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死在赤壁之战前期,也就是七八月份,死在枭雄自私鬼曹操手上:“难道是许昌?”
“你怎么知道?”华佗刷的一声抬起头看着孙绍,这太不可思议了。自己去许昌根本就没告诉外人。
“先生此去断无活路,不如留在益州,我孙绍请求先生建立医学,广收门徒,福泽华夏。”说完孙绍就拜了下去。
此事过于诡异,华佗不是神,他猜不透,但是看到孙绍此刻的动作表情,他微微怒道:“那还不是为了你的军队,你的治下百姓,你个人的千秋功绩?我去许昌不过治他曹操一人,然后云游四海,跟你走不是要被捆在你的战车上一辈子?”
果然不简单,其实华佗的猜测**不离十了,在华佗眼中孙绍这样的人和曹操没区别,都是枭雄,根本就不关心百姓生死。
不过孙绍并不气馁。
“先生长命百岁,一生行医,不过医治几人?我大汉千万里土地,亿万子民,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您的恩泽?医小民易,医大国难,孙绍不才,恳请先生以天下为重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我愿辞官跟随左右”孙绍握紧了双手,显得很激动,他目光中流露出期盼和坚定,他相信自己这前无古人的思想,会给华佗这样以人为本的善良之人以冲动。
事实上他对了,在这个世家大族把持天下的大汉,怎么会有人将小民放在心上,世家们在大汉这白纸上肆意书写自己的光彩辉煌,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曹操,荀?……千古之后,人们记住了他们,殊不知他们背后是千万白骨。
这些人中有的人身怀大志,会创出不朽伟业,却因为出身低下穷困,得了疾病无钱医治而死。
有的人天生聪慧,智力超群,未来有治国之才,却根本无处学书,一辈子老死田地。
有的人身材健硕,力大无穷,拥有成为元帅的资质,却因为自己是个小兵,在战场上被什么弓箭之类杀死。
有的人……
太多太多了,在没有科举制度,没有遍地私塾的中国,有多少大才泯灭?名留青史的都是士族,把持这成功之路的世家。
华佗居然从一个大都督口中听到了以百姓为重的思想,真正意外,他知道孙绍所说的百姓是这些农民佃户,而不是皇帝口中的士族。
“容我好好想想,”华佗心动了,医小民易,医大国难,说到他心声了,自己快百岁了,治过多少人,结果国家越来越乱,百姓越来越惨,小民身体上的残缺哪能比得过大人物心中的畸形?
虽然出身士族,但是他根本就不支持这种制度,越是因为出身士族他
越是明白士族的自私自利。他们做官不是为了捞取好处就是为了获得名声,他们办学不是为了扩大势力就是为了增加影响,他们不在意主子是谁只在乎这个主子能不能代表他们家的利益。
他亲眼看见他们华家为了逃避赋税,隐藏佃户,整整动作了几十天,夜夜开会。这样的制度的确能够维持统治,但根本就不牢固,一旦天下子民不满,就将天翻地覆,如现在这般。
虽然是个医生,但是华佗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一丝权利的,他做梦都想让平民当家做主,可惜事实是残酷的,他人生也有一半的时间被权贵们挥之即来呼之即去,根本非他自愿。
一时间屋子安静下来,只留着这药香阵阵。
PS:以后基本上都是晚上更新,我以前太笨了,根本忘记体会大家的看书时间了。
这一章我向大家基本传达了自己对于东汉到晋朝世家把持朝政的一丝理解,不管这个制度是不是适合那个时期,我们知道肯定有更好的制度去代替!
如果孙绍想要创造一个不一般的帝国,他必须要费尽心思去打击这个制度,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引进科举甚至内阁等制度,解放整个天下的劳动力创造力。
如果让我选从东汉到南北朝选一个能实行科举的时期,我肯定选三国,人口极少,国家还在,士族可以通过战争去打压,反正用尽方法还是有一丝希望的,作为一个穿越者,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