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嫡长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0 银楼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怕自己一走这群人出馊主意而已。女儿的话让他心中一动,立时几句轻飘飘的话扔过去,给知府扣了爱民如子、临危不惧的高帽子。

    然后,自然而然地提议去城头看看。

    刘知府坐在堂上和大家扯了半日,也是不耐烦了,无奈在座好几个人是他无法正面对抗的,于是就继续扯。从心里来说,这次事情虽突然,但他真是没当回事,自知乐康城墙厚门重,流民根本进不来,等驻军一到自然能够轻易驱散,所以打心底就没太当回事。

    听了姜骅的提议,刘知府脑袋里也是灵光一闪。

    既然根本不是危险,那他作为知府,“于危机时刻登城御敌,身先士卒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事后的名声可是大好了。稍作粉饰,就能掩盖事前不知情以及事中处置不力的小毛病。有了大义,在座谁事后给他上眼药都不好使。

    于是,知府大人欣然前往。

    当然面色是沉重而慷慨的。

    姜照也没料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和父亲对视一眼,须臾明白了其中关窍,顿时暗暗呸了一口。

    有几个大户也跟着同去。

    堂上缠磨这么一会,街面上已经越发清静了,差官开路,去南门的过程十分顺利。

    知府一行的到来让守城兵卒们感到振奋。他们正对着外头黑压压的人群发怵,就算知道城门不可能轻易被破,也是倍感压力的,任谁看见那么多敌人能平静呢?现在当官的一来,而且是城中主官和大户们,好些人顿时有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感觉,仿佛一旦流民冲进来先死的必定是当官的。

    “外面情况如何?听报流民来势汹汹,人数过万,本官实在放心不下。若真是如此,本官就算浴血城头,也要把流民抵挡在外,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城祸害百姓!”

    一边往城楼上走,刘知府一边大义凛然。

    “大人,暂时没有什么动向,但这些人停着不走,不知在打什么主意。”校尉上前禀报。

    刘知府扶着腰带挺胸登楼,“不必惊慌,不管他们打什么主意,本官都和你们同在,和全城百姓同在,绝不会让……让……这这这是……”

    后半句话还没说完,他呆愣在城头。

    漫山遍野黑压压的人头登时让他冷汗透衣。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何止过万,何止过万!

    刘知府脑中轰然一声,一片空白。

    他听得先前的禀报还只以为底下人惊慌过度,没见过世面,把几千人误说成上万人而已。因为按照常理,流民聚集起几十几百很容易,过千就有些难度,若是几千上万,穿州过府不可能没有前兆,其他地方的官府早就各处送信了。但此时眼前所见让他彻底惊呆,这么多流民,到底是怎么跑到乐康城来的!

    他顿时把临城的知府在心里骂个狗血喷头。

    瞒报,绝对是故意瞒报!

    说不定为了省事,还故意帮这些流民隐藏行踪,故意引导他们来祸害乐康,好求得自家安宁呢。

    官场上这种事屡见不鲜,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当官的什么无耻之事做不出来?

    这下好了,如此之多的流民聚集乐康,而事先本地府衙连一点动静都不知道,首先当知府的就是一个忽视民情的失察之罪。大望山驻军事先也不知道,也是失察,可是他们一定会把责任拼命往府衙这边推的,听说驻军参将那边京城有人,他刘知府京城可没硬靠山,到时候铁定他倒霉。

    然后等驻军过来,劳军的花费不知要多少,对方肯定会在他身上狠狠揩一笔——驱散几万流民可不是轻松事。总之军功人家得,责任自家背,他娘屁的!刘知府暗暗用家乡话骂街。

    这还不算后续要安抚百姓、安抚城中大户高门、安抚衙门上下、打点上官、打点言官、打点朝廷相关之人的麻烦呢。

    他不由自主开始盘算事后的折子要怎么写,才能将自己的罪过减到最轻,功劳夸到最大,顺便黑一下临城的知府和大望山驻军。

    “大人您看,大人……大人?”底下属官见他发愣,赶紧提醒。

    刘知府从胡思乱想中回神。

    “我看?看什么看,快快请姜大人登城议事!”

    刘知府一瞬间打定主意,此时此刻,一定要抱紧建平侯府的大腿,以期事后能让姜骅对朝廷美言他几句。放眼城中高门,也就姜家够资格在善后中给他解围了。

    他对姜骅敬而远之又嫌麻烦的态度,在此刻有了彻底的转折。

    “抱住他,听他的话,若是出了岔子还能推到他身上……”刘知府暗暗想。

    姜骅可不知道刘知府这么多小九九,他登城晚一步,是在听女儿对局面的看法。

    姜照把最坏的情况都和父亲说了。

    “……流民无兆而来,显见有人策动。城中人口繁杂,未必没有内应。流民若是全力攻城,再加上城中有人作乱,里通外合,甚至有人主动去开城门,到时候就会大乱。若是驻军来援滞后,官府的人手根本不够应对局面。爹爹,你需得劝说府衙尽可能多派人,同时让大户高门随时准备派家丁出来帮忙,必要之时还要鼓动民众自发组织青壮上阵,以及后方劳军的吃食,临时青壮的武器,全部都要提前做好准备。现在是一个门被围,若是四门同时有敌呢?”

    东西好拿,人好派,但怎么拿怎么派才能顺畅,而不是弄出乱子让情况更糟,必须有提前的筹措。

    姜骅先前听女儿的提议觉得很全面,感到欣慰之余却也并未重视,因为实在想不到局面会坏到那种程度。但等他登上城头往下一看,这才紧紧皱了眉,把女儿的话重新考虑起来。

    流民人数超出想象,其中青壮之人又太多,种种蹊跷,不能不让人往坏处想。

    亡羊补牢,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这个道理姜骅还是明白的。

    和女儿对视一眼,姜骅给了女儿承诺的眼神。

    姜照返身离开。

    “你去哪?”

    “去巡街。”

    这一次,姜骅并没有阻拦。最大的危机在城外,只要城门守住,女儿身边那么多会武的护卫,呆在城里是不会有太大危险的。他只派了两个家仆跟上,随时向他汇报女儿的位置,以便他能在有事时及时赶到支援。

    姜照已经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