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夫子见张员外的到来,他立刻站起,客气一笑。
“吴夫子,请坐。”
“少爷,我将老爷请回救你了。”文博将眼睛稍睁一些。
“二货,你回来了。”吴才抓了抓疑惑之头。
“我是啊才,不是二货。”“一样二……。”
“方才听我家丁所说,文博在上课之时顶撞吴夫子……。这次到访应该是为了此事吧?”
吴夫子一笑。道:“张文博虽是顽皮,但是没有惹我不高兴。但是……。”“吴夫子,你有话不妨直说。”
“张文博虽是顽皮,但是他聪慧过人,能言善辩,现已有成人之脑。所以我想请辞担任他的夫子一职。”张员外听见此话,疑惑与震惊都由然而生。
“老爷,你快劝劝吴夫子。”张员外给予他的夫人一个安定之眼。
“吴夫子的学识在桃溪镇一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当今也没几人能和您相媲美。不过……。您的方才那番话让我难以思透。”吴夫子欣然一笑。
“我今天来此是想与员外说张文博已可以不用上学了。”这时,张员外更加疑惑不解。
“夫子何出此言?”“张员外,您可知道铅笔是何物?”张员外将眼睛与他夫人一视,同样不知的张夫人将疑惑之情如数返回。
“张某才疏学浅,不知铅笔是何东西?”吴夫子摸了摸修长的胡须。
“我本来也不知铅笔是何物。是文博在上课之时,将铅笔之事告诉于我的。他不但知道,他还知铅笔是如何做出的,可见他已不是普通的小孩。”“唉…。就算文博能说出铅笔的是何东西,那也未能代表他已不用上学了。”“那我帮他们一试便知。”
“张文博…。”他们依然没叫醒爬于桌面的文博。
“文博。”张员外大声叫道。文博立马从桌子爬起,擦去口水。
“爹,是否开饭了?”张员外与他夫人无奈的看着文博。
“张文博,夫子想替你爹娘考考你。”“啊…,考我?”(笔试还能作弊,口试如何作弊?)
“李白是什么朝代之人?他曾写过多少首诗?”(吓我一跳,原来出如此简单的问题。)
“李白是唐朝人,他大致写了一千多首诗。”吴夫子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
“那我再问你,四川是何地形?”文博将斜眼转直。“四川应该是盆地。”
“天为何会下雨?”这时,张员外忍不住插出一句。“吴夫子,你为何问如此简单之题。谁都知道是龙王降雨。”张夫人也呼应着是。
“员外与夫人别急,我只是想听听文博的见解。”
“天上根本没有龙王,雨是天上云落下来的。”这时他们都被文博的话语震惊,张员外突然一笑。“文博,云怎么可能会下雨?毕竟还是孩子……。”
“老爹,你有看过龙王下雨吗?”张员外露出尴尬之情。“既然你未见过,也不能说天上有龙王。”文博见他们如此疑惑。“那我举例子说明此现象。”
“娘。我问你,你平常煮汤之时是否会冒烟?”“当然会。”“那你知道汤为何会冒烟?”张夫人一阵犹豫之后。
“可能因为锅里太热,才会冒烟吧?”“对。是锅里的汤是因为太热,才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飞到天上,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云了。”
“爹,我想问你,一把凳子能承受多少重量?”稍有考虑的张员外回答。“大概能承受四百斤的重量。”“如果我将五百斤之物放到凳子上,凳子定会断开。”
“文博,你方才你说的那些与天上下雨有何关系?”
文博笑着说道:“云与凳子的原理是一样的。云吸收了地面上大量的水蒸气,云就会难以撑住,撑不住的云就会将身上的水分落下,那就是下雨的现象。”张员外与他夫人顿时将诧异之情升华。
“文博,如果天上没有龙王,那打雷又何解呢?”这时,文博将睡意赶去,自信满满的站起。
“打雷现象是因为云和云摩擦产生的。”“摩擦?”
文博抽出一根衣线,将衣袖互相摩擦。
“文博,为何衣线会粘于你的衣袖之上?”文博再次一笑。“因为摩擦会产生静电,静电会产生吸力将衣线吸住。这也就是打雷之理。”文博将实列举出,但是他们难以参透其中的道理。
“张员外,你现在是否还觉得文博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张员外贴近他夫人的耳朵,小声说道:“难道仙人不同于凡人?”“或许吧!”这时,文博突然站于他们面前。
“爹,娘,你们方才说什么仙人?”
“额…,爹娘未说仙人,爹娘是说你如此聪明。”“是啊,我们是说如此聪明。呵呵……。”
“张员外,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回私塾了。”张员外赶紧将吴夫子拦下。
“吴夫子,午时已过,您就留下吃个便饭。”“不用了……。”文博见吴夫子如此客气。
“夫子,你方才考我已久,我现在轮到我要考考你了。要是你答不上来,你便要留下来吃饭。”
“你出题吧!”文博伸出一根手指。“这是什么?”吴夫子不经思考说道:“这是一。”文博猥琐一笑。“夫子您答错了,要留下来吃饭。”
“我何以说错?”文博假露无奈之情。“这明明是手指,为何说它是一呢?”他们见此有趣的说法,同时笑起。
“夫子,那你需留下吃饭。”吴夫子将文博可爱之脸一摸。“好,我留下。”
“夫人,吩咐厨房,多炒几道小菜,今天我要与吴夫子好好畅饮一番。”张夫人站起,面带微笑走了进去。
吴夫子与张员外再次坐下,聊起生意与私塾之事。文博再次陷入无聊的境地。
“@#$%&*……。”
“文博,你为不与我们聊天?”“爹,我问你,为何猫与狗不能和平相处?”张员外立刻说出猫与狗是天敌,不能和睦相处。
“文博,你的比喻颇有意思。”“承蒙您的教导。”“彼此彼此。”文博与吴夫子一同笑出。
“吴夫子,我见你与我家文博如此投缘,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员外请说。”“你是否愿意收我家文博为干儿子。”
“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