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大胆的想法
回到酒店房间,放下东西,洗了个澡,原本有心想到隔壁去敲敲问问杨利超中午和黄致远谈的怎么样?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该说的杨利超迟早会告诉自己,再说这个时候他在不在还不一定。
刚刚泡了杯茶,准备坐下看看电视,这时铃响了。开一看,杨利超一身休闲服饰笑呵呵地站在口。
“刚刚回来吧?先前听到关声,我估计就是你回来了。”不用问,中午和黄致远谈话的结果都已经摆在杨利超的脸上了,肯定很不错。
“是啊,刚刚回来洗个澡,正准备看电视,你今天怎么没出去呀?”陈进连忙请杨利超进一边张罗着泡茶,一边道。
杨利超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理了理额头上的几缕头发,笑道:“中午高兴,和黄书记多喝了几杯,睡了一个下午。晚上没出去,简单用了一点。”
陈进端着热茶放到茶几上,笑道:“两位领导此次会晤肯定达成了充分的共识,气氛一定相当融洽吧?”
“融洽融洽呵呵,你还别说,没跟黄书记jiā底前,我的心里还真有点七上八下。没想到黄书记对我们西城开发区的情况非常了解。今天中午在谈的时候虽然听我说的时候多,但几次开口都点到了问题的关键。而且对我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打算也表示了肯定和支持。老弟,这里面你也肯定帮了不少忙,这份情我记下了。”杨利超笑呵呵地说道。
黄致远对西城开发区情况十分了解,不用问肯定是从陈进那里得到的。更主要的是杨利超现在主要的工作思路和打算其实就是来自于当初陈进的调研报告,显然陈进也事先跟黄致远通过气。
黄致远长期主持楚州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杨利超原本还有些担心,担心黄致远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在一起搭班子怕的就是这个,更何况黄致远还是市委常委,两人的级别本来就不对等,一旦在将来的工作中出现分歧,那杨利超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好在经过今天中午的见面,这种担心显然已经没必要了。
杨利超比黄致远要年轻八九岁,在石城正处级干部中也算得上是年富力强的。如果黄致远能支持他,把西城开发区的工作做好,出政绩,无疑将来极有希望能接黄致远的班。不但能直接上一个台阶,而且还能跻身市委常委会。这比之前不切实际地想争取党工委书记这个位置来得更加可靠。
陈进显然也mō透了杨利超的心思,他本来和杨利超的关系就不错,如今又加上黄致远的关系,他打心眼里希望他们两人能相处融洽,合则双赢。
杨利超今天明显相当兴奋,滔滔不绝地把中午他和黄致远见面时的情形描述了一遍。
“哎呦,这时间过起来真快,一会儿都快要十一点了。陈进,要不咱们到外面一块儿去吃点夜宵吧。我看见对面有家火锅城,一起去喝两杯。”杨利超睡了一个下午,jīng神正好,而且谈兴也正浓。
陈进今天的晚饭就是两个肯德基的汉堡,也没吃好,对杨利超的建议立马就赞同:“好啊,我也正好肚子饿了。喝两杯,咱们边喝边聊。”
两人出了酒店,穿过中山路来到对面的火锅城,没想到现在虽然还没有进入冬季,但火锅城的生意相当火爆,居然没有空座口还有十来个人在等位置。
“得没地方。要不咱们就到酒店里的酒吧坐坐?”陈进见此情景摇了摇头道。
“光喝酒没有菜,这我还真喝不惯而且那地方又吵。我打电话给老杨,他熟,让他帮我们找个地方,把他也一起叫出来。”杨利超的兴致很高,当即就打电话给杨立徳。
巧了,这家火锅城的老板居然也是石城人,而且和杨立徳的关系不错。没过一会一个三十出头个子矮矮的男子从里面急匆匆地奔出来。
“是杨主任和陈科长吧?”看到站在外的杨利超和陈进,男子连忙笑容满面地迎上来。
“徐老板吧?你这儿的生意可真不错。”杨利超笑呵呵道。
“哎呦,二位领导里面请,快里面请。杨老板一会儿马上就到了。”徐老板殷勤地请杨利超和陈进进去。
“里面还有位置?”陈进四周看了看道。
“平时人来人往的,总得留出一两桌招待老客户什么的。”徐老板呵呵笑道。
二楼的包厢,虽然没有大厅热闹,但胜在清净,而且里面ǐng干净的,不像一般的火锅店那样湿,还有种涮锅味。
“徐老板,你就看着安排吧。”杨利超坐下后也必点菜,直接吩咐道。
“二位领导还要点什么酒水?”徐老板一边点头应着,一边问道。
“兄弟,来点白的还是啤的?”杨利超转头对陈进问道。
“啤的吧,吃火锅啤的爽口。”陈进笑了笑道。
“行,今天中午就是喝的白的,口干干的。就来啤的吧待会老杨也过来,这家伙可是啤酒桶,先来两件百威。”杨利超笑呵呵道。
热腾腾的锅子很快就上桌了,海鲜、牛羊还有各è蔬菜摆了一桌。倒上啤酒,杨利超莫名有些感慨:“石城就是不能跟楚州比。你看看就这么一个火锅城在石城就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石城人都把生意做到省城来了。关键还是经济落后呀。”
“这么说来,如果到石城开这样一家火锅城生意一定不错喽。”陈进端起酒杯想杨利超敬了一下,笑呵呵道。
喝下一口清冽的啤酒,夹了几片美的羊放到锅子里涮,陈进又继续道:“新建路那一片不是都要准备开发商业地产嘛,那里紧接着市中心区域。建成后僻出一段开美食街,应该相当不错。”陈进清楚地记得后世新建路那块已经建成了以美食、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成为石城最热闹的地方。
“新建路两旁的土地早在开发区成立伊始早就都卖出去了,现在都攥在别人的手里,拖着都迟迟不动。而且那里当时的规划是作为开发区的配套生活区,主要是建住宅。如果不调整总体规划,不出台政策严控这种囤地炒地行为,你还真动不了。”杨利超叹了口气摇摇头道。
看的出来,最初根据陈进的调研报告拟定的关于西城开发区改革的计划,迟迟不能讨论决定和实施,杨利超是真的急在心里。
“对了,孟村地块现在怎么样了?”想起上次的强拆事件,陈进又问道。
“停工了。上次因为秦记者的事,何书记和贾市长专有过批示。既然不能象以前那样明打明的强拆了,光辉房地产公司又不肯多拿出补偿金,只能停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