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1 封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整件案子抽身最成功的竟然是谢荣。

    朝堂百官里九成以上的人都羡慕他的好运气,当他经过这案子之后不但被遭发配还保留了官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但他出卖季振元这是事实,不管季振元怎么样,终究是他的师门,本朝以仁孝治国,于是在许多人眼里,罪魁祸首的季振元因而被衬得有了几分悲情,——为了安定民心,季振元死后,朝廷决定对外将此案定性为贪墨案,内里有关谋逆的那部分因此隐匿了下来。

    谢荣面对大家的疑惑,往往是沉默。

    朝廷给所有的涉案官员定罪花了四日,等到底下发配和调派完毕,准备论功行赏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底,这个时候谢琬也临产了,这几日殷昱寸步不离她,并让夏宁二嬷嬷也寸步不离的守候。

    忘了交代,殷昱回来之后夏宁二嬷嬷的身份便就确定了,这二人竟然是殷昱儿时的宫女,后来殷昱出宫后才去了凤栖宫的。既然是打小侍候过殷昱的,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而玉雪最近正好也有了身孕,于是两位嬷嬷就暂代了玉雪之职,与邢珠顾杏一道贴身侍候。

    比起朝廷里这些手尾,大家更关心的是谢琬肚子里的孩子几时临世。

    但是他们不关心,却有人关心。

    早朝后魏彬、段仲明以及沈皓还有靳永等人都到了东宫,太子道:“如今内阁一下缺了三人,我拟了几个人选补任,你们看看。”

    说着把手上名单交给崔福,让他们递了下去。

    魏彬与段仲明等人对视了眼,上前两步躬身道:“微臣入阁不久,资历尚浅,这首辅之位臣以为还是段阁老和沈阁老担任合适。至于殿下提交的这补任的三人,臣以为都不错。”

    段仲明与沈皓又相视了眼,笑道:“子休就不必谦虚了,我等都老了,子休能力资历都不差,这内阁首辅之位,还是你来吧。朝堂这两年颇为动荡,实在不宜再换来换去。子休年青,至少还可在内阁执政一二十年,内阁稳定,于朝堂也有不小益处。”

    “魏某不敢当!”

    魏彬还要推辞,太子道:“好了,不必推托了。这也是本宫的意思。”

    太子语气淡淡,依然是那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魏彬只得跪地谢恩。

    “本宫召你们来,除了这个,还有件事要商议。”太子平静地看着他们,“关于殷昱,你们觉得该给他个什么身份?”

    听到这层,大家不由得都严肃起来,靳永当先道:“殿下,臣以为,该恢复公子的太孙之位!最起码,也应该让他回到宗室!”太孙眼下可以不封,宗室却是要回来的,不回宗室,将来以什么身份去争这皇储?

    魏彬沉吟半刻,也道:“臣附议靳大人。公子有治世之才,而且他背负的两桩命案都是明摆着的冤案,如果就这样放弃他,实乃我朝一大损失啊!”

    段仲明和沈皓也表示附议。

    太子看着他们,默然不语。

    他跟他们心思一样,可是皇帝却未必这么想。不过这事不急,只要皇帝不下遗旨什么的,要立殷昱也有的是机会。

    “我知道了,你们先退吧。”

    魏彬等人面面相觑着,退了出来。

    太子面对着空荡荡的殿堂看了半晌,忽然幽幽地吐了口气。

    太子这把交椅他坐得太久了。久到已有些发腻,如果殷昱能够接替他,那会是件很大快人心的事。

    他起了身,吩咐去乾清宫。

    乾清宫里皇帝正在吃药,每年秋冬,都是他最难熬的季节。太子走上前,接过张珍手里的药碗,坐在床下锦杌上,一勺勺地将药递到皇帝唇边。

    “父皇该下旨论功行赏了。内阁的人员名单我都已经放在御案上,此外,我打算封殷昱为太孙,请父皇回头在奏折上批个准字。”

    皇帝把身子偏开些,仰靠在床头,说道:“你眼里只有他一个儿子吗?”

    太子放了药碗,说道:“他是我最爱的儿子。也是我的嫡长子,他有资格坐这个位子。其实就算您不同意,等儿臣登了基,他也一样会是太子。如今朝堂没有季振元之流来捣乱,殷曜和殷昌虽然都是我的儿子,可他们不适合坐这个位子。父皇,除了殷昱,您别无选择。”

    “谁说的?”皇帝拿绢子擦了擦手,丢了在几上,看着他道:“朕既然能养出个殷昱为太孙,自然也能再培养出一个来。打明儿起,让他们俩住到乾清宫来,朕要亲自栽培他们。”

    太子望着他,自锦杌上缓缓站起来,“父皇,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这么固执?从古至今那么多权臣,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容纳霍家?殷昱是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不可能让霍家在朝堂一手遮天,更不可能受他们控制,他虽然流着霍家的血,可他始终是殷家的子孙!”

    “纵然你说的不错,那又如何?”

    皇帝不气不怒,平视着前方,“你登基后想把殷昱如何,朕管不着,但是只要朕在位一日,他就别想当上太孙。”

    太子无语地看着他,半日后拂袖出了门。

    翌日早朝上,内阁的人选就确定下来了,魏彬任了首辅,仍管兵部。新添了杜忱,柳清禾与窦谨入阁。杜忱兼着工部尚书,窦谨兼着吏部尚书,柳清禾则兼了刑部,代替季振元,而靳永成为了谢荣的顶头上司。

    这其中,窦谨是中立派,杜忱与柳清禾都与魏彬或护国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小嫌隙,从这点也看出来,皇帝对于平衡术上的死心不改。

    但不管怎么样,在经历过这次大的动荡之后,朝堂开始变得和谐,从前那股针锋相对的景象不复存在,毕竟就算皇帝有意识地培养在杜忱和柳清禾,这也不是一两日就能见效的事。何况杜柳二人初入内阁,少不得要低调行事培养人脉,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之如今有如云开日出,已不似从前那般阴云笼罩。

    这日殷昱陪着谢琬在庑廊下散步的时候,乾清宫的太监就来传旨让他进宫了。

    谢琬有些微的紧张,因为不知道皇帝究竟会怎么样对待他。

    殷昱捏了捏她的手,说道:“我去去就回来。”说得好像上街买个菜。

    到了乾清宫,太子魏彬他们都在,皇帝坐在御案后,表情看不出什么。

    殷昱上前拜完毕,还没等站起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