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爷,要不,您先问?”
“你问吧,这后院的事情,原本就是你该管的。”弘历淡淡地说。
富察氏脸上闪过一丝窃喜,她骄傲地看着下首跪着的人:“太医已经验出了那两碗莲子羹中的药物。如今,我却是再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如果能承认,我必饶他一命。”
她扫视了一遍下头跪着的奴才,却刻意避开了雅娴。
倩儿低着头,有丝异动,却又生生忍住了:若是将那些事儿都推到侧福晋身上,倒是可以得到高庶福晋的赞赏,但这份赞赏,她却不一定有命消受了……
倩儿思量再三,终于决定舍弃了这钞富贵’。
富察氏等了半天,也没有人上前说话。她看了看弘历,只见他面色如常,看不出丝毫起伏来。富察氏便低了头,继续问道:“乌拉那拉氏,那莲子羹原是你和你额娘的?”
雅娴依着规矩磕了个头道:“正是,那碗团福花样的莲子羹正是我的,那团花的,却是乌拉那拉夫人的。”
“这按规矩,却不是该给哈达苏格格和富察老夫人的。”富察氏道,“你可有解释?”
“奴婢有罪!哈达苏妹妹怀着身孕,觉得团花的好看,便执意要了;富察老夫人乃奴婢玛嬷,她想要团福的,奴婢以为这只是家族……总之,是奴婢忘了维持王府的尊严,竟私自做了这样的决定。”
她这一番话,先是说了自己有罪,却又丝毫不提那两碗莲子羹皆有毒药的事情。且句句‘奴婢’放低了自己的身份,只听的弘历心疼不已。
“孝之一字本就无法抹灭。且,老人家年龄大了,总是固执的。”弘历慢慢的说了一句。
偏这一句话,却使得富察氏本准备好了的长篇大论,彻底失了用武之地。
富察氏轻咬嘴唇,笑道:“可偏偏巧合的是,这两碗竟都有毒药。乌拉那拉氏你的运气,当真好极了。”
她将那‘巧合’和那‘运气’着重点了出来。
弘历当即皱了眉头:这富察氏,今儿是怎么了?竟失去了平日的公正,变得如此有失偏颇起来。
其实,富察氏并没有变,变得是弘历。
之前富察氏处理的人都是他不在乎的,当然无所谓,而今,却是不同了。
雅娴却不知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她竟接了富察氏的话:“嫡福晋说的让奴婢心头一阵后怕。正如嫡福晋所说,若那两碗莲子羹,不是玛嬷和哈达苏妹妹执意要。奴婢只怕是……”
这话说的,让弘历心头也一阵后怕。
“查!必须查清!”他怒道,见富察氏眼中猜疑的神色,他方补充道,“这等子事情,若是查不清楚,只怕你我夫妻二人的安全也难保了!”
此话一出,富察氏心头涌起的是无限感动,而雅娴心头却是无限嘲讽了……
————
霓虹将那火点燃,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她走的很急,一路走的全是小道,幸好她的屋子离喜鹊的本就不远,这时候在屋里呆的人也不是很多。这一路过来都没有看到人。
她进了喜鹊的屋子,牢牢地锁了门,心头涌起一阵恐慌来。
喘了半天气,方又把门打开了,然后和衣便躺在了床上,任那一脸红疙瘩暴露在空气之中。
过了会子,她突然听到有人尖叫:“起火了!”
霓虹闭上眼,笑了。
她知道,再次醒来后,这世界上将不再有霓虹这个人了……
————
“于是,你霓虹让你下药的?”富察氏盯牢了珠儿。
珠儿浑身瑟瑟发抖,好半天才完完整整说出了句话来:“霓虹说,那药是哈达苏格格让下的。奴婢想要立功……”
“去传霓虹!”富察氏立刻决定。
此时,一个侍女却奔了进来,跪在地上磕了头:“王爷,福晋!下人房着火了!”
富察氏腾的站了起来:“着火了?”
此时,又一小太监狂奔了进来,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磕了好几个头,声音仓皇无比:“王爷,福晋,烧死了个人!”
“是谁?”弘历忍不住问道。
“霓虹。”
————
养心殿。
雍正帝听着白里的汇报,忽而皱了眉头:“那丫头,对弘历影响太深了些。”
苏培盛却趁机进言:“奴才却觉得是未必。”
雍正帝看了他一眼。
苏培盛方继续说了下去:“宝亲王虽是性情中人,如今却越发的像皇上了。奴才觉得,这句话定是宝亲王愤怒之下说出口的。况且,在哈达苏格格和侧福晋中间,正常人都会选侧福晋。”
这话说的极为让雍正舒服。况且,那泰安真人也算过卦,雅娴的命格不仅多子多福,还是个极好的辅君之命。
那命格一说。雍正对虽不是很信,但对于曾上贡过仙丹,后又算出熹妃是饕餮命格,嗜财,嗜子的泰安真人。雍正帝还是信的。
他虽有粘杆处,但对于有些事,却还是不能够妥帖。
比如,他的后院虽看护了,但也有疏漏——那粘杆处毕竟都是男人,他总不能让粘杆处的探子一天二十四小时跟着他的女人们吧。
雍正帝想起泰安真人曾算出孝敬皇后和熹妃一起联手陷害了弘时之事的事情。他心头更是信了三分。
看来,那粘杆处里的情报处,果真是该给那丫头的。
那丫头势力单薄到,每次都要靠瓜尔佳氏才能勉强脱身了。
雍正帝想到这里,竟是叹了口气。
苏培盛何等人精,立刻说道:“万岁爷不必忧虑,侧福晋毕竟还小,横竖在□□个几年,也就出来了。”
雍正帝看着白里,忽道:“朕有意,百年之后,将这粘杆处中的情报处一分为二,赠与宝亲王侧福晋。”
白里和苏培盛俱是一惊:这句话可不同往日那些,这话可是当真白里这个粘杆处头子的面儿说的。这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就算雍正帝百年之时没有时间交待了,也必须奉行。
白里吸了口气,跪下对着雍正帝行了大礼:“谨遵圣谕!”
————
哈达苏格格醒来之时,身旁却连一个人都没有。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