我讲,我怎么操心呢?你娘家有事那我们也得帮忙不是?到底是什么事儿?”,发伯追瑶妈,想听她说说到底是什么事。
瑶妈很厌烦地说:“她大舅明天嫁女儿,我得去几天。”
发伯慎重地说:“这么大喜事儿又是至亲,怎么说也得去,怎么今天才说嘛,我们也没个准备?”
虽然瑶妈的娘家人对发伯的态度不算太好,可遇到这么大的喜事自己还是要早点去。于是他对抱手等在一旁的瑶妈说:“那快点收拾,收拾了我们好走!”
“你在家里带孩子,她舅舅那边我一个人去就行。”,瑶妈果断地说。
发伯觉得这样很不妥,怎么说也是一门重亲,嫁女儿是大事,可不能在这接骨眼儿做得小气了。发伯还是坚持要去,他说:“都去吧!这样也尽到个礼数不是?”
“不用了,她大舅那天来接客时,你不在家,当时就跟他讲了你没时间去。”,瑶妈提前就没留机会给发伯。
发伯想不通为什么瑶妈会说他没时间,但他不想多问,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只得苦笑着说:“那你收拾好了快点去,如果行的话把冯雨瑶也带上吧,她可好久没去外婆家了。我这几天刚好把萝筐修理一下,过几天准备收玉米了。”
“出个门天远地远的,要你在家里带几天都不行?一说要带女儿你就这屁事那屁事来了,我一年到头在家里带怎么过日子呀?”,瑶妈的火腾一下又上来了。
发伯解释说:“你下去同样有时候嘛,反正也是玩,带着冯雨瑶的话我在家里好多做点事。”
瑶妈冷笑着说:“做事,你那屁大点事我还不知道。就是想在家里玩,平时玩得还不够是吧?这出一趟门都得不到个清静……”
见瑶妈又要开始吵架了,发伯无奈地说:“放家里就放家里,哪来这么多话?安心去吧,我在家里带她就得了!”
瑶妈狠狠剐了男人一眼,转身进屋收拾东西去了。兄妹俩跟着发伯在院里转圈圈,这个下午没多少事,喂猪也还不到时候,呆会儿去山上接回奶奶就可以了。
冯雨沐开心地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接奶奶回来好不好?”
发伯对儿子说:“等会儿我去接就行了,你要在家里照看妹妹。”
冯雨沐听话的点点头,拉着妹妹到泡桐树下玩儿去了。发伯对里屋喊了一声:“我上山去接奶奶去了,你收拾好了就直接去。”
瑶妈从里面跑出来,对正要走出院子的发伯大声喊道:“不给我礼钱?让我拿什么去写账?”
“哦,床头还放有五十块钱,自己拿吧!”,发伯边说边走向上山的方向。
“十块钱你去呀?”,瑶妈质问发伯。
发伯说:“你写个人情账五十块钱还不够,平常家五块都是最多了。舅舅家嫁女儿才给五十块呢!你去看看还有没有比十块更多的?”。
瑶妈鄙夷地说:“回一趟娘家还是这么大喜事,五十块钱你好意思让我拿出手?碰到侄儿男女还不得一个人给个三五块?”
发伯觉得给小孩子出手三五块钱,有点不可思议。按目前山里的行情,大约见到后辈打发也就最多一块,他有些说:“三五块?你以为钱是水冲来的!逢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