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光绪之中华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建造军舰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的特长,就从四千马力为基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慢没关系,但该掌握的技术不能打折扣,另外为了配合大家的工作,我们也会从德国甚至美国请来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目前最流行的动力是多胀式蒸汽机,这就是以后我们研究的目标,也是我们以后建造更大的战列舰的基础……”吴鹏点评着,其实他连什么是多胀式蒸汽机都不是太明白,不过却知道,现在欧洲的大型战列舰上装备地都是这种蒸汽机。

    “皇上,在我们的发展计划中,每一种型号的船不会造很多,这样会加大造船的成本……”在吴鹏说完之后,吴德章又站起来道。在制定的发展计划中,所有船坞都要不停地造舰,不过由于前期工人有限,不能全线都开,而一旦新的战舰研究成功,则全部生产新舰,也就是说只要设计的够快,基本上是每一个型号有可能只装备一个试验舰就准备生产下一个型号了。

    “目前像刚刚下水的这艘舰,全部竣工预计六十万两银子左右,但若生产到三艘以及则会下降到每艘四十多万两银子!”吴德章随后解释道。

    “你说的我也明白,但实话实说,以后的海战,这种小型水面战舰作用并不大,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能够建造‘定远’那样的战舰,未来的海战是装甲巡洋舰以及战列舰的天下,所以你们在技术上要大胆的创新,不要怕错,即使花了大钱则生产出一艘失败的大型战舰也没关系,所以以后的工作会很重,以后的生产不需要小心的改进,而是胆改进,不要怕冒险。”吴鹏鼓励道。

    今年已经是1896年了,战舰的生产周期太长,吴鹏没有时间等,他不能让这些人一点一点的改进,他需要冒险,在自己没有造大舰的能力之前,对待列强时心里总是发虚。而且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列强卡脖子了。

    “另外大家应该也知道了,我们在旅顺只不过是打个短工,以后你们的工作地方在大连,那里有更大更新的造船设备,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在那里只有大家有能力,只要你敢想,硬件决不是问题!”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