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苏菱开口道,“我跟你们说件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啥事?”大家就都看着苏菱。
“我打算把河对岸的空地都买下来。”苏菱道。
“就咱地瓜地下去的那些地么?”苏母问道。
苏菱家的地瓜地连着一大片的地,临着河,河岸是一大片无主的荒地。这片荒地多为盐碱地,种东西也不长,只是杂草丛生,苏菱家的地瓜地在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刚好这一小部分是沙地,所以能种的活地瓜。
“对。”苏菱点头。
“那地能干啥,种庄稼、种菜,种地瓜都不长。”苏父道。
因为河水冲刷、还有村人挖沙挖土。那片荒地坑坑洼洼地。还有好些个大大小小的水塘。想要在上面开荒种庄稼或者种菜,需要的工程量巨大,买下来并不划算。
“那块地咱买下来,既不种菜,也不种庄稼。”苏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咱可以挖水塘。养鱼啊。”
“养鱼啊……”
“可是这鱼从来都是在河里生长的,向咱们以前都不懂的吃鱼,懂得吃了也是从河里捉的,咱们样鱼有用么?而且能养起来吗?”
“菱儿,你咋想到养鱼了那?”
“姐,养鱼好。咱就养鱼。”
“养鱼这个事,我也是这几天才想出来的。”苏菱说道。
苏菱自己爱吃鱼,带着苏荷也爱吃。可是青阳镇这周围,都没有养鱼的,要吃鱼只能是在河里捉的,从去年向天悦酒楼提供了鱼后,苏菱发现其他酒楼也已经开始提供鱼这个菜式了,所以苏菱想要趁着大伙还没有把鱼这个市场开发起来之前就自己养鱼,狠狠的赚它一笔。
那天苏菱没什么事,到河岸走了走,看到冰面还没有融化的一个个水坑、水塘,她就兴起了将那片荒地买下来,挖鱼塘养鱼的念头。
花溪江里,常见的淡水鱼有草鱼、鲤鱼、鲫鱼、白鲢鱼、花鲢鱼。草鱼、鲤鱼和鲫鱼的价格差不多,鱼的价格比猪肉要便宜,平民百姓家也能买的起,去年苏菱就是靠卖鱼卖笋发的家,今年这河里的鱼估计会更多的人去捕了,想要捕得到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大伙都懂吃鱼了,价格肯定也会下降,但是如果自己有一个鱼塘的话想要什么时候吃鱼都方便,买不卖得出去是其次,关键是方便了自己,而且苏菱也相信就算其他人卖鱼也不能像自己有鱼塘这样能每天都保持供应,所以这活稳赚不赔。
至于鱼的销路,苏菱也想好了。首先,她家若养了鱼,青石镇上的酒楼肯定会优先选择和她一起合作,其次才会考虑那些供应不稳定的。
这还不够,苏菱的打算是将鱼卖到白县城去。
她有现成的销售渠道,正打算在白县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酒楼,而且天悦酒楼还有其他的分家,并不用愁销路。
想要发展下去只是时间的问题。
听苏菱这样一说,大伙眼睛都亮了,苏东是第一个表示支持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苏东也是那种敢想敢做的,考虑的并不像苏父他们考虑的那么多,像苏父,要考虑会不会养,养了之后还要考虑有没有人要等各种问题,这样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来。
而且苏菱也想好了,这样一个鱼塘不光是能养鱼,还可以在里面养藕,莲藕可是一到非常美味的菜式,还能生产莲子,这也能赚不少一笔。
“要是这么地,可就把那片废地变成宝了。”苏父就道。
大家都点头。
“那是大家都赞成,谁还有意见没有?”苏菱就问。
“养鱼、种藕这个事,我赞成。”苏东道。
花溪村处在北方地带,没有鱼塘,也没有水田。一般的庄户人家甚至不知道藕是什么,莲子这些,也很少有人见过。就连鱼能吃都是去年才知道的,苏东会知道这些也是从书本上来的,他学会了又说给一家人听。
“不过,咱没养过鱼,也没种过藕,这个到时候,藕还能请人,但是鱼怎么办?这还是头一次见有人养。”苏东道。
“哥说的对,这肯定得请人。就是咱们会,咱们也忙不过来啊。”连蔓儿就道,“我打算,种藕这边,咱最少也雇两个熟手的长工带着,而养鱼这里咱爹急要辛苦一下了,这鱼我知道怎么养,但毕竟没有养过,只能靠咱爹自己摸索,我在一旁指导着了,其他的是雇长工、还是短工,这咱可以慢慢商量。”
“种地这边,至少也得雇两个长工。”苏父想了想,就道。苏菱家现在也有十几亩地了,而且还要再买,如果他要是去养鱼了的话,地里的活肯定是忙不过来。
“我大概算了算,买地、买鱼苗、买藕种啥的,再加上雇工,咱家现在的钱都足够。只是还得再盖一些房子给这些个工人住”苏菱说道,在提出这个计划之前,她已经做过预算了。“那现在大家伙都同意不,还有谁有意见不?”
“同意。”
“没意见。”
众人一致通过了苏菱的提议。
当天,苏父就请来了村里的村长,说了要买下河岸大片荒地的事。
那片地在那荒着,有人肯买,村长自然高兴。
紧接着,就是丈量土地。河岸的大片荒地,离着苏菱家也没多远,干脆就一同买下了地瓜地到苏菱家的这一大片的荒地。丈量下来,一共是五十亩地挂零。
“都买下来。”苏菱决定。那些连鱼塘也不能挖的地方,还可以种树,总之不会浪费,而且将地整片地买下,以后也方便管理。
有了这样的决定,第二天,除了了村长外,苏菱还特定请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和牙侩,牙侩还特地的带来一个衙门的官吏,就此写下了文书,盖上了章。
苏菱只花了不到三百两银子,就将五十亩挂零地都买了下来,其中还包括了置办酒席、办地契、牙侩的中人钱以及必要的打点费用。
那被请来的县衙官吏很是做人情,一笔下来,将这段河道都写入了地契之内。
这样,河岸起到苏菱家的一大片土地就是苏菱家的了,而请来的官吏也很懂的做事,还把靠近荒地的这半条河道都写进了契约里,这样这些都成了苏菱家的财产。
拿到了地契之后,苏菱就带着纸笔,和苏东一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