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小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小倪匡”!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情节写完。”

    “你呀,这么拼命写作,简直就像一个小倪匡了!”

    “倪匡?很不喜欢他的文字,不过很佩服他的敬业精神。从57年倪匡来香港,二十多年来,他除了写稿之外还是写稿。武侠书写了几百本,卫斯理系列几十本,电影剧本数百部。一年能够创作五六百万文字的牛人,确实是行业楷模!”张少杰简单评论。

    胡波不禁翻白眼,在香港评价对方是小倪匡,那是纯粹的夸奖。

    须知,此时的倪匡,可是写了超一亿汉字,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的最多的人”。

    但是,这是倪匡的自谦了,事实上,整个人类出版史上,除了出版了500多本长篇著作的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之外,没有谁出版的字数能够超过倪匡了。

    事实上,这个年代,倪匡几乎是纯粹凭稿费收入致富的标志人物。他不像金庸那样办报纸,也不像古龙那样主要靠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本赚钱。

    倪匡谋生手段一直就是靠写作本身!如果纯粹比拼稿费的话,在70年代和80年代时期,港台地区还没有人能拼得过倪匡!

    截止80年代,港台地区所有作家当中,倪匡以平均每年稿费收入超过300万港元,名列第一。

    而金庸大侠虽然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倪匡的作品,不过因为金庸做不到倪匡那样勤奋,所以每年稿费收入200多万港元,屈居第二。

    至于台湾的言情小说女王的琼瑶,单纯以稿费收入才能够排在第三位。

    除此之外,倪匡在《明报》集团的地位颇高。倪匡不但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金庸,也是金庸鼓励倪匡坚持走上创作道路。结果,倪匡辛勤的创作,给《明报》带来惊人的利益。

    而且,倪匡还做过很长时间的《武侠与历史》杂志主编,古龙就是被倪匡从台湾带到香港来发财的。

    胡波迫不及待的翻阅第三卷的草稿,啧啧称奇,说道:“不简单,不简单!如此快是创作速度,写出来的文字,质量上乘,更难得的是情节之宏大,气势之磅礴,历史格局之厚重,远远超过现如今很多小家子气的江湖仇杀类小说!”

    两人聊了半晌,所聊的内容,多半是《大唐双龙传》未来情节的设置。

    原本,胡波还想指导张少杰,不料,张少杰滔滔不绝的陈述后面的“构思”,反而使得胡波觉得,如果采用自己的建议,情节反而不美!

    事实上,胡波已经意识到,张少杰根本就是仅次于金庸、古龙级的新一代大师,他的情节驾驭功力,根本不需要旁人指手画脚。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