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亲王此时莞尔一笑,却抱着七尺夜叉反复看着,显然极为喜欢。
三殿下楚百破轻轻拍手,便有两名随从抬着一具黑色盔甲走了上来,两肩若龙头之形,威武壮丽。
秦无忌眯起了眼睛,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难道是……
但在座的人都没见过婆娑境的魏武大帝,所以这盔甲他们都没看出其中的真正妙处。
三殿下便解释道:“这是在塞北阿颜族得到的宝物,你们不要小看它,我请海枯斋的器师看过,这可是神力凝化之物,不是打造出来的,穿上后可抵御炼神境以下功法的重击,可谓天下至宝。”
他说着双手握起,一团云墨神力凝聚在手,十成力量的“千秋圣笔劲”狠狠轰到了盔甲之上。
千秋笔法乃是云墨山楚千秋宗主手创的功法,以威力巨大破坏力惊人著称,在三殿下炼神巅峰的境界下出手,便是一座小山也要开一个大洞了,但那盔甲之上只闪过一丝涟漪,却是丝毫无损。
堂下所坐修士都是站了起来,眼中露出艳羡之色,这可是宝物,真正的宝物啊。
只要穿上这盔甲,便不怕炼神以下修士的功法,虽然如今炼虚修士大有人在,但毕竟不多。有这盔甲足可以在修士群中横着走了。
镇国老亲王手抚盔甲,赞叹道:“塞北蛮荒之地,竟然有这种宝甲,真是奇了。那个阿颜族,是什么来历。”
三殿下随口道:“好像那族中出了一个什么长生天,最近在塞北收拢了不少部落,算是一个大部族了。”
秦无忌听得眼皮一跳,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但当今四国之人,从未将塞北的蛮族看在眼里,也就一笑而过了。
这场献宝的宴会还在继续,大殿下一把剑,三殿下一副甲,都是投其所好,让镇国老亲王心情大好,不住的夸赞着。
场面很明显,这是一场四王暗中进行的较量,现在就要看二殿下和四殿下的了。
二殿下楚谦月温雅的一笑,慢慢从怀中捧出了一本发黄的书册:“老亲王,孙儿在云墨山整理典籍,偶得了这本《太公六韬》,想到您老喜爱兵法,便留着献给您了。”
镇国老亲王立刻放下宝剑,推开宝甲,有些兴奋的接过了书册,口中喜道:“太公兵法,传说这是昔年姜太公辅佐文王所用兵书,这可是好东西,好东西啊。”
他急不可耐的翻着六韬兵书,竟看得沉迷进去。
大殿下和三殿下对视一眼,都是恨得牙痒痒,但二殿下这一次确实是技高一筹,这本六韬兵书世间只存了三本,都不在楚国中,所以老亲王才这么兴奋。
过了好一会儿,镇国老亲王才放下书册,感叹道:“若是早几十年能读此书,我也不会兵败玉龙关了,此书韬略无双,乃是兵法致胜之道,谦月啊,你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楚国也有一本真正的兵书了。”
二殿下楚谦月微微一笑:“这是国君之祥瑞,老亲王的福泽啊。”
从一本书扯到了祥瑞福泽,一下就升华了礼物的意义,真不愧是读过书的。
堂中所有人都赞叹着,此时却传来一阵吧唧吧唧的声音。
诸人皱眉看去,只见四殿下抱着一卷白纸,大口嚼着一块鹿腿,却是吃的正欢呢。
大殿下嘿然一笑:“老四,你没吃过鹿肉么,今天是老亲王的寿辰,你不会只带了一张纸来吧。”
镇国老亲王淡淡一笑:“老四是真性情,他不比你们,最近劳心国事,就不要勉强他了。”
四殿下楚拾花擦了一把嘴,将手中卷起的白纸献了过去:“老亲王,这是我在云梦泽求来的宝物,您老看看。”
四殿下平日里的那点爱好,在座诸人都是清楚。
老亲王接了过去,口中笑道:“老四你写的那些传奇故事,老夫可消受不起,这一次又写了哪位才子佳人……”
他展开白纸,只看一眼就咦了一声,也不再调侃四殿下,脸色渐渐变了。
三位王子都是好奇起来,心道老四这次是写了什么故事,让老亲王都这样入迷。
他们三个伸长脖子,还未看到纸上字句,镇国老亲王已是跳了起来。
老亲王是真的跳了起来,因为太过激动,一脚踢倒了身前的宝甲,那七尺巨剑也被他扔到了地上。
最可怜的还是二殿下献上的《太公韬略》,此时被老亲王踩到了脚下,书页都破了一块。
二殿下张张嘴,想提醒老王爷,那脚下踩着的可是太公兵法啊,自己用两个小妾换来的太公兵法啊!他真是欲哭无泪。
但老亲王双目死盯着手中的白纸,渐渐的胡子颤抖起来。
良久他才喘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卷起白纸,就像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三殿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第一个开口问道:“这,老亲王,老四这是献了什么,不会是长生不老之术吧。”
镇国老亲王捞起一坛酒,仰头咕嘟咕嘟喝完了,这才沉声道:“不是长生不老术,而是撒豆成兵的仙法,这是《黄帝阴符经》,失传一千八百年的云墨功法。”
大殿下皱眉,他根本不知这《黄帝阴符经》是什么。
三殿下两眼一翻,做了一个晕倒的动作。
而那位瞬间被夺去了所有光采的二殿下嘴角抽动,失态道:“不可能,这,这绝不可能。”
镇国老亲王挥手让人把酒席撤下,就在桌上铺开了白纸,此时就连次席的随从们都忍不住靠了过去。
几十双眼睁得像灯笼一样,一瞬不瞬的望着白纸之上。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心胜于物,死于物……”这白纸上墨笔酣畅,虽然字迹粗糙丑陋,但每一笔一划都是若隐若现,若虚实相克。
老亲王手指白纸沉声道:“老夫虽然也没读过阴符经,但却认得这墨迹上的力量,你们修为不同,看到的内容也不同,只因这是传说中的炼虚笔意。”
大殿下轻声道:“炼虚境也没什么,又不是炼道。”
老亲王摇头道:“我说的笔意,不是说修为,能在墨迹中印上炼虚的笔意,那可不是修为高深就能做到的。”
二殿下点头道:“我云墨山典中有记载,心意到,笔意未到,自古以来,能达到炼虚笔意而写于纸上的,只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