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兵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城巨变(4)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单独前往紫宸殿的时候,内心是暗暗高兴的,来到京城勤王的五位节度使,说起来他的实力是最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余节度使被册封为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唯有他被册封为尚书左仆射,至于说后面的赏赐,他也是不敢抱有太大的奢望,毕竟他能够进京勤王,有实力方面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了。

    凤翔距离京城长安不到四百里地,其余节度使之中,河中节度使驻地蒲州,距离长安近五百里地,静难节度使驻地邠州,距离长安六百余里地,河东节度使驻地太原府距离长安一千二百余里地,幽州节度使驻地幽州,距离长安两千余里地。

    凤翔正是因为占据了距离近的优势,能够进京勤王,其实在勤王的五大藩镇之中,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的实力是最弱的。

    杨复恭非常聪明,知道应该如何安排部署,这一点李昌符心知肚明。

    从付出方面来说,李昌符也是最少的,他的一万大军等候在凤翔,一直等到其余藩镇的军队全部都抵达凤翔之后才出发的,此次进京勤王,粮草都是各自负责,因为距离最近,李昌符消耗的粮草也是最少的,毕竟战时的物资准备,和平日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昌符对于被册封为尚书左仆射,感觉到失望,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如此之吝啬,就算是封赐为门下侍中,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反正不会留在京城。无非是一个官帽子而已,说出去好听一些,可他也不敢公开的提出来异议,若是因为册封的事情,惹恼了其余的节度使。包括皇上和杨复恭等人,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进入到紫宸殿,李昌符看见了大殿之中的杨复恭和李茂贞两人,其次就是坐在龙辇之上的皇上了。皇上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这让李昌符隐隐感觉到不妙,不过这毕竟是在紫宸殿。李昌符带来的亲兵在大殿之外不远的地方,相信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拜见皇上之后,一边的杨复恭拿出了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昌符调任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李茂贞任凤翔节度使。。。”

    李昌符的脸色瞬间红了,他万万想不到,皇上会下这样的圣旨。

    李昌符抬起头,恶狠狠的盯着杨复恭和李茂贞两人,他相信这是杨复恭和李茂贞的主意,什么尚书左仆射,什么同平章事。算个屁,远远比不上凤翔节度使的职位,这个圣旨。李昌符是不会接的。

    “李阁老,此次进京勤王,大有功劳,朕想着让你留在京城,在朕的身边辅佐。”

    皇上说话也非常的干脆,不拖泥带水。

    李昌符也很干脆。既然五大节度使都来到了京城,其中一个人遭受到算计。其余的节度使至少不会袖手旁观的,要不然其余几个节度使。后面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

    “陛下,臣在凤翔很好,加之不熟悉朝廷之政务,臣不愿意留在京城,还请陛下收回圣旨,否则臣立即离开京城。”

    皇上愣了一下,显然不知道怎么说了。

    一边的杨复恭,冷冷的看着李昌符,慢慢开口了。

    “李阁老难道准备抗旨不尊吗,李阁老进京勤王,应该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事情,皇上励精图治,却被田令孜等小人算计,险些愧对先皇,如今皇上想着振兴大唐之天下,所有文武大臣都是要倾尽全力的,皇上赏识李阁老之本领,期盼李阁老留在左右,这是李阁老之荣耀,咱家看李阁老还是接旨吧。”

    李昌符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此刻他已经明白了一切。

    “杨枢密使之提醒,某很是感激,不过某已经说过了,留在陛下身边,臣不能够胜任,凤翔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臣不想在京城耽误了,陛下日后若是有什么封赏,还请不要忘记了凤翔。”

    李昌符说完之后,转身准备离开紫宸殿,只要能够回到亲兵聚集的地方,应该说基本就安全了,李昌符可不想管什么礼仪了。

    “李阁老今日不接旨,难道就离开吗。”

    杨复恭话语刚落,几名宫中护卫迅速上前,将李昌符围在了中间,让他根本无法离开。

    李昌符的脸色变得阴沉,他没有看杨复恭和李茂贞,直接对着皇上开口了。

    “陛下,臣辛辛苦苦来到京城,是奉了陛下之圣旨,前来勤王的,皇上切不要遭受小人之蒙蔽,做出过河拆桥之事情,静难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河中节度使以及幽州节度使,都还在京城,他们若是知晓皇上被小人蒙蔽,一定会伤心的。”

    “李阁老,其余诸位节度使的事宜,皇上已经考虑过,李阁老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李阁老说皇上遭受小人之蒙蔽,这是大逆不道之说法,李阁老带领大军进京勤王,建立了巨大的功勋,皇上考虑到阁老之功劳,可以不计较,李阁老难道还不准备接旨吗。”

    李昌符看着开口说话的杨复恭,丝毫没有屈服的意思。

    场面就如此的僵持着。

    就在这时,李茂贞开口了。

    “李阁老准备抗旨,那就不要怪某不客气了,来人。。。”

    李昌符迅速被控制起来,没有等到皇上再次开口,杨复恭就提出来了建议,李昌符敢于抗旨,这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皇上还有些犹豫,杨复恭迅速暗示了皇上,既然已经得罪了李昌符,那就绝对不能够留下活口,若是此时仁慈,后果不堪设想。

    杨复恭的暗示,让皇上想到了田令孜等人,到了这个时候,皇上不再犹豫,决定斩杀李昌符,让李茂贞完全控制凤翔。

    紫宸殿内发生大事情的时候,神策军也行动了。

    紫宸殿外面,李昌符的亲兵,很快被抓起来,不问缘由,一律斩杀。

    三万神策军军士,再李茂贞的率领之下,偷偷包围了李昌符率领的大军,并且在最短时间之内,控制局势,宣读皇上的圣旨。

    李昌符带着前来京城勤王的军官,几乎都是他的心腹军官,留在幽州的心腹已经不多了,这也就给了李茂贞最好的机会。

    神策军控制了驻扎在京城外面的近一万大军之后,一名宦官开始宣读圣旨,在宣读圣旨的过程之中,甄别军官的事情也同时进行,一个时辰过去,从大军其中甄别出来李昌符最为信任的军官一百多人,李茂贞同样也是二话不说,拉到军营空地之中,立刻斩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