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冒牌大军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一十、来如风雨,去似微尘Ⅳ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任军师出国回来。竟然武道进境如此恐怖,假以时日,这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小怪物啊!

    “大将军的话朕自然信得过,看来你倒是没有骗朕……今天的事,朕就既往不咎了,不过你这打扮是怎么回事?跟朕哭穷来了?朕到了这几日,你不知去哪里厮混,今日来见朕,还穿的这般模样,是在跟玩什么花样?”说来也巧。这皇帝是齐晓鱼失踪后第二日来到的,所住的地方就在齐晓鱼封地的这小村子之内。

    “微臣觉得这江南风景秀美,觉得要亲身游历一番,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微臣觉得正当青春年华,若不好好游历一番,太辜负这如斯韶华。”齐晓鱼随口胡诌,知道内情的人都忍不住暗自擦汗。心说也就是这齐晓鱼了,换做其他人,谁敢在皇帝面前睁眼说瞎话!

    “哼!”皇帝似乎有些不满,指了指齐晓鱼说道:“你跟朕来!”

    这一番君臣奏对,让一些军校生瞠目结舌,都知道皇恩浩荡,恩宠这齐晓鱼,但是不管怎么说,齐晓鱼今天的行为算是惊扰圣驾,大汉律例这罪也不轻啊,竟然这么一句话就被揭过了?

    等到了皇帝扎营之所,屏退左右,皇帝那口恶气终于忍不住爆发:“武安侯,你好大胆!”

    “望皇上明示。”齐晓鱼觉得绝逼是有事被这皇帝知道了,但是自己干的yin险事实在太多,实在罄竹难书,不知道皇帝所说的是哪件。于是索性不直接提,看皇帝说哪件事了。

    “前几日,朕皇兄家里遭了土匪,是不是你干的?”皇帝问道。

    “皇上圣明。”齐晓鱼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终究不是天衣无缝的,毕竟那么多战衣舀出来,知道怎么一回事的人都可以联想到他,他也可以直接推说都丢了,但是齐晓鱼把心一横,这皇帝把自己索性认了,从侧面证明自己是干了这件事。

    “你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干?”

    “微臣缺钱……”齐晓鱼老实答道。

    “……”皇帝一下子被噎住了。你丫缺钱就去抢一个王爷的府宅,这胆子也太肥了?你怎么不直接去抢国库啊!

    “皇上息怒,先听臣一言。不知皇上当初为何放自己的皇兄出京?”大汉自太祖起,所有皇室成员,除太子外,其余的人虽有封地,但是不可离京,但是偏偏当今天子却在几年前准许皇兄在封地建造王府。

    “你管得着么?”皇帝白了齐晓鱼一眼。

    “微臣猜测,王爷做的那些事,都瞒不过皇上的耳目。”齐晓鱼小心的看着皇上的脸色,小心答话。自古伴君如伴虎,不小心将这位爷伺候的心情好了,齐晓鱼今后的日子可不好过。

    “那又如何?”皇帝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但是王爷的手伸的太长了,伸到微臣封地上来了。”齐晓鱼回答道。

    “总归要忍让一下的,别忘了自己的身份!”皇帝回答道。

    “臣忍了,十分努力的忍了,但是最后发现,没忍住……”齐晓鱼在这憋坏啊。

    “……”皇帝也无可奈何了,说道:“你这滑头!既然朕知道这件事了,你抢来的钱分一半给朕,朕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皇上富有四海,何必跟臣一般见识?”到嘴的肉。齐晓鱼可没吐出来的习惯,即便这是皇帝。

    “你给还是不给?”皇帝两眼一瞪,盯着齐晓鱼看。

    “给。”齐晓鱼老实回答道。

    “哼,这些钱朕都帮晓璐存起来。等将来嫁人的时候当做嫁妆。”皇帝这一番表态,似乎是对齐晓鱼说会将刘晓璐许配给他一般。这话说的也太隐晦了,齐晓鱼琢磨了半天才顿悟,但是这和自己直接舀着有什么区别么?这就跟小时候齐晓鱼收到的压岁钱,老妈收回去说等将来齐晓鱼娶媳妇的时候再用是一个口吻。那些钱最后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臣只是不知道皇上为何要如此……”齐晓鱼小心翼翼的问道。

    “有些事,你不知道为好。”

    “是……”

    “朕看过你的设计草图,你为何要将这里设计的跟军事堡垒一般,还买了那么多粮食,难道你想造反?”这件事说完,皇帝又来找茬了。看来今天不把事情弄得一清二楚。皇帝是不肯善罢甘休了。也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来是什么用意。

    齐晓鱼多想说一句:“有些事。你不知道为好。”显得多霸气啊,但是他不能啊,眼前的好歹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于是回答道:“皇上认为今年会是丰年还是灾年?”

    “……今年风调雨顺。自然会是丰年。”皇帝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臣的看法正好和皇上相反。”齐晓鱼说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皇帝回答道。

    “这江宁一地,古时曾为吴越之地,皇上可知道那吴越争霸之事?”齐晓鱼问道。

    “朕自幼便学习这国史,自然知道。”皇帝说道。

    “那吴国曾为霸主,为何后来却被越国取而代之?”

    “吴王宠信西施,自然国力一日不如一日。”皇帝答道。

    齐晓鱼摇头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越国的绝户计啊。”

    “绝户计?”

    “不错,当年越国大旱,向吴国借粮十万石,度过了危机。但是没过几年。这次变成吴国大旱,吴国要越国还粮十万石,越国是如何做的?”

    “自然是将粮还给吴国了。”皇帝读过这一段,说道。

    “皇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越国还给吴国的那十万石粮食,都是被煮过的熟种。”

    “何谓熟种?”

    “只能做粮食,不能当种子便是熟种。当年吴国借给越国的,是生种,也就是没有被煮过,能当种子的粮食。”

    “然后呢?”

    “那熟种被煮过,看上去颗粒饱满,吴国百姓看到如此丰满的种子,舍不得当粮食,于是下地去种,希望来年能种出跟这熟种一般无二的粮食来。”

    “结果呢?”

    “当年吴国颗粒无收,兵无粮食,马无肥料,导致国力大衰,于是越国趁势而起,取吴而代,成为春秋一代霸主。”齐晓鱼说道。

    “这故事跟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有什么关系?”皇帝不解。

    “想必皇上来的时候,经过江南这一片庄稼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