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和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这么做,你就能再活几百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变成了悟空讨论怎么才能长生之类的学术性理论上去了。

    “既然你说朕登基之后,在万民信仰之下已经成了神明,那为什么朕的身体没有在万民信仰之下变好呢?”李渊立刻把话题扯了回来。

    “信仰之力玄奥莫测,非是小衲我可以清晰明了的。”悟空先是谦虚了一句,接着又说,“不过陛下乃是少见的明君,所以有些话小衲也不妨大胆的说一句,陛下您觉得,现在天下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都真心诚意的希望陛下您长命百岁呢?”

    这个还用问吗?李渊自己的心里都一清二楚,不要说那些隋朝的旧臣,就是自己的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恐怕都不会真心诚意的希望自己长命百岁的。

    “天下的人,无论他对陛下是什么看法,但是他们最起码都已经认可了陛下您的威势,在这样的心念之下,陛下您现在威势足以册封诸神。哪怕就是再古老的神祗,如果陛下您只要全面禁封了他的寺庙,那么他距离陨落就不远了。”

    悟空平静的说,“这就是为什么历任帝王都不可能长生久视的原因,因为天下人的信念之中,或许是屈服与帝王的威严,或者是屈服于帝王的权势,但不管是威严或者权势,都不足以让天下的百姓真心的爱戴啊。”

    “你说什么!”李渊一甩袖子,站了起来,“朕向来以仁德孝义治理天下,难道说天下的百姓,都不会爱戴朕吗?满嘴胡说,信口雌黄!”

    “陛下,整个长安城有百姓八十万人!”悟空忽然说了一句让李渊很不明白的话。

    “恩,朕知道,那又怎么样。”

    “现在整个大唐的天下一共有多少人,陛下您知道吗?”悟空接着说。

    李渊还真不知道,因为现在好多地方还在打仗,就算是不打仗的地方,在之前的战争当中的时候,也损毁了不少户籍名册什么的,比如说黄梅县一拆四的时候,本来应该一分四的户籍名册不是就全被带走了咩。

    “这个,朕当然知道!”李渊冷冷的回答,“但是事关机密,朕为什么要跟你说。”

    “那就请容小衲猜测一二。”悟空接着说,“长安有百姓八十几万,洛阳与长安差相仿佛,而除却这两地之外,天下十四道的人口,多的可能比长安多一些,少的可能比长安少一些,所以全部加在一起的话,现在的天下,最多也就是一千六百万人罢了。”

    李渊的目光缩了一下,虽然说这个总数他不知道,但是现在差不多一道之地也就是百万人口,要不多点,要不少点他倒是知道的。结果发现悟空对这些数字张嘴就来,顿时就把李渊给震了一下。

    不过悟空估计的有点多,因为现在岭南道和剑南道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的人。不过在唐初这个时候来说,全国人口多统计一百万和少统计一百万真心差别不大。

    “长安除了有八十几万的百姓,还有数十万的商贾。”悟空接着说,“这些商贾虽然不是长安人,但是依靠着长安谋生。还有一些来长安游学和打算出仕的士子,他们目前也在长安谋生。陛下您知道不知道,这些人的身后,可以牵扯到多少其他地方的百姓?”

    李渊背着手,没有说话。

    “按一丁家有六口来计算,这些人如果算上他们的父母儿女,那么差不多就等于是三百多万的百姓。”悟空对着李渊伸出了四根手指头,然后合起来三根。“加上长安本来的百姓,这就意味着说,一个长安城,牵扯到的是大唐所有百姓的四分之一。”

    “你这是在做什么,威胁朕吗?”李渊低头怒视着悟空。

    “不敢!”悟空微微的鞠躬,“小衲只是想告诉陛下,陛下一个火焚长安的命令,牵动的就是所有百姓之中的四分之一,就算是这些百姓在陛下的安抚以及威势之下,无可奈何的接受了这种安排,但是难道说陛下您还能指望这些人真心的希望您长命百岁吗?”

    “为了天下百姓着想!”悟空身体前倾,双手扶地拜倒,“陛下,迁都或者可以考虑,但是火焚长安一事,万不可行啊!”

    “陛下!”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纲在旁边也微微的躬身,“火焚长安一事,牵涉巨大,万不可行啊!”

    “哼!”李渊把袖子一甩,转身就朝门外走。

    “陛下……”悟空跪伏在地上,用凄切的声音说,“火焚长安绝不可行啊!”

    “此事朕还在考虑之中……”李渊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并不是说朕已经决定了。”

    “圣明无过于陛下!”李纲双手抱拳,颤颤巍巍的对着门外鞠躬,“陛下圣明!”

    “哼!”门外再次传来了李渊陛下冷哼的声音,接着就听到常何大声的喊道,“陛下起驾,回转太极宫!”

    “悟空!”李渊陛下起驾回去了,但是李纲却留了下来,接着李纲劈头盖脸的对着悟空就是一顿大骂。“你是僧人,这些朝堂之上的事情你插什么手?你知道不知道,万一你刚才应对有一个不好的话,你现在已经身首异处了。”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悟空抬起头来,稚嫩的脸上做出了一个淡然的笑容,“如果说小衲舍却一身,就可以换回长安城免遭火焚之祸的话,那请就小衲一身当之。”

    “胡说!”李纲对着悟空乱指,“你当我们满朝的文武官员都死光了吗?什么时候国家大事需要你这样的小和尚来多嘴多舌了……”

    “真是不好意思!”悟空没有理会李纲的话,而是微笑着说,“今天这么晚了,还让文纪公你又进宫来了。从当年文纪公的名帖到今天的事情,文纪公对小衲的恩德,当真是让小衲我粉身都难报了。”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李纲哼了一声,“某是为了大唐的社稷,为了江山的安定……”

    “是,是!”悟空微微答应着,然后微微鞠躬,“那小衲就替长安城的百姓,谢过文纪公了。”

    “长安城的百姓,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外地小和尚来替了。”李纲一拂袖,朝着门外走去。

    “小衲恭送文纪公!”悟空在门里面高声的说。

    “送什么送,你老老实实的在里面呆着就好!”李纲聊下这句话之后,掉头就朝太极宫的门外走了过去。虽然他是老臣,但是说真话,他的马车也没有资格进到皇宫里来,也就是说,从这里到宫门口,李纲还是得用自己的两条腿走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