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工地上之后,一看工地上的人也不多了,所有的前期工程都做完了,只是沥青还没有到。我看到不远处两个洋工程师还在那里商量着什么,我就慢慢的向他们走去,这两个工程师是威廉士介绍的柏油路建造专家。说来也惭愧,我前世虽然见到过很多柏油路,但是怎么建造的,我还真是不明白,所以我就将修路的全权都叫给了这两人,我平常也只是给他们打打下手,注意质量把关,有时候还兼职做个翻译啥的。
我见到他们就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我们在查看设计图纸,对照一下看看有没有建错的地方,还有就是看看是否利于以后的后续建设布局。”
“那辛苦你们了,不知道现在的成果怎么样?”
“工程的进度出乎我们的意料,度非常快,质量也是上乘,中国人真是太勤劳、太有智慧了。哦,还有一位中国人他很聪明能干,他是在美国留过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我们的这份设计多亏有他在现场指挥,才得以如此完美的执行下去,真的是让我们刮目相看。”
哦,还有着样的人才?一顶不能放过,我赶紧问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今天有没有来?”
“好像叫杜慧明.”
“好的我知道了。”现在是人才难求,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实践之后,我真的是尝到了办洋务的艰辛,除了缺少钱之外,最难的就是人才的匮乏,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改造这个时期的中国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胜任的,他需要千千万万的才干之士共同的努力,所以我现在奉行的原则就是,只要是人才我就一网打尽。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