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一直守口如瓶,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管家继续道:“当时张家家主提出可以让四家子弟入朝为官,五家结为同盟,一家有难,其余四家须鼎力相助,而四家每年所得须分两成给张家。当时四家各有心思,但都急于出仕,便答应了,并定下了契书。每家家主都有一个信物,以方便各家联络。”
甄?恍然道:“刚才那青木令就是张家的信物?”
王管家点头,“这信物我也是第一次见,但上面四字"既令永信"与四家家徽却不是旁人能造得了假的。定下契书后,张家也确实让各家子弟做了各家的地方官,四家生意有官府相助自然蒸蒸日上。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卫家不甘于只做他河东生意,想要吞并其他三家,渐渐把手伸向中原,我甄家首当其冲。”
甄?听后气道:“这卫家也太没信义,那张家难道坐视不理?”
王管家叹口气,缓缓道:“当时老皇帝病危,朝政巨变,外戚与清流两方夺权,张家家主也卷入其中,一时无法分身制止卫家,且卫家又找到了当时和张家对立的一个外戚做靠山,自然也无惧张家的呵斥。”
甄?听后急问:“那剩下的糜家和鲁家呢?”
王管家摇头,语气苍凉:“商人自然是把利益摆在第一,当时朝政动荡,糜家和鲁家见张家几乎自身难保,各自明哲保身,对我甄家的危机视而不见。卫家步步紧逼,终于把我甄家从颍川赶了出去。”
甄?听了有些恍惚:“这颍川本是我甄家的,我甄家是被卫家赶去了上蔡?”
王管家点头。
甄?忙问:“后来如何?卫家今日也不见有多厉害。”
王管家语气有些感叹:“张家家主真是个英雄人物,他看准了老皇帝不能长久,转而支持势微的太子,不久,老皇帝病逝,太子一派先发制人,灭了外戚一族,张家家主自然是第一功臣,只可惜功高震主,恰时张家腾出手来狠狠打压卫家,把卫家重新打回河东,并把鲁家和糜家为官子弟全部踢出了朝廷。有人上书弹劾张家滥用私权,新皇帝对张家也不放心,便顺水推舟罢了张家的官,从此张家也没落了。”
甄?听完,叹了口气:“没想到我甄家背后还有这等事,如此一说,张家对我甄家有恩?”
王管家点头:“我也是从老爷那里听说,当时的契书虽然早已不在,除了卫家,甄家与糜家、鲁家虽然关系不好,但多少也有些生意往来,这信物也成了一个凭证,而且历代甄家家主都会传于新家主说,但凡有持青木令的人来求助者,必全力帮之。”
甄?听后定了片刻,呼道:“如今,我甄家岂不是欠张家两份情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