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还是过几天思虑周全后再同杨老太爷提这件事,毕竟据自己所知在杨府还没有先例——青苗是郑氏的陪嫁丫鬟,卖身契在郑氏自己手上。
赵嬷嬷见杨思辰沉默不语,于是说道:“少爷,依奴婢看,这件事还得老太爷做主。不过最近老太爷忙于公事,少爷不妨等几天再去求老太爷。荣光他们俩的婚事还有半个月,倒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杨思辰也知道杨老太爷正在为自己善后,顾不上这等小事,于是点点头说道:“嬷嬷说的是,这事就先放着吧。”
“少爷,其实这件事可能不用您操心的。”赵嬷嬷犹豫道,“之前奴婢曾经听夏管事提过,说老夫人当家时咱杨家的家生子的头一份卖身契有一部分是活契,签下十五年之后若家生子不愿意继续在杨家干活便可作废。至于谁签的是活契夏管事并没有说。”
杨思辰没想到杨家居然这么开明,不过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诀窍——杨家下人的待遇在松江城里算顶尖的,况且杨家一向不苛待下人,外面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杨府做工,杨府的家生子哪里舍得离开?况且爹娘老子都在杨家做工,一个人能跑哪去?所谓的活契,只是明面上给家生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只要不是野心大的,一般都会留下来。就算是将来后悔了,也说不出什么来。杨思辰想到这儿,朝赵嬷嬷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赵嬷嬷见状点点头说道:“之前还真有家生子不愿意在杨家待而去别家的事情发生。三十一年夏,一个叫谷溪的小子就从杨家出走了,后来到了庄家,前年听说做了庄家的船管事,管一条船。最近听说庄家被抄家,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被牵连其中了。不过那也是个特例,据说他爹在他十岁那年就死在了海上,他娘得了消息当即就病倒了,挨了大半年也随他爹去了,如此以来他在杨府里已经没什么亲戚了。”
杨思辰暗道那谷溪真是个能人,十八岁就有勇气出走,之后完全凭借个人努力在十年之内做到了船长这一位置,足以证明其才干过人。杨家虽然说目前不缺人,但是伴随着海外开国的计划的展开,必然会出现人才缺口。现在庄家遭遇灭顶之灾,他可能也跟着倒霉,不过他只算是“中层人员”,而且还是“外来户”,想必不会牵涉太深,要帮他“洗脱罪名”也不是什么难事。正是拉拢他重新为杨家出力的好机会。不过现在还不是提这事的时候,就凭官府的办事效率,庄家那摊子事儿没半年弄不完。如果其中再涉及到当下这如火如荼的“党争”,那更是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了。
备用站:www.lrxs.org