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田博饭家常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暗涌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七章 暗涌

    ……

    “娘——”何传文拉长声音喊道。

    自打知道两个哥哥要出远门求学,何传文就一直撒娇耍赖企图跟着一起去。

    银花把歪瓜捆在背上,忙着给两兄弟准备干粮,虽则有客栈,但必定会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

    炕的干硬的馍馍、蒸熟晒得完全脱水的各色肉干、小坛子的腌菜、自家磨得米粉……好在两人有车夫和马车,不怕东西带的太多。

    前头传来小孩的笑闹声,是入门班的学生中间休息,何传文就又跑到后院磨。

    满仓原本老老实实的自己在天井里玩,听到何传文的声音,立即跑了过来,笑着扑到何传文的身上。

    “带弟弟到前头玩会儿!不用想了,等你有年安哥哥那么大了,爹和娘保准叫你也出去!”银花撩起巾子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满仓拽着何传文的手闹着要往前头热闹地方去。何传文听了银花的话,还是不大服气,却顺从被拉着走了。

    银花把最后一摞饼子盛出来,往锅里加了一瓢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呼了一口气。

    “嗯、吭吭……”

    “哎哟,我的小祖宗,让娘歇歇!”银花把手搂到后头晃了晃,嘴里嘀咕道。

    歪瓜的回答是哭的越发响亮了。

    银花无奈的把背带解开,把人抱起来。

    歪瓜扭着身子,手就往刚炕好的馍馍上抓。

    “我的乖乖,这个你可吃不了!”银花把他的手包住,连声说道。

    那馍馍是用没发酵的白面,在锅里抹少少的一层油,用小火慢慢炕出来的,硬的像石头,却经放耐饿。

    歪瓜没如意,嘴咧了咧,哭声就又响起来了。

    “歪瓜,哭什么?”文年安听到声音,走过来把娃儿接过去,嘴里问道。

    歪瓜换了一个人抱,又到了院子里,很快被别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止了哭声。

    这两天,两人就要出发了,何家骏叫两人不必去学堂,自己整理学过的东西,该带的带,该抄的抄,两人从早到晚的呆在书房里,熬得眼睛都红了。

    那车夫姓陈,文老爹选人的时候也是挑过的,这小伙子是家生子,爹娘俱是文家签了死契的仆人,小伙子打小就没了爹娘,在文家下人堆里混大,虽有些小毛病,心性却不坏,孤家寡人一个,正好跟了文年安也没牵挂。

    陈阿福住在客房里,银花每次做饭都与他单留一份,让他自己端了去吃——叫他一起上桌子,他是万万不肯的。

    小伙子从不主动伸手帮何家做事,但自己的马匹却半点不叫主人家操心,连那大水牛都跟着沾光,每天有新鲜的草料嚼。

    晚上,吃过饭,文年安拿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出来。

    “你这是做什么?”银花有些恼火的说道。

    “婶婶,您先别推。您总叫我把大家当一家人,您也该把我当一家人,都是一家人就别推。”

    银花噎了一下,敲了敲文年安的肩膀,“你先长大了,鬼精灵,还拿你婶婶涮。”

    文年安笑了起来,“可不敢!婶婶,这钱您拿着,托春衫去府城买两个人,一个做门房,一个帮忙打扫端茶,总不能来个人就婶婶亲自端茶,还有剩下的买几亩地,再请几个长工或雇给别人种,婶婶也轻松些,专心带歪瓜,我听人说像歪瓜弟弟这样的娃娃也并不会将来就什么都不会,只是要人慢慢教。”

    银花搂着歪瓜,“嗯”了一声。

    歪瓜现在有半岁了,已经很明显了,除了哭闹的时候,逗他半天才有反应,眼神气儿看着就呆呆的。

    “花儿,你接着吧!”何家骏小小的抿了一口茶说道。

    银花把银票小心的放在怀里。

    第二天天刚亮,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文年安跟何传文把大包小包往车上递,阿福在上面摆放。

    “这里面是饼子,那个是厚衣服,腌菜坛子看这些……另可耽搁些日子,夜里尽量找客栈住,实在没办法,在外头过夜也不要直接喝河里的水,我给你们弄了一个小铁桶,把水烧开了喝,冲点儿米粉吃也是好的……”银花抱着歪瓜在旁边不停的交代,说着眼圈就红了。

    “娘,您说的我都记得,放心,我肯定照顾好自己。”何传文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银花面前,安慰道,“等、等我回来,保证您要说长、长高了、长胖了!”

    “娘知道,只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得量力而行,多想想等着你们的爹、娘和弟弟们,方便就往家里送一封信。”

    “好,婶婶,先生,我们走了。”

    何传文也爬到马车上,掀开门帘挥手跟何传文、满仓道别。

    “要能有长进才好!”何家骏端着架子说道。

    两人一同应了。

    银花犹不放心的又交代了陈阿福几句,叮嘱叫冷了就加衣服,下雨变天别赶路,路上慢些走。

    陈阿福一一应了。

    这次两人不知一去多久,银花特特请人帮忙给三人都赶了几件厚衣服,陈阿福头回得了量体裁做的新衣服、每一餐都好饭好菜、住着亮敞的客房……心里感激的什么似的,更死心塌地的跟着文年安。

    银花心里空落了好些天才缓过劲来。

    春衫大概得了文年安的消息,不等银花反应,出去了一趟回来就给带了一家子人。

    这家子是犯了事的大户人家家仆由官府发卖出来的,两夫妻三十出头,男人姓孙,两个儿子因要等着主人家取名字,就胡乱叫了孙大、孙二,孙大十岁出头,孙二才七岁。

    银花瞪了嬉皮笑脸的春衫一眼,先把人安顿下来才跟春衫掰扯。

    “买人加路费,师娘得与我八两银子哩!”

    春衫自觉的举起双手做投降状。

    银花把银钱数出来,无奈的叹了一句,“你呀!”

    早几日,银花就跑了一趟县城,把银票兑成了现银带回来。

    “我就盼着师娘日子过得舒坦。”春衫老老实实的说道。

    既然是买来的下人,总叫人家一家子住在客房里也不像,银花又请人在后头挨着最后一排屋子朝另一边砌了两间不大的屋子,都盘了炕,给孙大齐一家子住。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