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侍书,去河洼子挖土。所谓的河洼子,就是沿河的一片河滩地。那的土质好,有的地段还有细砂。
整整推了两平板车的土回来,一部分撒在猪圈里,形成松软的地面,猪最喜欢在这样的地上打滚。另一部分则是在猪圈一个墙角,将地势填高,又将土拍实,上面再搭一个简易的棚子,这是给猪休息、和遮风避雨的。
第二天青石镇的集上,苏父就买了两袋的麦皮回来。还顺带到打石者那里买了个石头做成的猪食槽回来。
花溪村里就有一户是养猪的。此人名叫张根,和张生是同一个族的。
张根家住在村东头一个大院子里,一进大门,扑面就是好大的骡马粪味。王石榴家养着两匹大青骡子,马棚就建在一进门的左边。与村里其他人家不同,张根家除了种地,家里年年都会养母猪,让母猪生小猪羔卖钱,另外还靠这两匹大青骡子拉脚挣钱。
马棚的对过,就是猪圈。不过母猪和小猪羔并不在这猪圈里。张根家在上房的房檐下,另外准备了一个猪圈,单独给母猪和小猪羔,因为小猪羔需要精心的照顾。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养母猪,让母猪生下小猪羔并成活的。张根家能靠着这个挣钱,自然是有不外传的秘诀。
给母猪和小猪羔准备的猪圈和下面臭烘烘的猪圈和马棚不同。很干净。
“这三头是嫂子看中的,我们一直给留着。”张根的媳妇迎出来。用树枝将趴在厚草窝中休息的母猪和几只小猪羔都赶了起来,指着其中的三头道。苏母早在要开始准备养猪时就来挑猪了,要张根媳妇给她留着,怕其他人也要来买猪羔,因此要早早的定下。
苏菱就探头往里面看,苏母挑中的三头小猪羔,一只是白色的。没有杂毛,一只屁股上有一块小孩巴掌大的灰斑,第三只是脖子上有两块灰斑。母猪是白色,下面猪圈里有两头猪是黑色的。
看这样子,这几只小猪身上的灰斑在长大之后。应该会变成黑色的。苏菱莫名的想。
“孩子他爹,你看看咋样。”苏母就问苏父。
小猪都不大,身长也就一尺多些,毛很短,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毛下面粉嫩的肉皮。几只小猪在张根媳妇手里的树枝骚扰下。一边跑动着,一边嘴里发出嗷嗷的叫声,很有活力的样子。
“拿点猪食来。”张根就对自己的媳妇道。
张根的媳妇转身回屋。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瓢猪食。倒进猪食槽里。然后,就用空瓢敲着石槽,嘴里发出一串叽里咕噜的叫声。几只小猪都跑了过来,挤在食槽边开始抢食。
“看抢的多欢。嫂子挑的这几头,都上食。”张根媳妇说道。
果然。那三只小猪都很强悍,不仅霸占了好地势,吃的也很香。上食,是他们这里的土语,意思就是能吃。
买小猪就是要买健康并且能吃的。一般买猪羔子都是经过这样的验看,还要知道母猪和公猪的情况。张根家养的猪都很肥壮,因此他家的小猪羔也受欢迎。
苏父跳进猪圈里,将三只小猪挨个抓起来细看。
“成,就买这三头吧。”苏父道。
苏母很高兴,张根两口子也高兴。
张根就拿了大称来,将三只小猪羔子称了,然后用箩筐装了小猪羔子,帮着苏父送回家来,放进了猪圈里。
三只小猪羔,一共是六十斤有零,就按六十斤来算,每斤五十文钱,一共是三千文钱,连蔓儿就取出三吊钱,付了买小猪羔的钱。
张根拿着钱高兴的走了,一次抓三头小猪羔子的人家也不少,但是钱付的这么痛快的人家并不多。
苏荷看着那三头可爱的小猪羔一个劲的傻笑。还非得要一头头的摸过才肯罢手。
“娘,你看,我在家里什么活也帮不上,以后这几头小猪就叫给我了,我要带着秋月和冬雪去给它们割很多很多的猪草,把它们喂得肥肥的。”苏荷说道。其实苏荷也清楚,整个家里就她什么事也不用做,其他家的小孩在像她那么大的时候也会帮家里的忙了,但是她有父母哥哥姐姐宠着,可谓是没干过什么活的了,她也不想做个懒人因此提出了这个要求。
苏菱见苏荷如此懂事也很是欣慰,虽然她能挣钱,也能养的活一家人,但她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或是兄弟姐妹是个懒惰的人,因此对于苏荷这个行为她很是支持,表示有空的时候也会和她一起去割猪草。
苏母见苏荷一心想要为这个家里干点活也答应,只是嘱咐了两个小丫鬟割猪草时一定要把苏荷给照看好,当然这三头小猪也不能完全是交到苏荷手里,平时早上和晚上刘婶都会拿麦皮开了潲水来喂它们的,苏荷要做的就是将猪草割回来喂它们,当然了,割多少也是没有限定的。
虽然苏菱对着三头小猪没那么的上心,但是看到这三头小猪,代表的是过年的时候就会有三头肥猪,很多香喷喷的拆骨肉,是富足和余钱。最主要的是这还是自己家里养的,吃起来特别的有成就感,也安全。
------题外话------
亲呀!为何来了都不冒一个泡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