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开始,军娘就要真正开始打仗了,算是一个小高//潮吧!(晚上继续)
昨天查石堡城的资料查到很晚,也一直再想要怎么打才能打赢这场硬仗。想来想去都不甚满意。最后的定案估计也有很多漏洞,亲们看看就好,至于计划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我就不能保证了......
嘛~反正这也不是军事小说,作者表示自己也没学过军事,只能博君一笑,看过就罢了吧!
关于石堡城之战,作者真的要说,李隆基在这事上好大喜功得真tm混蛋!
工圣·僧一行:
江湖传言,他原本叫做张遂,自幼专研机关术数,曾为皇宫做了很多家具、机关。后来却因不愿与权贵为伍,愤然离京,东去嵩山当了和尚,取名为一行,故称一行和尚。 万花谷主东方宇轩听闻僧一行的才干,遂赶往嵩山力邀他来到万花谷。据说,万花谷中的无数机关,都是出于僧一行之手。若有来犯强敌,即使武功再强也无法攻破。
由此可知,僧一行对于皇室对于朝廷,估计是没什么好感的,至少是不愿再与之接触的。但是军娘就跟他这么一个机械方面的大师有点交情,唐门那边是想都不用想的,因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僧一行,而僧一行也绝对有能力做出军娘想要的东西。
关于石堡城之战:(摘自网络)
石堡城相当重要,它的东面,就是天下富庶出陇右的陇西郡,是丝绸之路上灯红酒绿的喧嚣,是歌舞升平的繁华。盛唐灿烂的画卷里,它是支撑起西北大地的支架。
当唐朝西南方向的吐蕃,自松赞干布以后,如滚雪球一样崛起的时候。石堡城,就自然而然的称为了唐蕃双方争夺的焦点,从唐朝高宗开始,至唐朝开元时代,唐蕃之间围绕着吐蕃发生的大规模争夺战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河,不计代价。
当然要不计代价了,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为东进的跳板,继而挥师陇西,将富庶的河陇平原尽收囊中。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对陇西平原的渗透和入侵。既是兵家必争,纵是血沃沙场,仿佛也不能说是错误。
然而,天宝年间的那几场石堡城争夺战,在我看来,就tm是个魂淡皇帝想出来的**命令!
李隆基用当时就是身兼大唐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彼时盛唐将星里的头号人物:王忠嗣。
以一个老将军戎马半生的阅历,以一个军人超越官位和杀伐的责任心,王忠嗣终于看到了那隐藏在石堡城背后的真相:要巩固西部边防,未必非要得到石堡城。多少年来,无数边陲猛将都没看明白这个局,王忠嗣看出来了,看的精。
他看到石堡城固然地势险要,万夫莫开,但是遏制吐蕃攻势的最关键事情:是要在整个战场对峙的局面下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控制最能够遏制敌人的区域。多少年来,唐朝和吐蕃都在钻石堡城这个牛角尖,现在,该跳出来了。
于是王忠嗣跳出来了,出击,唐军经过周密部署,发动了旨在打击吐蕃西线精锐的积石山之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唐军重创了吐蕃有生力量。控制了积石山区域。然后是固防,沿积石山一线,唐军修筑了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西北的防御被连成了一线。至此,石堡城的战略位置,已经没有这么重要了。
用最小的代价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达到守卫边陲的目的。这就是王忠嗣的觉悟,超越了用鲜血染红了顶戴花翎的觉悟。
大功告成,有觉悟的王忠嗣喜滋滋的写工作报告,喜滋滋的回到京城找唐玄宗汇报,谁知却看到了唐玄宗一张冷若冰霜的脸:石堡城怎么还不打?
还打?王忠嗣呆了,费尽口水解释了半天:现在整个西北防线已经成形,石堡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打这个地方会牺牲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没有意义。
王忠嗣认为自己解释的很清楚,从战略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都解释的很清楚:这是一个赔本的仗,也是一个送死的仗,不能打!
谁知煞费苦心解释半天,却换来了唐玄宗怒气冲冲的回答:必须打,马上打。
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你不打,我换人。
王忠嗣傻了。
他确实傻,他忘记了自己不是生活在乱世而是生活在盛世的,生活在盛世就要给盛世增砖添瓦的,盛唐的赫赫伟业不但需要亮闪闪的gdp成就来拉大旗,更是需要血淋淋的边功来扯虎皮的。所以万把条炮灰,巨大的战争物资消耗,你王忠嗣看的金贵,在皇上眼里眼皮都不眨一下。
石堡,于军人眼里是战略要地,在皇上眼里,不过是个盛世宣传的噱头,说不好听了叫面子工程。可这面子工程不是堆沙子造房子这么简单,是要拿人命换的。
这道理王忠嗣不懂,但有很多人懂,于是就有懂这个道理的好心人提点王忠嗣:皇上要面子就给面子吧,要做虎皮就给他做吧,你是主帅,送死也不用你亲自去,小小的石堡城,拼上炮灰也就拿下来了。到时候加官进爵荣华富贵金票大大的有。你要是不打,皇上可就要打你了!
百般提点,王忠嗣懂了,但懂归懂,觉悟归觉悟,面对爱将李光弼等人的担心,王忠嗣微微一笑,说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
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
皇帝眼里的炮灰,是王忠嗣心中的生命,生死与共的袍泽弟兄,拿他们的血换我们的官位,换粉饰太平的面子工程,我,做不到!石堡城!我不打!
不幸由那些好心人所预料,你不打,皇上要打你了。
因为在石堡城问题上的死顶,王忠嗣触怒了唐玄宗,而政敌李林甫又从中作祟,诬陷王忠嗣卷入了最敏感的立储风波里,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被押送京城解除兵权,唐玄宗本想把他一刀砍了,却耐不住哥舒翰等军官们的流泪哀求,终于免去死罪,贬为汉东郡(湖北随阳)太守,次年病逝。一代沙场名将,落得如此郁郁而终,说是奸臣陷害皇帝昏庸,却都是石堡城这个面子工程惹得祸。
可这个面子工程惹得祸还没有完,天宝八年,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唐玄宗以哥舒翰为将,率领六万精兵,正式发动了石堡城会战,如以往争夺战的剧本一样,这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数万唐军强渡药水河,然后前仆后继爬悬崖,接着就迎来吐蕃人的箭雨和滚石檑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