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7章 农为国事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竟是都未曾发觉粮仓门口站了几个人。

    中间一人三绺髭须随风飘动,身穿书生们常见的宝蓝缎直裰,脚下粉底皂靴,头戴方巾,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只是从身后众人对他的恭维和畏惧感来看,此人必是身在高位。

    那人站在粮仓门口听了一会,满面笑容,不时的点头,显见得是听到心里去了。

    又站了一会,见到里面的人依旧是谈兴正浓,身边的一个侍从模样的人忍不住了,要进去唤人。

    那人连忙阻拦,“莫要惊扰,且让他们说去,我们先走吧……”说着便悄悄抬腿,如同来时那般,静悄悄地离去。

    从来到走,粮仓里的众人没一个发觉的,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敬民讲课。

    侍从低头随着那人慢慢离开了粮仓,心里却不停的叹息。怪只怪姓刘的这个小子没好命,竟未能得见天颜,不怪他没将事办到。

    敬民不知道,他这辈子唯一一次和皇帝见面的机会,这样的开始,又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他唯一知道的是,晚上回去应卯准备下班回家时,粮科里的知事们待他突然热情了起来。

    “小刘,下班呐?”因敬民不是读书人没有字,那些知事们不好以名字称呼他,便直接唤他的姓。

    “几位先生好,你们也下班呢。”敬民躬着身,一一的施礼。

    “嗯,下班,下班……一起走?”几位知事笑盈盈地,递过了橄榄枝。

    一位姓吴的知事,已经半白了头发,此时走在人群最前例,招手唤过了跟在最后的敬民,亲切的和他说话。

    “田里辛苦吧?”

    敬民颇有一些受宠若惊,急忙答道:“不辛苦,不辛苦,在家时就是做的这个,惯了……”

    “听说,你家搞的那个种子,能亩产十几石?”吴知事皱了皱眉头,问道。

    “啊?”敬民连连摆手,“吴知事这是哪里听来的?是亩产三到五石,哪里有十几石啊?这可吓死人了。”敬民一边说,心里一边思忖,怎么今天这些知事老爷们都变了脸孔?一个个都亲热了起来?

    听到三五石,吴知事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起来,冲着身后的众位知事笑道:“就知道是家中的小儿信口雌黄,这世上哪里有亩产十几石的种子?必是小儿们听差了!”

    说了这句话,不等身后的从知事们回话,便又转向了敬民,亲亲热热地道:“小刘呀,你来了粮科有小半月了吧?咱们还没有一起聚聚,今天我做东,大伙去南来楼给你接接风……”

    敬民愣了愣,露出迷惑的表情。

    吴知事却不等他反对,执住他的手,携着他往粮科大门处走去。

    一边走,一边问道:“小刘呀,你来和我说说,这上田能产几石,下田能产几石……这湖广地力丰厚,每年能增产多少?”

    若是敬民是一个粮科的老油条,再想想现在是几月,便能明白吴知事话里的意思。

    可惜,他刚刚来粮科,还没弄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他自然不知道,随着收秋粮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户部上下发财的时间也到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盯着敬民,盯着他手下那上百顷田的产量。

    “国事农为本嘛!”永乐皇帝听完一个农博士向他禀报皇庄里庄稼的长势后,乐呵呵地念叨了一句。

    --

    --rs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