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赵梨子能发财果然绝非侥幸啊,小时候赵梨子只是个机伶的小孩儿,如今在外头铺子里历练一二,立刻泛出光彩来。
赵长卿其实并不如何在意,她对小梨花儿他们姐弟的一些帮助的确是举手之劳。再者,一些感情也是自前世延绵而出,这种感情,只有她自己清楚罢了。有时想想,未尝不是一种寂寞。
前世的小梨花儿并没有今世的顺遂,亦从未开过包子铺。
前世的赵长卿懦弱无能,并没有几个朋友,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常做了绣活在铺子里寄卖的小梨花儿了。因为赵长卿也擅长刺绣,又是邻居,尽管年纪相差两岁,性子也不大相同,依旧成了不错的朋友。彼时的小梨花儿便常说赵长卿又笨又傻,为她不平。赵长卿心中的苦闷,也只与小梨花儿提起过一二。及待两人先后出嫁,赵长卿依旧只有小梨花儿一个朋友,后来她病中,也唯有小梨花儿几次去看望过她。
那样失败的一生,她唯一的朋友就是小梨花儿了。
她待小梨花儿的确亲厚,这种亲厚,缘于前世,也缘于今生。她的确没想过小梨花儿来回报自己,她由衷的希望,此生此世,她过得前世好,小梨花儿也能过得比前世好。
当然,小梨花儿能认真的对待她们之间的情谊,赵长卿分外高兴。
赵长卿又非傻瓜,她当然知道包子铺的事小梨花儿占了些便宜,这些便宜,在赵长卿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梨花儿家里条件不行,包子铺于赵长卿不过是几十两银子的投资,亏了赚了,她不差这些钱。可是对于小梨花儿,是全部的家当,是母亲弟弟们生活的全部倚仗。这样起早贪黑,多拿一些,人之常情。
赵长卿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她并不看重这点银钱分成,她入股的原因是与小梨花儿的情分。
其实有一件事梨子说的对,没有人凡事不图回报的,就是庙里的观世音,若有所求也得几柱香火供奉,何况于她。
现在小利,银钱几十两她不在意。若是几百两,几千两,几万两呢?
彼此皆是聪明人,自然知晓这才是长久处之之法。
待重立了契约,眼瞅着就是正月十五。
赵老太太带着一家子去了朱家请安兼送节礼。如今赵勇升了百户,朱家待赵家也多了几分执重,当然,这说的是朱家其他人,朱老太太依旧如往常那般。赵勇请安后就去了前院说话,朱老太太笑对赵老太太道,“我算着这几天就要过来了。”
赵老太太笑,“我是想等着阿勇休沐,正好一道来,也热闹。进了八月风就凉了,母亲这些天身子可好?”
朱老太太笑,“我天天在家吃了睡,睡了吃的,都好。”
因天冷,赵老太太出门戴了个小毛围领。朱老太太这屋子暖和的很,凌氏便服侍着赵老太太脱了小毛围领,朱老太太眼里含笑,“现在勇哥儿出息了,媳妇也孝顺,孙子孙女绕膝,这样就很好。”
“母亲说到我心里去了。日子穷过富过,只要一家子平安融洽,就是好日子了。”赵老太太笑。
朱老太太呵呵笑,见赵长卿抱着东西,不禁问,“卿丫头,你抱着什么呢,这半晌也不松手。”
赵长卿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看着天冷了,给祖母做了件小毛围领,也给老祖宗做了一件,如今拿了来,想送给老祖宗,又不知道怎么说。”
朱老太太笑,“哎哟,还给我做针线了。拿来我瞧瞧。”
赵长卿抱了过去,用的是深驼色的厚料子,也是铺子里上好的料子了。里面絮的上好丝棉,边儿上镶着黑色的狐条风毛,面儿上绣了一圈浅色的缠枝莲花,针线十分精细。袁氏一看就赞道,“好鲜活的针线,竟是卿丫头做的?比你姐姐可强多了。”
赵长卿笑,“大婶子也知道,我别的都不大行,唯针线上是自小祖母亲自教的。以前做不大好,现在能做大件儿了,就做了这个孝敬老祖宗。”
朱老太太先是摸了摸料子,道,“这料子也厚软。”叫丫环拿来水晶眼镜,戴上眼镜细看针线,点头赞道,“难得难得,你这样小小年纪,就能做得这样好的针线了,比你祖母当年还强几分。”翻覆着看了一遍,朱老太太也来了兴致,“来,给我试试。”
袁氏忙上前服侍朱老太太穿上,赵长卿在跟前,也跟着搭把手。朱老太太一试,竟十分合适,不禁笑道,“真是好针线。你也没量量尺寸,怎么就知道我的尺寸呢?”
赵长卿笑,“我每月都随着祖母过来给老祖宗请安,常见老祖宗的,仔细看看,也就知道了。”又与袁氏服侍朱老太太脱了下来,交给丫环收起来。
袁氏笑赞,“真是个伶俐丫头。”
朱老太太握着赵长卿的手坐在自己身畔,笑的欣慰,道,“我知道你在家里又要读书识字,又要孝顺长辈,这又要偷空给我做针线。你们有这份心就行了,我这里什么多一件少一件的,倒是你小孩子家,别累着。”
赵长卿笑,“老祖宗放心,读书也不是一日一时之功,我又不用去考功名的,每天念上一两个时辰就够了。我自小常随着祖母来给老祖宗请安,老祖宗向来疼我,何况老祖宗身边有舅爷舅奶奶,有叔伯婶娘,还有姐妹兄弟们,老祖宗断然不会差了东西。只是老祖宗疼我们,我们也想孝敬老祖宗一二的。这样的心,同老祖宗疼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朱老太太对她好,对她家也有关照,小时候没这种本事倒罢了。既然大了,做些针线不算什么。这世间,最不能辜负的便是别人的情谊。
朱老太太听了果然十分高兴,笑,“你这孩子,自小就懂事。”
赵长卿笑,“我也是听说铃姐姐、曦姐姐、蝉妹妹常做针线孝敬老太太,与姐妹们一比,我这也是见贤思齐了。”
袁氏笑,“以前我常听人说女孩子读书没用,谁说读书没用来着,看卿丫头,这念过书的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又叫人喜欢听。”
凌氏自觉面上有光,谦虚道,“她一个丫头家,做些针线孝敬长辈是应该的。”
诸人说笑了一回,朱铃叫了赵长卿说话,笑问,“这两回诗会,都没见妹妹来呢。妹妹在家忙什么呢?”
赵长卿笑,“我倒是没什么忙的,就是现在灵性越来越差,一想到做诗就头疼。我就让阿蓉帮我告了两回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