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端起酒杯,看了看大家,然后对吴有才说道:
”姨夫,今天是我表弟给秋菊押车,田旺他们来的人我们给了六百块押车钱,到了姨夫家,给了我表弟一千二百块押车钱,这在咱们这地方是规矩。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姨夫,你知道不,吴德丽给我姐夫押车,来我家给了六百块押车钱,秋菊给我姐押车,去了你们家也给了六百,原因是吴德美告诉你们当时的总管说我们家给了三百。姨夫,你别怪我去你家和吴德美作对,因为她在对付我姐姐。
”我李冬梅眼里揉不进沙子,说实话,那天要不是看在你和我姐夫的面子,我能把你们家的锅砸了。我没有,因为我姐说,你们家里有三个维护她的人,爷爷,她公公,再有就是我姐夫。我今天说了,是我憋在心里的话,也不是找你的事,姨夫,你去锡盟也看见了,我姐姐买的衣服你也看见了,别怪我姐姐,是吴德美她们一直看不起我姐姐。”
“这个,姨夫还真的不知道,姨夫对不起了,千错万错你都怪在姨夫身上。今天这话你不说,姨夫一辈子都不知道,是姨夫没有做到,姨夫给你,不,”吴有才端起杯看着李光茂。“亲家,我给你们家陪个不是,是我没教育好孩子,还好,乐乐在你们身边,我就满足了。”吴有才眼睛湿润了,他看了看怀里的乐乐,一口干了,李光茂和冬梅也都干了。
“不好意思,我喝了点酒话就多了,有得罪几个前辈的,别计较这个侄女,你们慢慢喝,我陪我娘和姨娘坐一会儿。”冬梅说完,笑着出去了。
他们一直喝到九点多才散场,这还是田旺他娘一直催着,怕有人闹洞房没人收尾。饭菜撤了,吴有才恋恋不舍的把乐乐给了春桃,他是多么想多抱一会儿乐乐。张自强开车把把吴有才送回家。
等张自强回了家,一切都收拾利落了。李光茂坐在炕上如数家珍的说着,“两千年十月份春桃出嫁,二零零一年十月份,冬梅出嫁,二零零三年二月份,秋菊又出嫁了,对头不到两年半,三个闺女都出嫁了,这要是三个儿子,得多长时间才能娶上媳妇。”
“得了,”站在地上的冬梅说,“我们在家的时候,你每天盼着有个媒人来,这下都走了,你又感慨了。不过,你要有我这样的三个儿子,或许你一年就能把三个儿媳妇都娶回来。”冬梅说完,大家都笑了。
“嗯,也是,说实话,在村子里我最看不上的就是自强,家里没有像样的三间房,钱也没几个,谁家把闺女嫁给他那不得受罪吗?可现在倒成了我的女婿,还得感谢我闺女。”李光茂笑着说。
张自强笑了,给李光茂倒了一杯奶茶,“爹,等我成了百万富翁,我带你全国旅游。”
李光茂喝了一口茶,“好,爹等着!”
一家人很晚才休息,第二天,冬梅的舅舅带着孩子先走了,李光茂一天没出去,马还是张自强去放的。她们老俩口一天就逗弄三个外孙,尤其是安安,就是李健坤,李光茂咋看咋舒服。
第三天,秋菊回门,一家人又是开开心心的过了一天。秋菊私下找冬梅,“二姐,田旺他爹昨天去旗里了,今天早上让我给你带四万块钱,是干什么?”
冬梅笑笑,“是投资,以后你会知道的。”她说完把秋菊给的四万块钱放进包里。
一家人看见秋菊高高兴兴,也都没说什么,这是好事。
第二天,田旺和秋菊又来了,一家人都有一百个舍不得春桃和秋菊走,也没办法,最后还是张自强开车,就回锡盟了。她们还是先去了后沟,冬梅陪着春桃进家,让乐乐和爷爷作了告别,吴有才也上了车,把他们送出很远才又返回去自己回家。张自强开着车,里面放着音乐,一路豪歌的回锡盟去了。
这几年的农村,忙碌提前了。以往是三月底四月初,现在不行了,三月初就得开工了。
地还冻着,各小队的队长就招呼人们上山挖树坑了。耕是退了,林还没有还完,植树造林成了人们的第一要务。栽树公家还有钱给到农民手里。可需要植的树太多了,村子里的年轻劳力都在外面打工,这两年三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也都全家离开了村子,去外地打工去了。把家里的地要么留给老人,要么留给亲戚朋友。像李光茂家这样就多种张自强娘俩的地的人家不多,大多数都是两个老人种**个人的地。
村子里也还有一些青壮年的人家,他们都开始想法设法的买各种种地收秋的机器。锄地的人也很少了,人们不知道从哪里买回很多可以自动杀死杂草的药,洒在地里,就不用锄地了。
人们的农活劳动量逐渐减少,但是种树和种菜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不过,种树也是这几年的事,等把分下来的树地都种了树,就不用这么忙了,每年三月初也就补栽几棵,费不了多大的力。
李光茂家的树地一共三十来亩,前两年已经种了二十多亩了,还有不到十亩地。这个季节挖树坑很吃力,地都冻着,只能是今天挖一点,明天挖一点,有壮劳力的人家,年轻人们会扛着镐头干活。其实,树坑也不需要多深,树苗也不是很大。
李光茂和春桃他娘虽然上了年纪,那也是不甘落后,每天也扛着镐头和铁锹上山下地。李光茂用镐头刨一阵,春桃娘就用铁锹铲一阵,轮流着干活,轮流着歇息。干了几天,田旺和秋菊也来帮忙了。
田玉山家就是三个人的地,田玉山经常做点生意,不指望田里的收入发家致富,就他家那点活,爷俩几天就干完了。有田旺他们帮忙,李光茂家的树地也没几天就栽完了。歇几天,就该养菜秧子了。
在锡盟,城市发展和地区规划依然在大幅度的发展着。人口也在急剧增加着,当然,大多数都是流动人口,即使是锡盟地区的农牧民进了市里也大多数只是买上房子在这里打工或者干点什么事业,但户口还在农村或牧区,所以,城市的长居户口的人增加不多。
二零零年,农村实行退耕还林,农村的耕地减少,靠天吃饭的农民们生活明显很难维持了,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家家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前途,于是,很多以家为单位的农民都涌向城市,不都是来锡盟,应该是全国各地都有去的。今年年初就开始有各种传言,到了四月初,整个地区正式实施春季休牧,天然草场禁牧休牧轮牧。又一批牧民再次涌向城市,整个城市开始拥挤起来。
冬梅的超市,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