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矿务局章程》,招商集股。光绪四年(1878)六月二十五日。在直隶(今河北)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光绪七年(1881)正式投产。雇工三千人,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次年增至三万八千吨,第三年又增至七万五千吨,光绪十五年(1889)达二十四万七千吨,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七十三万吨。该局不断扩充设备,改善运输条件,光绪十二年(1886)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光绪十五年(1889)还购买了一艘运煤船,往来于天津、牛庄、烟台等地。至光绪二十年(1894),轮船增至四艘。在塘沽、天津、上海、牛庄等港口,设有专用码头和堆栈。该局产煤主要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到十九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著者。光绪十八年(1892)唐廷枢死后,由江苏候补道张翼接任总办,因盲目扩建,耗资过巨,大借外债,致使外国垄断势力渗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实行中外合办,改名“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在英国注册,矿权逐渐为英国霸占。
光绪四年(1878)由陕甘总督左宗棠筹设。甘肃善后局拨款二十万两,总兵赖长向德国泰来洋行订购成套机器设备四百箱。光绪六年(1880)八月十二日开工,有纱绽一千零八十枚,毛织机二十台,染整机全套,二十四匹和三十二匹马力蒸汽机各一座。厂房二百三十余间,占地二十余亩。雇用德国工匠十三名。工厂颇具规模。名义上由赖长主持,实权操于德国人之手。因所购机器性能与当地原料不合,以致产品质量差,成本高,销路不畅。光绪九年(1883),因锅炉破裂停要。后改为洋炮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聘用比利时人为工程师,改称兰州织呢厂,经营仍无起色,遂于宣统二年(1910)招商经营。
1879年,流亡到美国的起义军领袖在纽约组织“古巴革命委员会”积极筹措资金,购买武器弹药,号召国内爱国者拿起武器,继续战斗。8月下旬,留在岛内的爱国者在东方省和拉斯维加斯省重新拿起武器,投入战斗。以何塞.马蒂为代表的哈瓦那爱国者成立“秘密革命委员会”,支援起义军战斗。9月17日,马蒂等人被捕,被放逐到西班牙。1880年1月,马蒂离开西班牙到美国纽约,参加“古巴革命委员会”工作。
4月4日,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改名为冲绳,并判决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流放到东京。
光绪五年(1879)三月八日,日本侵占琉球,改置冲绳县。四月初八日,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抵天津,晤李鸿章,“慨然以调处自任”。五月初十日,总理衙门照会日使,反对琉球改置冲绳县。十四日,琉球官员向德宏抵津,向李鸿章请援。十六日,日本政府向格兰特表示。愿与中国直接谈判,不愿第三国过问。格兰特劝中国“宽让”,并以“中日失和交战”威胁清廷。光绪六年(1880),日本派代表来华谈判。要求清廷承认日本吞并琉球。李鸿章建议清廷用“延宕”之法。此后,再不提琉球问题了。
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于光绪四年(1878)十二月初八日抵达彼得堡。三日后开始与俄谈判。俄国内部对是否交还伊犁。意见不一,直到光绪五年(1879)五月,才统一意见,逐步向崇厚提出条件。八月十七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十八条(即《交收伊犁条件》简称《崇约》),另有《瑗珲专条》、《兵费及恤款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十七条。主要内容为:一、中国仅收回伊犁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土地却划归俄属。二、赔偿“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恤款五百万卢布(合银二百八十万两)。三、俄商在蒙古、新疆贸易免税。通商路线增开三条:除原有从恰克图至库伦,经张家口、通州到天津外,增加尼布楚至库伦;从科布伦多至归化,经张家口转天津;从新疆经嘉峪关、西安或汉中至汉口。由陆路运入天津、汉口的俄国货物。进口税较海路运入者减低三分之一。开放松花江,俄商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七处增设领事。条约签订后,国内舆论哗然,纷纷谴责崇厚丧权辱国;清政府也以此约“流弊甚大”。拒绝批准,并将崇厚革职拿问,光绪六年(1808)七月初七日开释。
光绪六年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光绪七年十一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个月,亏损甚大。自光绪八年(1882)三月初一日起,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湘平银十七万八千七百余两),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1882)十二月,李鸿章奏设苏浙闽粤电线,光绪九年(1883)六月,两江总督左宗棠奏设江宁至汉口的长江电线,均准由中国电报总局办理,于光绪十年(1884)建成;同时扩大招股,两年后资本合计八十万元。光绪十年(1884)春,总局由天津移至上海,一方面与外商公司交涉折冲电报利权事宜,另一方面统筹各路电线的架设,陆续建成干线多条,如广东广西线、江西广东线、直隶陕西线、湖北四川线以及北京恰克图线等。又协助官府架设官线若干条。商线官线遍布各省,殊方万里,呼吸可通。还帮助邻邦朝鲜兴建电线二千余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线共计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七里,占全部电报线的百分之四五点五六。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盈利显著增加,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资本总额达二百二十万元。每年除照章支付股东官利一分外,发放红利数厘至一分不等,成为众所歆羡的投资对象。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奏准电报收归官办。十二月(1903),清廷派袁世凯为督办电政大臣,吴重熹(直隶布政使)为驻沪会办大臣,饬将电局收回,认真办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初一日,吴重熹在沪接办各省电报商局,厘订章程八条,令各分局遵办。光绪三十三年三月(1907),邮传部奏派杨文骏(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