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天不亮,苏柳就听得远处隐隐约约的鞭炮声响,迷迷蒙蒙的想了好一会,估摸着是苏福生开始出发去迎亲了.
阖着眼再眯一会,也听得自家有声响,只怕是陈氏也起来准备各种拜神等事宜了,看看更漏,已是三更末,赖在床上好一会,苏柳在暖暖的被窝里滚来滚去,也认命的爬起来,毕竟今天的事儿也不少.
穿戴好衣裳,苏柳唤来冰茶端来水洗漱,这才去了厨房.
厨房里灯火通明,陈氏和崔娘子交谈的声音传了出来,苏柳走进去,先对陈氏行了个礼,又免了崔娘子的礼,这才看向锅里.
"天色还早着呢,咋不多睡一会?"陈氏爱怜地看着苏柳,道.
"左右醒了也睡不着,便起来看有啥能帮得上忙的."苏柳笑着道.
"这都是拜神的事,你也插不上手."
"那娘你在这忙着,我去外头看看,冰茶和芽儿两个丫头我领去忙活了."
这些天苏柳她们一直都在为宴客的事儿忙碌,新房子是新的,但也少不得要挥洒一番,苏小和陈烨都早早的起了床,加入了苏柳等人的行列.
天色大亮的时候,苏柳家的大门就被拍响了,停了两三辆马车,有人往车外搬运着什么,却是苏柳请来镇上满春堂做宴席的厨子来了.
这在脓人家里,哪家请酒席,一般左邻右舍的都会来帮着做事,俗称涝忙,比如老宅那边,也请了不少乡亲,天不亮就去老宅帮忙了.
苏柳他们这回宴客,并没有请多少人,也就平素相熟的几户,知道老宅那边也请了这些家,还特意交代了不用过来涝忙啥的,她们请了厨子来.
并不是苏柳他们财大气粗要显摆什么,而是懒得和黄氏他们争,省的说她们如何如何的抢涝忙的人呢.
"苏大小姐,恭喜你了."满春堂的常掌柜笑着对苏柳打了个揖.
"一大早就要麻烦常掌柜了."苏柳笑着还了个礼,道:"快进屋去吃个茶暖暖身子."
本来这满春堂苏柳还请不来,是宋斐从中周旋了,这才请得满春堂来,而满春堂的一道名菜红烧猪肘,最是引人垂涎的.
"不忙不忙,还望大小姐指个路,先把这些物件儿归置了不迟."常掌柜满脸笑容,指着身后的马车说道.
苏柳笑着点头,让崔福领着人去了厨房.
正想进屋去,后头又传来叫:"柳丫头,我们来涝忙了."
苏柳转身一看,是向来和陈氏要好的林氏,还有崔二柱的媳妇唐氏等人.
有人来涝忙那可都是人情,苏柳少不得又福身行礼,至于为何没去老宅那边,她也没怎么问,倒是唐氏道:"我家嫂子去了,我就不去了,家里人都商量着了,两边都走着吃酒,非撑个肚子破不可."
这话可都逗笑了其它人,遇着这样同一天邀请两家的,要么就去要好的一家,要么就分两伙人,各去一家,两不得罪.
苏柳其实是无所谓的,这来是高兴,不来她也同样的高兴,总不会像黄氏那边拉长着个脸的.
老宅那边,黄氏还真是拉长个脸,她请了谁家来吃酒可记得清清楚楚呢,可来涝忙的,却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多,心里老早就不乐意了.
"哎,大柱媳妇,咋不见二柱媳妇来呢?"黄氏问着前来涝忙的崔大柱媳妇刘氏.
"她去了柳丫头家里涝忙呢,今儿就在那边吃了,我们这房就在您这边吃,都是喜事,都沾沾福气."刘氏和气地笑着道.
黄氏心下不悦,阴阳怪气地道:"这样啊,那边吃的肯定比我们这好,也不怪得她了."
刘氏笑容一僵,和身边来涝忙的媳妇子对视一眼,心道,都说苏大娘脾气越来越古怪,还真是不假,瞧这话说的,真真是尖酸得紧.
黄氏也觉得自己出言不逊了,有些尴尬,咳了一声,道:"这么着,今儿可都要靠你们巧手了."
刘氏她们也不是耍横的人,心里虽然不喜,却也笑着去忙了,等黄氏转过身,才悄声道:"真真是,这气度就差了不止一层了."不经意的,看到黄氏的母亲笑着看过来,便都各自走开忙活.
黄李氏叹了一口气,看了女儿一眼,摇了摇头,走过去小声道:"这好日子,你还耍那个脾气,没得让人看了笑话去,还不给我收起你那板脸.人家爱去哪吃酒就去哪吃,你有啥不高兴的?"
"她们就是要和我唱擂台,听说还请了满春堂的来做酒席,呸,显摆给我看呢!"黄氏气得不轻.
这么说着,院门外就有孩子叫道:"快,去北坳子捡爆竹花糖果子去,刚刚来了十几辆大马车呐."
黄氏的脸色更黑了.
听说宋斐他们来了,陈氏和苏柳他们都亲自迎了出来,这头一辆马车,就是宋斐的,他和宋萧正站在车旁.
而第二辆,则是曹家主的,第三辆,曹明珠在丫鬟的搀扶下从车上走了下来,后头还有好些辆车,都是些丫鬟婆子的车子,满当当的一溜排开.
而.[,!]让苏柳觉得意外的是,新上任的知县大人胡知县竟然也跟着凑热闹来了.
经宋斐一介绍,苏柳他们少不得跪上一跪.
"免礼免礼,苏姑娘可别怪本官不请自来的好."胡知县摸着山羊胡哈哈一笑,并让身边人送上贺礼.
苏柳惶恐地接过,又谢了一谢,对宋斐递过去一个眼神,这回可真是托你的福了.
宋斐抿唇笑,这胡知县是他爹新提拔上来的,从前的潘知县,先不说本来妄想曹明珠,经查,那知县夫人的亲戚啥貌似也得罪过苏柳,而潘知县这人也不安分,还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于公于私,宋斐只好让他下台了,这胡知县是刚提拔上来的,听他要来吃酒,便借着要巡视各镇各村风俗,也跟着来.
这胡知县可不是才当官,从前是个县丞,好容易才靠上知府这大事,知府家的公子自然是巴结着.能当官的,也不是个瞎眼聋,这眼色是第一要有,经查到的资料,知府家的公子和这小农女竟然是十分熟络,他当然也投其所好了,所以也来凑热闹了.
若不是夫人说啥也不肯来村子,他还真想带着一家子来呢,这样也好趁机打好关系.
听说知县大人来了,来苏柳家涝忙的人都飞快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