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雨官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调研(下)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运气暂时要比赵建辉好,赶上了好时候。同样,他也没有预见到将来市场的变化。陈进清楚地记得在不久的将来,全国白酒将进入大规模的生产过剩时代,到2000年,全国的白酒产量下降到最高峰时的一半以下。而且在如此多事之秋,白酒市场的假酒事件、盲目炒作仍不绝于耳。     之后,国家税务部mén宣布对白酒进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法,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现行按出厂价25和15的税率上从价征消费税的办法不变的条件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与此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税的抵扣政策。政令一出,业界一片哗然,白酒业遭寒流袭击,加上行业不景气,便出现了全行业的哀鸿遍野。在这种大环境下,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的话,chūn江酒厂必定逃不过破产倒闭的命运。     而且chūn江酒厂和石城汽车制造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chūn江酒厂现在还没有沦落到停产的地步,趁着现在还红火的机会,转型、调整还来得及,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程光华的态度让陈进除了苦笑无言对之。     程光华意识到陈进情绪的变化,同时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态度可能让这位年轻气盛的陈主任有些不舒服,不管怎么说今天主要是感谢陈进昨天的帮忙。程光华放下筷子,笑道:“陈主任,我这个人喜欢有什么说什么,你不要介意。”     说着又叹了口气道:“其实刚才你说的走jīng品路线,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你可能不太了解情况,现在我们酒厂后面跟着七八个供应商,这些酒厂都是我们石城下属各个区县的支柱企业,他们都指着我们chūn江酒厂吃饭。我们在产业上的调整都关系道他们的存亡,如果我们要走jīng品路线,不是我危言耸听,这些酒厂肯定都要倒闭。现在不是有句话叫做:要当好县长必须先要办好酒厂。我们不进他们的酒了,下面的那些县长们能饶得了我嘛而且我相信这种局面就连杜书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说完,程光华笑眯眯地看着陈进道:“陈主任,你说是这么回事吧?”     陈进微微一笑,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端起酒杯:“程厂长,来,我敬您一杯。”     程光华说的这些,陈进都曾考虑过。现在大会小会都在谈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改革必定会有阵痛。这些话说说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程光华刚才说的也没错,就连杜汉杰也要好好考虑考虑。但是不改革,一旦不但下游的那些酒厂没有生路,就连chūn江酒厂也要倒闭。     陈进是可以预见到未来的事情,但是现在要说服程光华显然很难,尤其是现在大家都不太了解对方的情况下。     陈进随即主动岔开了话题,不在这个问题去刺jī程光华。尽管程光华看上去有心事,但酒宴还是很热闹。结束后,陈进和魏明又在范建的陪同下,到酒厂各处去转了转。和石城汽车厂相比,就是两个极端。酒厂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送酒的车辆出出进进,一旁陪同调研的范建脸上也充满了自豪。只有陈进暗自感叹:如果不改革,这样的情景维持不了多久了。     临行前,范建不但硬塞给陈进和魏明每人一个红包,而且还搬了两箱chūn江原浆放到陈进的车上。     魏明今天跟着陈进出来收获颇丰,一套名牌皮具,一个五百的红包,特别是陈进分给他的那一箱chūn江原浆,这可是在外面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这是他以前在综合科坐冷板凳时从未享受过的待遇。想着回家后把这些东西一亮,老婆肯定高兴,这么多年自己也总算扬眉吐气一次。     得了实惠,自然要为领导分忧,在回去的路上,魏明主动道:“主任,关于汽车厂和酒厂的调研报告,要不您先定个调子,我赶出来后您再看看。”     陈进微微沉yín了一下:“这样,你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先写一份出来我看看。”     魏明感到有些诧异,今天调研时陈进明明对汽车厂和酒厂将来的发展很有想法,但他也不敢多问,连忙应了一声。     其实针对汽车厂和chūn江酒厂,陈进心里早就有了想法,这次实地调研后更加坚定了他自己的想法。汽车厂扶持一把是应该的,主要是让他渡过眼前的难关,但仅仅靠少许的扶持资金就想希望赵建辉他们带领汽车厂通过转型、革新走出目前的困境显然是不可能的。汽车厂唯一的出路应该走出去寻求合作伙伴,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引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对于chūn江酒厂,陈进倒认为是最应该进行转型和技术革新的。但是现在他的观点一旦提出来过于惊世骇俗,所以他不想太早公开自己的观点,至少要先跟杜汉杰通个气,只有获得杜汉杰的支持,才有实施的可能。但他也深知其中的难度肯定不小。     还有没几个小时一月就要过去了,各位兄弟姐们大家赏个脸,把下个月的保底月票投给老万。这个月刚刚恢复更新,成绩实在太差。各位施舍几张月票,暖暖人心。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