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筹划铁厂 老爹谋升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好做水泥厂和红砖厂,刘元昊一盘算,啥都不差,就缺人才。wWw.WenXueMi.CoM周传德去吉林边境那边和老毛子交易去了。刘元昊只好找来二掌柜的雷汉中商议。雷汉中现在对刘元昊真得很服气。所以见刘元昊找他商量事情,态度很是恭敬。

    刘元昊一想这个雷汉中现在虽然还有点傲气,本来想让他在周传德手下,打磨个一两年。可是现在自己实在是缺管理人才,而且雷汉中这家伙现在对自己服气得很。也只好打破了原计划,着手提前起用他出来担当一面。

    既然这样,也别搞水泥红砖了,炼铁场也干脆搞起来,到时自己建营房缺的钢筋也就有了着落。更何况自己还有开矿权,沈阳周围煤铁资源都很丰富。这炼铁厂也不用搞多大规模,按照后世家乡那个小钢厂的规模修建就行。建一个一百到二百米高的高炉炼铁就成。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加上转炉炼钢。不过转炉设备自己还没钱搞。建个高炉就够自己掏血本的了。

    刘元昊向雷汉中把他的想法一说,雷汉中立刻便来了精气神。用力点头拍手道:“少东家放心,老雷我一定给你办得有声有色。”

    刘元昊也明白士气可鼓不可卸,自己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不能几句话给打击喽。高声道:“雷掌柜的,以后你就是——,我想一想,对——从今天起就是东方重工地大掌柜。酒厂这边让两个大工匠负责就成。

    雷掌柜的,我和你说说本少爷的见识,也算给你鼓鼓气。这新法炼钢炉,本是洋人发明地玩意。我本应该花钱找个洋人,或是留过洋的人来闹腾这事。可是我想来想去,这洋人靠不住,这留过洋的人也未必靠得住。回头在想一下。这炼铁也就那么回事。咱们老祖宗早就知道建高炉炼铁这回事。就是咱们后辈人没往这道上悟,结果让洋人领了先。

    老祖宗就明白的道理,咱们后辈,也不差啥。总结起来就两条;这炼铁的烟囱修的越高,这火就越有劲。炉子建得越大,出得铁就越多,咱们成本就越低。你说是不是这理。”

    雷汉中一拍桌子,蹦起来说道:“可不咋地,就说这烧酒,咱们规模越大,这成本就越低。咱们成本低,卖出的价格就低,咱们这价格一底下来,这市场销路就大。咱们说得话就算数!”

    刘元昊心中一乐,这雷汉中还真上道,这道理虽然浅,可目前大清朝做实业的能捅破这层窗纸的人并不多。行给他指个门路就成。好话说完了,还得说点坏话。

    “雷掌柜能明白这理,就说明你见识和我一样高深。不过话在说回来了,这铁厂也不是那么容易造地。听说过张之洞没有,他弄了个汉阳铁厂,前后花了好几百万两银子,从洋人那里引进了全套的设备,可到最后赔得哭爹喊娘。在朝堂上得了个钱屠的名号。

    咱们没那本钱,也折腾不起。所以说咱们得自己琢磨这事。等我老师盛京将军从京城回来,我求他老人家把汉阳铁厂的图纸弄过来,咱们照猫画虎自己琢磨。不过最近你也闲不着,先把那个水泥和红砖烧出来。”

    “少东家,水泥就是洋灰,这玩意我在洋行见过。按你的办法我试一试,可是咱们的青砖也不差,为啥还要红砖呢。”

    “呵呵,雷掌柜,和你说透吧,这红砖比不过青砖耐用,相比来说好处就一条——成本低!”

    雷汉中听完刘元昊话中最后的三个字,腾的一下站起身,深深的给他鞠了一躬。才说道:“少东家这一句话,让雷某犹如醍醐灌顶。汉中领教了!”

    刘元昊见好话坏话都说得差不多了,至于怎么做就看雷汉中折腾了。刘元昊手中的钱基本上都有用途。只好从酒厂的账上划了三千两银子给雷汉中使用。

    刘元昊和雷汉中商定好办厂的各项事宜,但回到家中。一进门就被家中的二管事,刘全给叫住。“少爷,老爷和唐、孙两位先生在书房等你半天了,让小地在这等你回来,便请你去书房。

    “行了,没你的事了,帮老曹把车收喽。”

    刘元昊边往书房走,心里边琢磨老爹八成又有什么事情算计不开。现在老爹琢磨的事情越来越复杂,自已凭借着后世的那点小聪明,越来越没啥大用了。

    前两次老爹和自己商议人事调动的问题,把自己难为够呛,也没想出啥高招。反到是孙演这个老师爷,几句话,便切重要点,解决了问题。这事给刘元昊的自信心打击不小,也让他明白,自已比这个时代的人,也就多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眼光,但具体问题的细节上,也就是个小白。

    通过那次事情刘元昊主动不少,老爹平日和他请的两位先生研究问题的时候,常去旁听,学习一些官员的人事管理问题。也常去将军府翻看一些公文卷宗,学习政事。

    刘府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一倍,但也并不是很大。刘元昊想着心中疑问,很快便到了书房。敲了几下门,听到屋里有答应,才推门而入。这也是刘元昊从他老爹那学来的一手,只要刘宏裕的两位谋士在场,所有礼节不敢有一点缺失。这样做一是尊重谋士的礼节,同样也是获得谋士忠心的一种手段。

    刘元昊一进屋先向刘宏裕和两位谋士见礼后,才恭敬地坐在下首。刘宏裕开口道:“元昊来得正好,我和你两位叔伯正在谈论前段时间,给圣上上折子的事情。折子被圣上留中不发。可是今天盛京兵部侍郎周泰大人接到圣旨,进京接兵部左侍郎一职。随圣旨一起来的还有太后老佛爷的口谕,宣元昊你随为父一同进京面圣。”

    “面圣!”刘元昊惊叹一句,脑中飞快的算计起来。刘宏裕和两位谋士,相视一笑,自顾饮茶不理正在思考的刘元昊。

    “啊,父亲,孩儿想到了,八成是你要升官了。”

    “哦!何以见得。”刘宏裕含笑问道!

    “父亲,元昊思量你上的那道奏折很合时宜,如今康有为一行人很得皇上重视,上下串连张罗变法,圣上也动了真心。可是康有为那些人的变法内容太过空泛,缺乏实际。这不符合太后一党的根本利益。

    而你上折弹劾康有为,不但表明了你君子不党的决心,而且还为间接为太后一党保住利益,提供了一个有利借口。便是圣上估计对你的折子的内容也动了心,所以才留中不发。不然折子一旦发布下来,你老人家可就坐在风口浪尖上了。

    至于宣昊儿随你一同进京,八成是我那老师把我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