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无道,人神共怒。
八百诸侯,纷纷举兵叛乱。
太古遗族、四海龙王,也趁机调兵遣将,意欲入侵人界,扩大自己的领土。
妲己也利用这几大魔头,一起兴风作浪、荼毒人间,一片乌烟瘴气,直到凤鸣歧山,乱世里面出现了一点曙光……武王姬发,继承父志,以仁义化万民,和百姓同甘苦。
感天下苍生受难,在军师姜子牙的劝说下,起西周劲旅,兴兵伐纣,以拯救世人。
正义之师所到之处,百姓欢心鼓舞,奔走相告,能人志士纷纷前来投奔,伐纣队伍日益强大。
正所谓,国家家亡,必有妖孽。
虽然已经尽量估计御用文人的下限,但施恩读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喷饭,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
除了那些科技世界宫廷剧的导演们,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脸上抹灰!他正确名称应该是商代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是事实,杀虐比干也有确切记载,然而砍掉赤脚在冰上行走人脚,以及剖开孕妇肚皮就有些难以令人置信,特别是唯妇人之言是听这一条罪状,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商人走的是神道路线,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妲己能够影响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再说武圣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不喜听人摆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干涉到商朝朝政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那些年之中,具有朝政权力,何以苏氏一族太古遗族,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不如说妲己恶名是周人宣传结果。
帝辛二十岁嗣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三百年,国力雄厚。
物阜民丰,帝辛血气方刚,孔武有力,能手格猛兽,神勇冠绝一时,又能言善辩,还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刚愎自用,于是凭丰沛国力与自己过剩精力,大举向三岛十洲的东南方发展,征服土地肥沃四夷部族,从而拓地无算,国威远播。
他在位第四十年,又对苏部落发动进攻。
这时他已是六十开外人。
征伐有苏部落,载回战利品之一就是妲己,当时帝辛已经突破武道极限,心如铁石,深不可测。
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混身充满几近爆炸性火热气韵,加上太古遗族那种粗扩而开放气质,迅速地在帝辛内心深处,重新点燃起他生命火焰。
当时商朝,已经从一隅之地进入天下归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保有祭祀特权与强大的军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从早期夏禹王朝流传下来的祭天崇祖的传统,更让他们十分崇信巫教鬼神。
为酬神祭把,时常载战载舞,饮酒欢唱,甚至作长夜之饮,几至醉死,宫廷如此,民间也是这样。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