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和你们以前对春桃一样了,别忘了,中间还有一个你们的哥哥呢。这些话以后不准说,我说他们是我说,你们可不准说,你们兄弟姐妹以后能相处就走得近点,相处不了就保持一点距离,但是不能说什么闲话。”吴有才和两个女儿说。
这件事就这样的过去了,当然,这是在春桃她们姐妹们搬家以前的事。自那以后,吴有才只要有时间就去春桃店里帮忙,其实,五金店也没有超市那样琐碎,吴有才更多的时候就是想看看孙子,尤其是周六日,老俩口那是必须去的。
他们搬家一段时间后,冬梅感觉时间应该差不多了。这段时间,平平安安因为在市区上幼儿园,所以中午都是张自强把孩子接上,郑春丽因为住远了,就不能再去接俩个孩子了。张自强接上孩子以后,就要往家里送,冬梅不让,要让他们在公司吃点午饭,然后再睡一觉,再让张自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个多月,除了周六日,每天都是郑春丽自己在家呆着。外面还是不太暖和,风沙很大,她也没法出去。
这天下午,冬梅和张自强说,“是时候了,你今天晚上回家去把爹娘都接到咱们家。”
“什么是时候了?”张自强有点莫名其妙。
“年前你说的那个事是时候了。”冬梅笑着说。
张自强有点蒙圈了,“我说的什么事?”
冬梅看这张志强,“你说的事你不记得?就是康老师的事,娘这一个月的寂寞也该受够了,这样的时机说这事儿不是正好嘛。”
“奥,我说你不让我往家里送孩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张自强笑着说,“幸亏你这个人心眼不坏,这要是和陈萍一样,不把我们娘俩被你玩死。”
“什么话?你接上孩子先去李仁炸鸡店买两只炸鸡,一织不够吃,越大越好。再看看有什么凉菜买一点。家里冰箱里有一盆儿红烧肉,你买点豆腐粉条炖上。我一会儿等晓光来了一起看看帐,我让他送我回去。”冬梅说完,张自强笑了笑就走了。
等夏晓光把冬梅送回家,已经快七点了,几个老人正在聊天呢。见冬梅回来,郑春丽开始铲菜吃饭。饭桌上就一只炸鸡。“不是让你买两只炸鸡吗?你怎么就买了一只?”冬梅问张自强。
“谁说的?我买了两只,早就有一只进了你两个儿子的肚子里了。我说等你回来一起吃,奶奶姥姥都说炸鸡趁热吃好,一只炸鸡酒就被他俩密西了。”张自强笑着说。
冬梅看着两个孩子在旁边偷偷的笑,她故意板起脸,“以后可不准这样,要吃也是先给奶奶和姥姥姥爷吃,这叫尊老,懂不懂?”
“嗯,”平平低着头,安安还是抬头看着妈妈,一本正经的说,“妈妈,那奶奶姥姥姥爷先给我们吃也是爱幼呀。”
“就你会贫。”冬梅低下头疼爱的在安安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
开饭,一家人都坐下,两个孩子已经吃饱了,回屋里玩儿去了。
“今天怎么想起叫我们吃饭了?”春桃娘笑着说。
“想你们了呗,想热闹热闹还不行?”冬梅笑着说。
“这不是你的套路,你要是想热闹了,肯定把姐姐妹妹都叫来了,今天肯定是有什么事。”李光茂笑着说。
“嗯,还真有点事,你说?”冬梅看着张自强说。
“你说吧,谁说还不一样!”
冬梅又看了看婆婆,“嗯,那就我说。”她给郑春丽倒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和娘各倒了一杯,本来喝酒的就是李光茂和女婿,这下子都喝上了。
冬梅端起杯,面对着郑春丽,“娘,我先敬你一杯,你看平平安安都这么大了,我基本上都没费什么力,都是你把他们拉扯大的,来,自强,咱俩一起敬娘一杯。”
“都是自家人,说什么呢。”郑春丽说着也端起杯,娘三个都喝了一口。
“娘,这自强的意思呢,不对,也是我们两个人的意思。想给你找个老伴,你看平平安安也逐渐的长大了,他们紧接着就该上学了。你自己在这么大个屋子里,每天就等着孩子们回来也不是个事。要是给你找个老伴,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还能陪你聊聊天。咱这楼前还有这个小院,有人陪你在院子里种点花、种点菜什么的,我们在外面工作也安心。”冬梅边说边观察郑春丽的表情。看上去,郑春丽倒是没有什么反应。
“来,大妹子,这么长时间在一起,咱老姐妹也成了亲姐妹了,看不见你还会想你呢。我们老俩口也敬你一杯。”春桃娘说着,端起了杯,碰了一下李光茂,李光茂也端起了杯,“就是,亲家,这俩个孩子是咱们一起看着长大的,咱们老邻居也处了好几十年,你这十来年拉扯了大的拉扯小的,现在也算有成就了,可自己总不能这样单着。孩子们是很孝顺,你说孩子们也都不经常在你身边,寂寞了连个说话的也没有。人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少年夫妻磕磕碰碰无所谓,老来有个伴是最重要的,你说呢,亲家,来,咱先喝了这酒。”说完,三个人都把酒杯里的酒干了。
郑春丽自己有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她又准备给俩个亲家倒酒,被张自强把酒瓶接了过来,“娘,给我,我给到。”说完张自强给丈人丈母娘的酒杯都倒满了酒。
“今天孩子们把你们老俩口也叫来,我就知道有事,其实我也猜到了。我不说虚话,这段时间自强和冬梅每天中午不把孩子送回来,就是让我想这个事的。”她看了看儿子媳妇。
“娘,这个你都能猜到?这个是冬梅的主意,这家这两个女人,都比我聪明。”张自强笑呵呵的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郑春丽接着说,“我也习惯了,身边突然有个人或许还不适应呢。再说了,儿子媳妇孙子都有了,我也全了。你说再走一步,人家又没有孩子还好说,人家会不会也和咱一样爱咱的孩子呢?要是因为孩子们两个人再生气,还不如自己过利索。”
冬梅听出来了,这说的就是康老师,冬梅笑了,看样子这娘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呀。
“娘,我说话你别计较,我没别的意思。我是这样想的,给你找一个伴,你们住在楼房,等以后咱们拆迁的房子回来了,我们住新房,这房子就留给你们。要是你找的老头不喜欢孩子,那就等新房到手你们去住新房,我们住这里,也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们上课,你也别多想。至于生活费用你不用操心。你说这孩子们是越来越大了,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