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空间之锦绣医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7.糕点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氏一共四个孩子,三子一女,是个有福的,老大二十,老二今年十八,两人都已经成亲,连孩子都有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一个在镇上开了饭馆,一个开了杂货铺,生意不错,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老三今年十六,已经定了亲,下个月准备成亲。余婷是老来女,是王氏十年之后才生的女儿,因此最受宠爱。

    三子都不喜读书,因此只送到普通的学堂学过两年,认得一些字。

    听了王氏的劝告,看着玉娘真诚的双眸,包氏才把荷包接了过来,双眸含泪道:“妹子和王姐姐帮了咱家这么多忙,我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得涌泉相报,玉妹子,你给我写张欠条吧!否则我于心不安!”

    玉娘知道包氏的个性,也没在固执,让锦渊拿来笔墨纸砚,在王氏的见证下,包氏和玉娘写好了欠条,按上了手印,一式两份,二人纷纷收好。

    接着几人谈起了刺绣,包氏的刺绣都不错,她师承于母亲,擅长蜀绣。同时心灵手巧,可以编织各种绳结,和玉娘的手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玉娘一阵感慨。连忙问道:“包姐姐为何你不去绣房接活儿?大件儿的屏风,光是一件的手工费都有四五十两银子!”

    包氏才回答道,原本她嫁入陈家的时候,也想接绣活儿给家里挣几个钱,可是她婆婆不让,因为她每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活,累得不行,根本没时间。( 平南文学网)而且婆婆不知道她擅长蜀绣,只认为她能够一些平常手艺,怕她偷懒,从来不让她做绣活儿。

    现在想想,她觉得不把自己会蜀绣的事儿告诉婆婆,是正确的,否则他们一家恐怕还在上房里做牛做马。

    现在她出来,又重新开始练习,将近十年没有摸针线,有些生疏,所以还没去绣房接活儿。她本来想等一段时间去接活儿,但是家里急需用钱,玉娘也有些门路,因此她今天过来找玉娘就是打探绣房的事儿,看看她现在能够接什么样的活儿。

    玉娘把自己接的活计儿给拿了出来,给包氏观看,绣房里绣娘是分等级,每一级对应着相应的绣活儿和工钱,等级越低,绣活儿越难,价格越高,她现在是一级绣娘,因此每个月接的伙计儿银两丰厚。

    包氏只需要小活儿做起,层层升级,估计半年时间就能够成为一级绣娘,到时候一个月的绣活儿,就可收入四五十两。

    包氏听了双眸放光,没想到,经过十年的时间,绣房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给玉娘道了谢,把她做的白糖糕给留了下来,平时都是她从玉娘这里拿东西回去,现在她家里好了一点,就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了出来,玉娘家和王氏家都送上一包。

    再和玉娘,王氏聊了一会儿,看到天色渐晚,才和王氏结伴回家。

    玉娘把包氏送来的糕点拿了出来,白白的,晶莹剔透,捏成了动物的形状,光是看起来就秀色可餐,于是玉娘尝了一块儿,甜而不腻,糕点软糯却富有嚼头,还带了淡淡的竹香,非常不错!

    包氏有这等手艺,完全可以开个糕点铺了!

    玉娘双眸一亮,她本来喜欢下厨,厨艺也不错,想着开一家铺子,奈何华姐儿喜欢胭脂水粉,她就想着给闺女开个脂粉铺,以后给华姐儿做嫁妆。

    现在她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和陈家合开。

    她们先可以租一个铺子,她出银钱,包氏出力,倒是分层,这样未尝不可?

    于是玉娘在第二天把这件事儿告诉了包氏,包氏听了清澈的双眸多了几分色彩,她下厨的手艺不错,不但擅长白糖糕,还能做杏仁糕。玉娘的手艺同样很好擅长制作核桃酥和桂花糕。

    旁边的王氏听了,双眸放光放光,她的手艺也行,而且擅长制作槐花糕和芝麻糕。

    至于锦华最喜欢的绿豆糕,红豆糕,她们都会,只是工序繁琐,因此大家都喜欢在镇上购买!

    于是三人合计了一下,准备在镇上开一个糕点铺,只是选择在哪里开铺子更好?

    经过一番讨论,三人准备在白云书院旁租一个铺子,玉娘出一半银钱,王氏出一半银钱,大家都出手艺,只不过玉娘家还有一个胭脂铺,王氏是村长长媳都,不能照看糕点铺,因此出力最多的人是包氏一家。

    玉娘和王氏都把自己的绝活儿交给包氏,她们家照看铺子,制作糕点,获得利润二、二、六来分层。

    玉娘和王氏家分两层,包氏家分六层,当然王氏入股,其实还有一项作用,那就是防止陈家上房来捣乱。毕竟她是村长家的长媳,就算陈家上房想要为难包氏,也要看村长愿不愿意。大家对于这点儿心知肚明,在包氏听到王氏要入股的时候,原本忐忑的心也放了下来。

    下面就是租铺子的事儿,这件事儿就交给了沈三,毕竟他当官当到这个份上,人脉肯定不少。

    沈三对于玉娘的依赖,心生喜悦,乐得忙得团团转,两天之后,他们就把铺子定了下来,在白云书院门口,每月一两租金,虽然有些贵,但是地段好,来来往往的学子人流量多,因此还算划算。

    三人越好去看了铺子,她们准备先租一年,若是铺子红火,继续签约。她们签订了一年契约,交了半年租金,画了押,在公证人的见证下备了案。

    三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每天都呆在厨房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玉娘从包氏那里学会了白糖糕和杏儿糕,从王氏那里学会了槐花糕和芝麻糕。

    包氏也学会了桂花糕、核桃酥,槐花糕和芝麻糕。

    几人还讨论者创造一些糕点,玉娘从锦华这个小吃货那里得到了花糕的启示,玫瑰饼和梅花糕的制作进行了一番改良,做出来的玫瑰饼又甜又糯又脆,还带着淡淡的玫瑰香,包氏和王氏相当喜欢。

    梅花糕也和梅花瓣儿脱不了干系,味道没有前一任那么好吃,但是看上去喜人,形状像一朵梅花,估计学子们会喜欢。

    接着包氏也从花瓣儿如饼得到了启示,做出了带着茉莉花香味的饼子和糕点,味道很不错,大家吃上去很有食欲。

    王氏觉得水果入饼才也不错,把水果榨成汁儿,或者赛干磨成粉末,制作出来的饼子肯定会带着甜甜的果香,比花瓣儿更好。于是捣鼓吃山楂糕,百果糕等等。

    接着几人又探讨了一下糕点的外形,形状好看,味道美味,应该更受欢迎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