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天下为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5又见隐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夫人小家子气。觉得贾玖上不得台面,贾玖还觉得王夫人太会败家。说他鼠目寸光还侮辱了老鼠。

    当初如果不是王夫人跟下面的奴才们联手、贾母明着做壁上观暗地里却推波助澜,只怕邢夫人当初就把这府里改过来了,哪里会让王夫人又做了那么多年的当家奶奶?邢夫人又怎么会被王夫人跟那些奴才们联合算计,败坏了名声?

    这些事儿,不止这府里清楚,后街上的人也十分清楚,外头的人一样清楚,只不过,看在贾元春新封皇妃的份儿上,如今大家都不在人前说出口罢了。

    当然,也仅限于人前不明着说罢了。

    谁让王夫人太过嚣张,谁让薛家吃了独食又违反了游戏规则?王夫人跟薛姨妈是亲姐妹,外人可不知道他们两个互相算计的事儿,也只会把他们当成一体,把薛家当成王夫人的附庸。

    至于贾玖,作为邢夫人的女儿,他只是如此暗示已经是很客气了。就连史湘云都不知道该如何帮王夫人说话。史湘云就是再糊涂、再心悦贾宝玉,也不敢跟皇帝叫板,说皇帝已经拍板论罪的结论说不对。

    再者,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越描越黑的。贾玖的话中并没有指名道姓,说的又是大实话。如果反驳了,只会让王夫人的名声更加不好听罢了。还不如这样含糊着。至少,李家太太和李纹李绮母女三个没有听出来。因为没有人跟他们说过这些事情。

    王夫人心中有病,又被关了这几年,性子早已经不复从前。

    王夫人在闺阁之中的时候,也跟王熙凤一样,泼辣明丽,嫁到贾家之后,上面两层的婆婆,一个比一个厉害,下面还有极能干的大嫂和牙尖嘴利的小姑子,偏偏他的丈夫贾政还不知道护着他。二三十年的不如意的婚姻,硬生生地将他磨成了一个端着木头面具的“慈悲人”。

    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如果不是被禁足于佛堂,王夫人还会是那个慈悲人。

    可惜的是,王夫人被关在佛堂里面六七年,连房门都出不去,只能透过窗漏艳羡着房外的景色。这样的生活过了六七年,王夫人的性子也越发古怪。

    现在的他,平日里还好,可若是惹急了,他是分分钟变泼妇的节奏。

    也亏得他年纪大了,城府也深,一直压着他的贾母又坐在上头,让他保持了理智,不然,他早跳起来挠贾玖的脸了。

    王夫人虽然没有什么表示,可是他的神情还是露出了端倪,让李家太太跟李纹李绮看得个明明白白。就是这母女三人之前对贾家的事情一无所知,听到贾玖意有所指的话,再看到王夫人一变再变的神色,这母女三人也知道不对劲了。

    似乎有什么不对?

    李家太太将目光转向侄女,却见侄女低着头,盯着脚下,就好像脚下突然开了一朵石中花。

    薛姨妈连忙打圆场:“各家有各家的过法。我们家也是,从来只有买人的事儿,却没有卖人的道理。”

    “各家有各家的过法,这句话我赞同。”贾玖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他也认同这句话:“只是越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就越应该惜福。就连宫里。宫女们到了年纪,也会征求人家的意见,放人出来呢。更何况我们?有的人安分又忠心,认准了我们这一个主家,那我也不会撵他们走。也有的,家里有个聪明的小子,不忍耽搁了孩子的前程的,难道我也把他们强留下?那可成了留来留去留成仇了。”

    史湘云敏锐地发现了贾母的不悦,立刻接口。道:“二姐姐,好端端的,你怎么说起这个来了?我不爱听。倒是邢姐姐的首饰。也是二姐姐的?以前怎么不见二姐姐戴过?看款式,也不像是京里的。”

    贾玖点了点头,道:“是啊。这是某个打江南进京述职的官员送来的节礼,说是江南的流行。我看他精致。就收在箱子里。”

    史湘云道:“这么说来。二姐姐还真没戴过。”

    贾玖道:“那是自然的。我经常出入宫廷,宫里的衣裳首饰是有规矩的,一丝儿不能错。这种江南款式的首饰,在家里戴着玩也就罢了,若是戴到宫里去,谁知道会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可是在自己家里,左右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太讲究。所以这些外头送的首饰。大多都压了箱底。”

    史湘云道:“说起来,家里的众姐妹们。就属二姐姐首饰多了。”

    贾玖笑道:“我的首饰多,大姐姐当初在家的时候,首饰也不少啊。云妹妹,你忘记了,我们家,要参加选秀的姑娘是不同的,这衣裳首饰的份例也比其余姐妹们多一些。小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大姐姐,天天有新衣服穿,月月戴新首饰。大姐姐的首饰,就是我现在想起来,可是富丽堂皇,气派得紧。”

    贾母这才笑了:“二丫头,你羡慕你大姐姐,你怎么不知道别人在羡慕你呢?你自己数数,你手里有多少首饰是宫里赏的?不说别的,就说你手腕上的这只盘螭衔珠十足真金镯,那可是当今万岁亲自与你戴上去的,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体面。你还在这里说嘴。”

    贾母的语气里面少不了的责怪,可更多的,却是自豪。

    贾玖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对于贾母来说,那可是与有荣焉、值得夸耀的事儿。

    李家太太道:“上回我就注意到了郡君手腕上的这只镯子,这种螭纹镯可不是一般的身份可以用的。我在心里嘀咕了这几天,一直都不敢问。却原来是万岁给郡君娘娘戴上的?”

    贾玖连忙道:“那是六年前的事儿了。那年我八个虚岁,第一次进宫,谁想就进了万岁和皇后娘娘的眼,我与母亲,一人得了一只镯子。到现在,我还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呢。”

    贾母这样说,其实也是一种炫耀,炫耀贾玖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说不定会比贾元春更荣耀。

    可是贾玖却不能坐视流言的生成,所以他含混而过,却强调了他当时的年龄,也模糊了皇帝亲手为他戴上镯子的事实。同样的一件事情,被他用春秋笔法这么一精简,故事带给别人的感受,就完全两样了。

    王夫人刚听到贾母的话的时候,就宛如烈火焚心,十分煎熬。在他看来,这是贾母要放弃他的女儿,转而支持贾玖的表现。不然,贾母也不会现在就给贾玖造势。让他高兴的是,贾玖竟然十反感贾母这样做,并且迅速地作出了反应。

    王夫人很清楚,自己的婆婆是个怎样的人。就跟当年的事情一样,当初,那位嫡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