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红了脸,但是还没有躲回屋里去,站在原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刘二牛,两个人对视着。
“挺好的,长相清秀,看着面相就不是事多的人。”
刘小花点点头,说的煞有其事,和算命先生一样,还懂得看面相,青璃揉揉额角,觉得场面有点尴尬,对方家里,除董家大丫的爹,全部站成一排,己方也是一样,车夫都不甘寂寞,进了院子看热闹,要不是车夫上了年岁,还真搞不懂谁在相看。
“大丫娘,不如你们过来聊聊,二丫,三小子,四小子,这边有好吃的糕饼,来张大娘这边耍吧!”
张婆子的堂姐一看有门,赶忙招呼董家的人,让董大丫和刘二牛在院子里隔着篱笆说上几句话,众人都在,肯定尴尬,所以让人过来回避一下。
青璃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相看也要聊上两句,彼此做个自我介绍,才能有个大体印象,她没有进屋,而是带着麦冬坐到马车里面等候。
“我叫刘二牛,还差几个月就到若冠之年,是个木匠,身体没啥缺陷,家里有大哥和妹妹,嘿嘿。”
马车上,青璃正在喝着茶水,听到刘二牛的自我介绍,一口茶差点没喷出去,她真是不想偷听,无奈耳力太好,现在不用看都知道,二牛哥正在摸着脑袋或者在搓手傻笑。
“我家有一套院子,不大,但是够住。你有啥要求吗?”
董大丫的声音不大,青璃听不太清楚她说了什么,通过二牛哥的回答也基本上能猜得出,两个人说的都是自己的基本条件,没掺杂水分。
后来,二牛哥的声音也小了下去,两个人窃窃私语,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刘小花这才从屋子里出来,坐上马车,她脸上带着笑意,看来是和董大丫的娘谈的不错。
“小璃,董家的人还是不错的,而且和睦。”
刘小花眼睛亮晶晶的,拉开车窗,对着前面的刘二牛问道,“二哥,你看咋样呢?用不用定下来?”
“小妹,别乱说,八字还没一撇呢,得问人家姑娘意思。”
听刘二牛的口气,明显带着愉悦,青璃估摸这亲事差不离,古代亲事真简单,全看第一印象,除非是青梅竹马,不然见面的机会少,根本不了解这个人,记得大堂哥之前和张氏定亲,逢年过节也会扛着粮食去张家送节礼,愣是不清楚张氏的为人,只能感叹,还真是演技派。
把刘小花和刘二牛送回家之后,青璃让车夫掉转马头,往三进宅院赶,快到晚膳的时辰,季悠也能回来了,不知道是不是等得着急。
“小姐,季小姐也才回来,她和您是前后脚进的门。”
开门的老伯满面红光,最近生活惬意,觉得自己能多活个二十年,见到青璃回来,恭敬地道。
“那正好。”
青璃点点头,马车直接进了二门,正好遇上季悠的马车,她心情调整过来一些,“青璃,平阳的皮子真是比凤阳便宜,我买了一张银狐皮,才用了不到百两银子,送给我娘送生辰礼,你看怎么样?”
“恩,不错不错,摸着顺滑。”
大秦那边才盛产皮草,这边的皮草铺子多半都在大秦进货,可惜两国交战关闭了城门,现在皮子价格也有所上涨,不然以前的话,更便宜。
“是啊,我也觉得不错,不过呢,这张皮子被另一位小姐看上了,后来得知是我送给娘的生辰礼物,才让与我。”
买到合心意的礼物,季悠又恢复活泼,她敲了一下脑袋,“对了,这位小姐我前两天还见过,她是凤阳知府的千金,赵小姐。”
季悠夸赞赵晚春,温柔有气质,人又好,其实对方也很喜欢这张狐狸皮,并且是对方先看上的,见她叹气念叨,主动让给她,算是个好心人。
“春儿姐?”
青璃轻皱眉头,是她想多了吗?赵晚春怎么会去皮草铺子?上次两个人相见的时候,她说自己现在很少出门,而且去的地方是贩卖大秦最常见的皮草铺子,有没有可能那家是北堂谚的联络点?
“在哪啊,等我有时间也去看看。”
“恩,那地方挺偏僻,在西街上,还没挂牌子,只有那么一家。”
季悠能知道那里就是巧合,听街道上的人所说,没想到那家铺子的皮货真的不错,还很便宜,要不是银子不多,还想多买几张存着。
晚膳,做的很丰富,厨娘做了比较有特色的水煮鱼,还有回锅肉等菜色,味道不错,季悠吃了一大碗米饭,她说今天是来平阳之后过的最开心的日子,比在凤阳都好,没有三姨娘和季盼添堵,想做什么都行。
晚膳之后,青璃让丫鬟婆子把房间做了整理,季知府最快也要后天才能赶来,季悠还要再留宿一个晚上,青璃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这才上了马车,回到淳于谙的小院子。
偏厅已经掌灯,于嬷嬷正在香炉里面点着熏香,目的是熏进到屋里的蚊子,青璃一进偏厅,就闻到浓重的香味,她受不了地打开窗户,摆手道,“于嬷嬷,偏厅也不住人,有蚊子也没关系。”
“老奴这是没事做。”
于嬷嬷无精打采的站起身,到平阳之后觉得很无聊,整日在院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平日是最健谈的,也喜欢打听小道消息,如今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
“最多就留上两三天,我们就得回凤阳,那会你就忙了。”
青璃打了一个呵欠,最近两天,该带走的都要准备好,平阳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下一步回到小凤县镇上,视察生意,然后回到村里,算算日子,小弟子喜这几天要放农忙假,还得派麦冬去凤阳接人。
此刻京都,国子监。
莫子归已经洗漱完毕,他最近都没有回到府上,爹娘因为他亲事的问题,每天都在唠叨,他不忍心让爹娘失望,又无心娶妻,只能到搬到国子监里,这里条件简陋,屋子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能在这边住宿的家里都没什么银子,几乎都是有才气又清贫的书生。
“大哥,你真不回府上啊?”
李墨轩从隔壁房间出来,因为大哥莫子归的亲事,他也被念叨,快十七岁也不小了,还是赶紧成亲,他也没办法,最后也跑了出来。
“暂时不回去,不用担心。”
莫子归从偏厅里走出来,倚靠在院子里的大树,透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