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汪精卫的文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道教在刘元昊的指示下,在民间各地的教士神官,对北疆与俄国之间的这场战争,进行了各种途径的宣传。() 荷塘村只是其中一偶!

    朝庭就是在虚弱也得到了天道教在民间散布的消息,不过看着各地督府的沉默,载沣也没胆子跳出来找天道教的麻烦。在加上朝庭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支持刘氏父子,还有那个隆裕皇后与摄政王之间的不和协。

    朝庭也只好听之任之;随后全国各地的报纸开始大量报道,东北海军战胜俄国海军的战事。大清国老百姓半个世纪被洋人打压的心态,一时间激奋起来,对刘氏父子治下的北疆都护府向往起来。各地报社一时间买到洛阳纸贵。

    华夏日报当然不会错过,宣传北疆五省强盛的大好时机,更何况还有大笔赚银子的机会。其中汪兆铭再次以精卫的笔名,在华夏日报上连续作了十多篇报道。从介绍刘氏父子在东北三省的施政方针开始,到这次与俄国人开战的原因、目地。再到东北各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

    其中最精彩的是,汪兆铭他对在火车上碰到的汪新生,进行的专访,介绍他如何从一个河南逃难的乞丐,在东北督护府的政策下,经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成为一名建筑匠造(工程师)的报道。报纸上面有着大量的照片佐证。

    汪兆铭的才华那是没得说,做过民报主编的他,很快就挑起华夏日报专栏评论员的重任。在这种与俄国开战的时候,本来全国各地,向东北移民的浪潮已经开始暂缓下来。但通过这十几篇的报道,又重新燃起了向北疆移民的新一轮浪潮,特别是河南一地。

    借着这股时机,成立北疆农垦总局,将涌向东北三省的移民,开始被有组织地向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转移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屯垦。据后来统计,在北疆与俄国人开战的几年时间里,这股移民潮始终都未停止,总计移民人数达到了三千万人,是当时北疆总人口数量的一倍。

    汪兆铭的报道不光引起了民间的轰动,也给同盟会狠狠地煽了一个大耳光。汪兆铭何许人也,同盟会最有能力的青年才俊,领袖孙文最得力地助手,革命党中第二代的中坚力量,受命刺杀秦王刘元昊的勇士。竞然会投降敌人,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当然这也不是可忍不可忍的问题,经过汪兆铭的报道,动摇了许多革命党人的决心,转而思考东北三省在短短的十年里,成为大清国最富裕之地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背后支持同盟会的那些商人和地主阶级,开始洞岸观火。

    这种情况对于同盟会的打击可畏是太过于沉重。一时间孙文在美国同盟会分部大发雷霆,甚至连续派出了几波致公堂的死士,去刺杀汪兆铭。

    刘元昊看到汪兆铭的几篇报道十分感兴趣,果然是牛人,虽然后来做了汉奸,不过那也是被蒋光头逼得没办法。个人才华、能力还是上上之选,再说他以后也不见得有机会当汉奸。

    于是刘元昊叫侍从室给汪兆铭送去一张,华夏党的入党表格,算是认可了他的能力。同时还准许他去探监,见一见陈璧君和吴有为……。

    汪兆铭看到入党表格,心情一阵激动,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侍从室送来的党表,其意义可非同一般。自己的前途,心中的报复,终于有了一个宽敞的舞台来施展,相比之下同盟会实在不值一提。

    抖擞一下精神,汪精卫当着来送表格侍从的面,飞快地填完入党表。侍从收起填好的党表笑了笑:“恭喜汪先生了,你现在是华夏党的预备党员,等一年考查期满后,你将正式向党旗、党徽、党章宣誓,成为华夏民族文明党的一员。你现在可以随我一起去见一下陈璧君女士。”

    汪兆铭点点头,这套完备的入党程序下来,他更加觉得同盟会搞得那套入会程序,太过幼稚。

    随着那个待从员上了督护府专用的金龙汽车。看着车内简洁、宽敞的布置,却是思索起心事,陈璧君的性格他太了解了。这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有着满腔地革命热情,和她的母亲的性格一样倔犟。她母亲当初为了支持革命党,竞然不顾丈夫的反对,捐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带着女儿毅然加入革命党。

    似呼看出汪兆铭的心事,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待从员回头对着他笑道:“大王说过,陈女士和汪先生曾是亲密的同志关系。见于你的功劳,如果陈女士想留在东北,我们欢迎,可以给她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或是进学校学习;如果她想离开东北,那么我们也会释放她离开东北。”

    “大王君恩,兆铭瑾记心中。”心中暗思,秦王果然不一般,不经意间,买了自己一份人情。

    “兆铭别钻牛角尖,大王看重的是你的才华,不会用这种小恩小惠来收卖你的忠心。想要施展你的才华,就要使出你的能力,上面自然会给你一个美好的前程。至于咱们属下忠心,大王不是靠小恩小惠施舍出来的,他不看重这些。”

    听了待从的话,汪兆铭的心宽了许多。那待从向汪兆铭把话点透后,回过头看着窗外的景色,不再说话。给汪兆铭留下一个思考的时间。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奉天郊外的一处看守所,待从下车,拿出通行证,让看守的警察检验过后,坐回到车里。金龙轿车驶入看守所内部,来到一处小院。在门口一个牌子,标明这里是关守女子犯的地方。

    侍从员拿出通行证,带着汪兆铭走下轿车进了院门。这时一个女看守走了过来,看过证件后,领着两人来到一间接待室。

    汪兆铭打量一下屋子的布置,很简单,两张桌椅,四个单人坐的实木沙发。

    一阵脚步声,两个女警压着陈璧君来到室内。待从员对着汪兆铭笑了笑,“我先到外面一会,有事叫我!”说完话便和两名女警一走出房间。

    陈璧君,从囚服里掏出几张报纸,扔在桌上,对汪兆铭质问道:“这是你的大作,本小姐真是开了眼界,汪大才子!”

    “我写得都是事实!”汪兆铭尽量用真诚的目光与陈璧君对视。

    “这么说汪大才子,投靠了满族鞑子喽!”

    “不,准确的说是北疆都护府,秦王殿下!”

    “有区别吗?”

    “有,在秦王治下,这里老百姓富裕、文明、勇敢、自信、忠诚。秦王父子都是汉人,他与满清政府并不是一路人!”

    “别给自已脸上贴金了,你是怕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