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分的作用;然而刘炫爱民,也是好心。臣有一计,可以两全。”炀帝问道:“爱卿有什么计策可以两全?”宇文述说道:“陛下少不得要游幸江都,依臣愚见,不如以征辽为名,前去游幸江都。也不用征兵,也不必征饷,只须先发一道征辽的诏书,播告天下,只说圣驾很快就到了,却派遣一员良将,少带些兵马,前往辽东,虚张声势,那辽东是小国,听说圣驾亲征,自然悔过。陛下尽管坐在江都受用就行了。这样一来,又彰显了天朝的名分,又不必骚扰百姓,不知圣意以为何如?”炀帝闻奏大喜,说道:“爱卿之言很有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炀帝准了宇文达的奏议,就以征辽为名,游幸江都为实。一面派人催选殿脚女,一面命令翰林院官员起草征辽诏书,各官领旨而去。炀帝退回后宫,与萧后查点带去的宫女。宫中查点完了,又到西苑来查点。只等殿脚女一到,就要起身。第二天,翰林院官员草成征辽诏书,先把稿子呈给炀帝看。炀帝看了,不太中意,发下去重作。翰林院官员一连更改了几遍,都不中炀帝的心意。炀帝心里不高兴,就说道:“翰林院这么多官员,就没个出类拔萃的才人,作一道好诏书,震压华夷!”说完,就带了袁宝儿亲自到观文殿来,要御制一篇,夸耀臣下。谁知道想着容易,作的时候却很难。炀帝拿起笔来,左思右想,就是写不下去。好不容易写了三四行,拿起来看时,也很平常,不见有新奇警句,心中十分焦躁。就把笔放下,站起身来四下里边走边想。
袁宝儿在旁边看了,微微笑着说道:“陛下又不是词臣,又不是史官,何必如此费心?”炀帝说道:“不是朕要自家费心,怎奈翰林这些官员,就没有一个有真才学的,能担当此任。”袁宝儿说道:“翰林院既然徒有虚名,或者其他的官员中倒有。”炀帝说道:“如果有,除非在古人中去寻找。”就用手到书架上要翻古人的文集来看,想不到随手抽出一本,却不是古人,而是当今秘书郎虞世南的文集。炀帝见了,又惊又喜,说道:“几乎忘了此人。”袁宝儿问道:“此人是谁?”炀帝说道:“此人乃是越州余姚人,就是翰林院学士虞世基的兄弟,叫做虞世南,现在担任秘书郎的职务。此人大有才学,这本文集,就是他的著作。只因他为人不肯随和,所以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得到升迁。今日这道诏书必须宣他来当面试试。”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